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社区广播台

查看: 52|回复: 8

传承抗战精神,助力改革发展(征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6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夏益民 于 2025-7-20 12:27 编辑

传承抗战精神,助力改革发展
                                                                            ——退休教师群体传承红色基因的时代担当
(征文)
   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在血与火的考验中淬炼出的精神瑰宝,它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为底色,以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为风骨,以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为脊梁,更以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为灵魂。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这种精神不仅没有过时,反而因时代的呼唤愈发彰显其价值。退休教师群体作为亲历过时代变迁、见证过国家成长的特殊力量,正用自己的方式让抗战精神焕发新的生机,在传承红色基因中永葆政治本色,为改革发展注入温暖而坚定的力量。
               一、讲台虽退,家国情怀不减:用小故事讲清大道理
   抗战时期,有位叫陶行知的教育家说过:教育要为老百姓办,要为国家办。这句话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教师。如今,退休教师们把这份家国情怀从讲台延伸到了社区、校园和街头巷尾。
   为了让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头灶镇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将退休教师夏永喜、陈天杰、周井龙、夏益民、夏云保、徐仲林等人组成志愿者队伍,首先跑遍全镇各村采访头灶人民在抗战时期的英雄事迹,还多次深入大丰万盈和北沈灶等地进行采访,将采访来的材料整理成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抗战小故事,拍摄成几十个视频在抖音上发布,还编成《头灶人民英雄谱》和《红色诊所的故事》等小册子。镇关工委组织以退休教师为主体的“五老”宣讲组多次到本镇五所中小学学生中进行宣讲,把抗战精神里的家国情怀,变成了孩子们能听懂的“身边事”。用这些本地的红色“小故事”讲清了保家卫国的“大道理”。
        退休教师们心里清楚,改革发展到了关键期,难免有人觉得国家发展离自己太远在社区和各村进行宣讲时,他们就用亲身经历当活教材:讲自己年轻时怎么跟着国家政策搞扫盲运动,讲恢复高考时全村人凑钱供一个学生上大学的故事,让大家明白国家好,小家才好道理。这种接地气的宣讲,比书本上的理论更能打动人心,让更多人愿意把个人小日子融入改革发展的大图景。
                二、岁月虽老,奉献精神不松:用老经验破解新难题
   抗战胜利不是等来的,是靠小米加步枪拼出来的;改革发展也不是敲锣打鼓就能成的,得有股子啃硬骨头的劲头“乐于奉献”的精神。退休教师们把抗战时期的奉献精神,变成了解决当下难题的金钥匙
         退休教师志愿者们在镇关工委的带领下逐村逐户调查贫困家庭学生的情况并登记造册,逐一落实帮扶措施和责任人。努力为困境青少年提供物质帮助和精神关怀;尽力帮助黄尖村孤儿姐弟解决生活难题;多次资助永丰村读小学的父母双残的姚成林同学完成初中学业;协调资金十多万元 为困境儿童赠送课本和图书,建设“梦想小屋”;还帮助家庭困难的大学生申领助学金。
   当得知本镇下舍村一名八岁的白血病患儿张文宗处于无钱救治的病危困境时,退休教师夏云保除及时向领导回报外,随即在全村干群中发起了“向小文宗献爱心”的捐款活动,一天就捐款近一万四千元,让小文宗及时就医,帮助解决了难题。
   这些退休教师没什么高大上的办法,靠的就是抗战精神里的团结“奉献”。他们知道,改革发展就像当年打仗,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遇到邻里纠纷,他们用当年八路军帮老乡挑水种地的故事讲互助;碰到工作卡壳,他们用地道战里群众想的土办法启发思路。这种把老经验用到新实践中的智慧,让改革发展少了些磕磕绊绊,多了些顺顺当当
                 三、青丝虽白,传承责任不丢:用“好传统培育“下一代”
   抗战精神能传下来,靠的是一代代人的接力;改革发展能走远,靠的是年轻人接好班。退休教师们最上心的,就是把红色基因种进孩子们心里,让他们知道今天的好日子从哪来,将来该往哪去。
         退休教师陈天杰年过八旬,但老当益壮,他自购电脑和打印机,下功夫学习打印技术,他的宣讲资料和讲课教案都是他自己打印出来的。他以镇德育中心校为平台,办起了儿童诗词培训班,激发了中小学生学写诗词的兴趣,学生写的十几首诗词还被我市《东亭晚翠》诗刊录用呢。他举办的学生自作诗词朗诵会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好的影响,《东台日报》也作了报道。
   镇“五老”宣讲组多年来运用“宣讲”这个“好传统”到镇五所学校和部分村德育分校分别宣讲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了我党的辉煌历史;宣讲了祖国建设的辉煌成就;宣讲了头灶人民抗战期间的英雄事迹;宣讲了抗战精神;宣讲了头灶、东台、盐城三级好人夏素红的感人事迹;宣讲了科技强国、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理想;宣讲了青少年要勤奋学习争当红色接班人的重大意义及奋斗目标。讲的内容不仅有筋有骨,而且有血有肉,学生听得全神贯注,受到学校师生的一致好评。宣讲组成员陈天杰同志去年还被东台市委表彰为市第二届离退休干部“正能量之星”呢。
   退休教师群体的经验和知识是宝贵的,优良传统是无价的,他们不是用空洞的说教,而是用特有的智慧,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播散种子,培育新人。有位退休教师说:“我教了40多年的书,知道教育的秘诀——你想让下一代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先做什么样的人”。这正是退休教师群体用一生践行并传递的价值。
   退休教师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日复一日的坚守,让抗战精神变得可感可学。他们讲的故事里,有家国情怀;他们解的难题里,有奉献担当;他们带的孩子里,有未来希望。这些白发苍苍的身影,就像一座座活着的精神灯塔,照亮改革发展的道路。
   改革发展需要速度,更需要温度;需要闯劲,更需要根基。抗战精神里的爱国、团结、奉献,正是今天我们破浪前行的底气。退休教师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红色基因不会因岁月流逝而褪色,政治本色能在代代相传中永葆鲜亮。当更多人接过他们手中的精神接力棒,就一定能让改革发展的脚步更稳、更远,让中华民族在精神的传承中走向更光明的未来。
                                                                                   作者:夏益民,男,76岁,退休前系头灶中学教师,校长,
                                  联系电话:15261949210

点评

为夏益民老师的传承抗战精神,助力改革发展(征文)好文章点赞!  发表于 4 小时前
为老师的传承抗战精神,助力改革发展(征文)好文章点赞!  发表于 5 小时前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翔云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6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弘扬抗战精神  逐梦科技强国
退休教师 夏益民(宣讲稿)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今年我国将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现在我为大家宣讲的主题是:弘扬抗战精神,筑梦科技强国,共创美好未来。
        同学们,我们现在成长在和平幸福的时代里,但是我们绝不能忘记那段硝烟弥漫、炮火纷飞的抗战历史,绝不能忘记革命先辈们的丰功伟绩。无数革命先辈用热血和信念铸就了一种民族精神,那就是抗战精神。而今天,这种精神正等待我们以科技强国的宏伟志向去传承、去弘扬。
        那抗战精神是什么样的精神?可以用四句话概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坚强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弘扬这种抗战精神,实在是科技强国、复兴中华的迫切需要。
   同学们,如今的中国早已告别“落后就要挨打”的过去,但科技竞争的无声战场从未停歇。看,先辈们的精神在闪耀:“两弹元勋”邓稼先隐姓埋名28年,用算盘打出了“核公式”;“天眼之父”南仁东跋山涉水12年,让中国望远镜照向宇宙深处。他们就是弘扬抗战精神的光辉榜样。听,时代在召唤你们:芯片技术的“卡脖子”困境,人工智能的全球竞赛、太空探索的未知挑战……这些都是我们这代青少年必须大力弘扬抗战精神,百折不挠地去攻克这些新的“娄山关”和“腊子口”。
    回首过去几十年,我国的科技事业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嫦娥”奔月让古老的神话变成了现实;“天问一号”开启了火星探测之旅,拓展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空间;人工智能与5G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引领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电子商务等蓬勃发展;高铁技术驰骋神州大地,成为我国走向世界的亮丽名片。航天科技,全球领先,我国空间站常态化运行。前不久,我国的神舟二十号成功发射,神舟十九号凯旋而归。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定位精准度居世界前列。这些成就不仅彰显了我国科技实力的显著提升,更为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和社会进步注入了强大动力。
   科技发展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保障。我国先进的军事科技,如“歼-20”隐身战斗机和无人机技术,航母建设、核潜艇技术,东风系列导弹和反舰导弹等均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国防实力进一步加强,确保国家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保持和平稳定。
       在社会民生领域,科技进步让人们的生活更加舒适、美好。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使信息传播更快捷;远程教育、远程医疗惠及更多人群;智能家电、智能门锁等各种智能设备的广泛应用,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然而,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在一些关键核心科技领域,如高端芯片、操作系统、航空发动机等,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这就制约了我国科技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提醒我们实现科技强国任重道远。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少年儿童的成长,多次强调要培养少年儿童的科学兴趣和创新精神。他提出:“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使他们更多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形成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
       同学们,你们正处在好奇心和求知欲旺盛的年龄阶段,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探索渴望,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就是你们开启科技强国梦想之门的钥匙。
   回顾历史,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在少年时期就展现了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和独特天赋。著名科学家牛顿小时候就喜欢制作各种小机械,他对力学现象的好奇和探索,最终让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物理力学的基础。著名科学家爱迪生从小就对电器充满兴趣,他一生拥有1000多项发明专利,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怀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于1956年坚决放弃了美国的优厚待遇,冲破重重阻力,毅然回国,带领他的团队在我国戈壁滩上研制出了“两弹一星”(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这些科学家的故事告诉我们,爱国心、好奇心、兴趣是科技创新的源泉。只要你们保持对祖国的热爱,对科学的热爱,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未来的科技舞台上必将有你们闪耀的身影。在2023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12岁的张小明同学用废旧零件制作的“智能垃圾分类机器人”,获得了科学院院士们的热情点赞。
   实现科技强国梦,可以从改造一个旧玩具开始,可以从观察一朵云的变化起步。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要从小种下科技报国的种子,课堂上认真听一节科学课,课后认真做一次趣味小实验,认真读一本科学家传记。这样,一点一滴地积累,不断筑牢科技强国的理想根基。要培养“不怕失败”的韧性,就象抗战先辈面对一次次挫折仍勇往直前,科技探索也需要“屡败屡战”的勇气和决心。要试着参加一次科技创新比赛,哪怕实验失败十次,也是向成功靠近的一步。要践行“团结协作”的智慧,建议你们组建一个“科技小团队”,一起研究环保课题,设计智能小发明,在合作中学会倾听、分享与担当,争做一名新时代的科技强国追梦人。
        同学们,科技强国梦的实现,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在追逐科技强国梦的道路上,你们并不孤单,老师、家长和社会各界都在为你们加油鼓劲,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同学们,当年革命先辈们用血肉之躯守护江山。今天我们要用智慧和汗水让祖国更加强大!让我们记住:科技是强国之剑,精神是铸剑之魂。让我们以抗战精神为火炬,在科技强国的追梦征途中勇毅前行,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我们手中绽放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点评

为老师的弘扬抗战精神 逐梦科技强国好文章点赞!  发表于 5 小时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为老师的传承抗战精神,助力改革发展(征文)好文章点赞!

点评

谢谢海兰老师第一时间点赞助力!敬祝老师开心快乐,全家安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5 小时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兰 发表于 2025-7-20 12:24
为老师的传承抗战精神,助力改革发展(征文)好文章点赞!

谢谢海兰老师第一时间点赞助力!敬祝老师开心快乐,全家安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夏益民老师的“传承抗战精神,助力改革发展(征文)”好文章点赞!

点评

为夏益民老师的“传承抗战精神,助力改革发展(征文)”好文章点赞!  发表于 4 小时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