本帖最后由 中山明 于 2025-9-4 17:00 编辑
得到校长和村长的支持(上接第四篇)
女校长把我带上二楼她的办公室,大家寒喧了几句后,我就先作了自我介绍,这应是个礼貌,我是中山市电信公司退休干部,现是市门球协会副会长,名字吳汉明。就把昨天在张溪门球场打球时见到她校学生卢泽辉想打门球的事告诉她,然后重点向她介绍门球的好处。她听后,坦率地说,她名叫麦善如,是体育学校毕业的,但她也没听说过有门球运动的项目,听你说门球有这么多好处,特别是安全系数高,而且可以开发学生智力等,就开心地接受了在她学校开始门球活动,但她说学校是个空白,一无球场,二无资金,三无人手,四无先例,五无经验,是个五无的,哪怎样开展呀?我说你能否把你学校的足球场改为门球场?校长説可以,因为足球场是极少用的,而且也不是她学校的体育重点,但没有钱怎样改?我说我给你想些办法吧。
本人先想了两个办法,首先是把我个人打算在张溪郑二小学开展少年门球的设想与张溪村的现任张荣斌村长商量,因为张村长也是热爱门球的球员,和我很合得来。张村长同意他村出钱改建球场,为了减轻張溪村经济负担,第二步我就组识市门球协委员和各队长带了铁钊和铁钎等工具,把原足球场里的小石块全部挖了出来,然后找了一个土建工程队,按我的要求把球场填平填好,铺上细海砂,划上球线,安装了球门球柱等,共用了9800多元,一万元找回100多元,好听好意头些吧。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欠什么?就是球棒和球呀!那时侯一枝球棒最平也要一百多元,起码要10多枝够两个队用的,另外球起码要一副100多元,计时钟、记分牌等怎样解决? 且听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