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白音淖尔 于 2025-5-14 18:07 编辑
制好擦边角 打好擦边球 文、图 /高永祥(北京市)
众所周知:打好擦边球的基本条件是自、他球之间的距离和形成的擦边角度(俗称擦角)。 向大家介绍打好擦边球的第二个基础条件—擦边角度。
比赛中,形成擦边角度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撞击他球后,自球的落点形成的
例1、①在二门零号位,要想擦攻到三门前,只能通过撞击⑤后,调整自球的落点,使自球的准确地落在⑨后面,形成了擦攻角度,再擦击⑨,达到战术目的。见示意图1。
例2、①在二门零号位,要想擦攻到三门前,只有撞击⑤后,自球定位在⑤原来的位置上,才可形成擦攻角度。大一点儿、小一点儿都会影响擦边质量,甚至无法完成擦攻的战术任务。见图1-1。
二、通过球门后的落点形成的:
例1、⑤进一门后擦击接应的③,攻向二门或三门。技术要求是⑤进一门后的落点准确无误,加之擦边技术的熟练程度,才能有效地完成战术任务。见图2。
例2、①通过二门得分后,控好力度、找好落点,形成擦攻角度,再擦击门后的接应他球攻向三门,这就是红方在开局中常用的隔门结组战术,也是获得效益成功的典范。见图3。
例3、已过二门的①在四线腰,撞击接应的⑤,落位在三门一号位,自球过三门得分后,找好落点(只有落点准确,才能形成擦边角度),再擦击门后接应⑨到中柱附近,成功撞柱。见图4。
三、通过击打自球,为主攻球接应形成的:
比赛中,最常见的是在杆球为待杆球或己方他球制造擦边角度。
1、界内在杆球为界内待杆球接应制角
如:轮及③起杆,③虽是界内球,但自球无攻。这时,可以为己方待杆⑤制作擦边角度,实施攻击。
2、界外在杆球为界内待杆球接应制角
如:④为界外球,自球无进攻权利,但可以进场为己方界内待杆⑥制作擦攻角度。
四、通过闪送方式,为待杆球或己方他球球制造擦边角度
1、撞击到他球后,闪送他球为己方待杆球制作擦边角度。
如:③撞击到① ,闪送①为⑤制作擦边角度,自球过二门得分后,与压边的④互换位置,做到他出我留,从而确保实施擦边远袭任务的⑤的安全。见图5。
五、经过闪击方式,使自球与被擦他球形成的擦边角度。
多用于收杆球或者是层次前抢、轮次前抢战术。
例1、③过二门得分后,续击到①,用①偏闪顶⑨,使自球和⑨形成最佳的擦边角度,以完成擦边远袭的战术任务。见图6。
例2、③撞击到① ,用①闪顶⑤到二门后,为自球过门后制作擦边角度,自球过二门得分后找好落点,再擦击⑤杀奔三门。见图7。
六、通过战术形式形成的擦边角度
如轨顶球战术:③进一门后,在轨道上6米的位置击打自球,使自球的一半脱离球道线3.5厘米左右,而另一半停留在球道线上。待⑤进一门后撞击到③后,自然地形成擦边角度。这时,就可以左右开弓,攻击二门或三门的目标。
注意事项:以轻轻地撞击到接应球为好。见图8。
上述六种方式实施的基本条件是落点的准确无误,而落点的准确无误又是由施力大小来控制的,施力大小的把控则是来自于纯熟的个人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够满足击打擦边球的基础条件,从而达到完成战术任务的目的。
为主攻球制角擦边的技术操作看似简单,但真正制成适合擦边角度难度很大,技术含量很高。比赛中制成高质量擦边角度的成功率只有50%左右,尤其是远距离的制角,成功率还会降低。
七、接应擦边角度的方法
1、以线制角:把被接应球与进攻目标连成一条直线,自球击打在这条直线的左侧或右侧,以形成30度—40度的擦边角度,距离控制在50—100厘米为最佳接应位置。
如果被接应球的左侧边靠近边线,那么一定要接在被接应球的右侧,以防将接应球擦打出界。(球势相反,请接在被接应球的左侧)。
见图9、图10。
2、以点制角:把中柱看做一个点,把被接应球和点连成一条直线,接应在被接应球的这条直线的左侧或右侧30-40度,距离控制在80-100厘米为最佳位置。见图11。
注:图中红线是被接应球与中柱的连线,<一>、<二>、<三>为三种球势。
3、如果被接应球在边线上,接应球就在附近界外,那么接应就变得容易多了。可以就近制角,将距离最好控制在50厘米左右为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