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文 刘会军
一个人,获得某项成功,成功的痕迹很值得研究。这个历程,有的跌宕起伏,有的惊险刺激,有的平凡伟大,有的引人入胜...... 曾几何时,一部文学作品,曾影响了无数的热血青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于1933年完成。小说通过记叙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传达了一个人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时,才会创造出奇迹,成长为钢铁战士的主题。这部小说在20世纪末被评选为“感动共和国的五十本书”之首,并在整个苏联历史上是最受欢迎的长篇小说之一,发行量达到3650万册。我是在上高小期间的1966年就读过的,保尔·柯察金一度是我青年时期的偶像,他在书中有一段话,让我记了超过半个多世纪,这段话是这样的“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因此,我们应该这样度过一生:当一个人回顾过去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一事无成而羞愧;这样,在他临终之际,能够自豪地说,我将自己的全部生命和精力都献给了最珍贵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很励志的一段话,比现如今常见的的一些心灵鸡汤更能鼓舞人。 近几年来,我对门球的研究和践行少了,这和年龄有关系。毕竟已经七十岁了,身体和精力大不如以前,但对门球的关注还是一直有的。 2024年在中国举办的第八届亚洲门球锦标赛和2024年全国门球单打比赛,是本年度的两大赛事,我没有到现场观战,但一直关注。第八届亚洲门球锦标赛落幕,我写了一篇短文《冠军之路》,至今还挂在门球网上。 2024年全国门球单打比赛男子项目,原广东中山郑二小的吴志聪获得单打冠军,其夺冠历程很是精彩。 来自全国的128位单打选手报名参赛,其中有我比较熟悉的七十岁的,如李建安;六十多岁的,如刘春芳、唐老鸭;五十多岁的,如刘富河;四十多岁的,如孔子云;三十多岁的,如柳源,二十多岁的,如苏东方......编为16个小组,取16个小组第一和16个小组第二晋级。
吴志聪代表江苏昆山参赛,其夺冠历程: 小组赛被抽到H组,双败淘汰赛制,三战三胜。 第一场,对阵陕西赵越,以19:13 获胜,进入本组前四; 第二场,对阵吉林金凤山,以29:19 获胜,进入本组前二; 第三场,对阵福建崔怀明,以13:12 获胜,以本组第一名晋级32强; 第四场,32进16,对阵徐辉,以44:34获胜,晋级16强; 第五场,16进8,对阵姚文龙,以25:12获胜,晋级8强; 第六场,8进4,对阵柳源,以12:6 获胜,晋级半决赛; 第七场,4进2,对阵刘春芳,以13:10获胜,晋级决赛; 第八场,决赛,对阵罗炜成,以19:18 获胜,获得冠军。 出场八次,八战八胜,在所有参赛的128名衔手中,成绩最好。这个冠军含金量,几乎足赤,无可争议,令人信服。 在双败制赛制条件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了答案,是这样炼成的:一场一场胜利叠加,一场一场拼出来的。
获得全国门球单打冠军,最高兴的是他本人,他是此次男子单打赛事中唯一获得全胜的,是最靓的仔。 第二个感到高兴的是他的启蒙老师吴汉明(中山明),我是在2010年在上海高东举办的世界门球锦标赛的时候结识他的。 当我的好朋友、华北油田陈明发获得全国第一次门球单打比赛时,我为他高兴,还第一次感到:门球的竞技化就在于单打。 当我的好朋友、胜利油田徐卫国多次获得全国门球单打大赛冠军后,觉得他开创了一条新的门球发展思路。 当众多的门球单打选手争奇斗艳时,尤其是看到一些年轻人展露头角时,感到门球的第二春天真的来临了。 我不是不重视门球团体赛,也不反对比较流行的小组循环赛赛制,只是认为:团体赛和目前的赛制造成了门球的一些困惑,一些乱象的出现,令人扼腕。 看了吴志聪夺冠历程,令人欣喜。高兴之余,更觉得赛制的研究和变革有着其重要的意义。 中国的门球是由日本引进的,在国际门球的大背景下,中国门球运动走了两条腿走路的模式。在未来还会是这个样子。 我一直期待,世界门球锦标赛应该有门球单打,这一天,应该不会太远了。 (2024.12.22涿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