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查看: 119|回复: 3

【球人诗会】35期/史记人物之十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7-13 21:26: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球人诗会】35期/史记人物之十四(历史揭秘)·3则 /总798首
司马懿儿子成才,诸葛亮儿子却是草包
三国乱世中,
不得不说的两位谋士就是司马懿和诸葛亮,两人各为其主
每一个人都足够优秀。
可是司马懿最终发动了政变,让魏国的政权不在曹氏家族了,
司马懿的政变给司马炎建立晋朝奠定了基础。
刘备对诸葛亮更不用说,他曾经三次亲自去诸葛亮的住处邀请诸葛亮出山,
三国演义把这个称为三顾茅庐。
同样可以看出诸葛亮是非常优秀的,否则刘备绝不会低三下四的去请他出山。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司马懿的子女都非常的优秀。
为何司马懿的子女会非常优秀呢?
这与司马家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司马懿出身士族大家,
他的父亲就是当大官的,这种环境下想不受到好的教育都难。
司马懿辅佐曹丕之时,他的孩子年龄还不大
但是此时的司马懿儿子已经和他开始讨论国事。
司马懿更是非常重视他的子女后人的教育。
拥有这样一位父亲,他的子女自然不会太差。
相反再来看看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在他八岁那年时,诸葛亮就离开了人世。
纵观诸葛瞻的成长经历,他一直生活在温室中。
同样是身居高位的司马懿,每一次出征,几乎都带着自己的两个儿子。
诸葛亮则不同,诸葛瞻根本就没受到过什么军事训练,
这与司马懿的儿子可大不一样。
诸葛亮本人足够优秀,他的计谋奠定了魏蜀吴三分天下,
可是他的儿子就大不一样了,简单说就是志大才疏。
诸葛瞻在他36岁的时候出城迎战魏军的邓艾,
这一战正好证明了诸葛瞻是一个有勇无谋的人,
他绝对不是成为可以委托大局的战将。
诸葛瞻的生活环境优越,他的父亲诸葛亮作为蜀汉的重要人物,他的待遇自然不会差。
可是同样身为曹魏重要人物的司马懿,
则在对待子女方面要严格的多。
不仅如此,司马懿的子女经常跟随司马懿四处征战,
在那个战乱的年代中,军事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反,诸葛瞻则没有这个经历。
诸葛瞻的儿子之所以不成器,
主要原因就是司马懿的儿子生于忧患,诸葛亮的儿子死于安乐。
李世民堂兄李孝恭功成名就
唐朝凌烟阁24功臣大家都知道,排名第一的是长孙无忌,
但是如果按照武将来排名的话,当属此人,
他是李世民的堂兄,他的副手是大唐第一战神李靖,
功成名就后,他不是像其他功臣那样的炫耀,还是低调的生后,
但是最终还是暴病而亡,那么这位名将是谁呢?
这个李孝恭的祖父李蔚,就是唐国公李虎的第七个儿子(李世民的祖父李昺是李虎第三子),
从这看李世民喊他哥哥没毛病。
李渊攻占长安后,即任命他为山南道招慰大使,领兵出巡巴蜀地区,连下三十余州。
随后进击朱粲。
结果把朱粲抓住了,咱们知道朱粲这家伙爱吃人,
有的时候军队没有粮食了,就抓人来当军粮,可以说是食人恶魔,
众将都嚷嚷着把这个吃人的魔头杀死,
可李孝恭不同意,执意把他放了,说如果把他杀掉,后面的人就不投降了,
果不其然,大家听说连吃人的恶魔都放了,自己更不用担心了,
所有但凡檄文传到,投降的有如潮水一般。
武德三年,他献计进攻萧铣的割据政权,
李渊深以为然就派他搞定,他开始准备战船,习练水兵,
武德四年,他被任命为荆湘道行军总管,统率水陆十二支军队从夷陵出发,
击破荆门、宜都二镇之兵。
不过论打仗他可比不上李靖,当时李靖是他的副手,
人家劝他不要忙于进攻,等敌人士气低落再动手,结果他不信,执意进攻,结果大败,
对方主帅见唐军大败,就纵兵四出抢掠,兵士肩扛手提,多有收获,
李靖见此良机,果断出手,大败敌军。
不过这功劳还是挂在了李存恭身上了。
李孝恭平灭萧铣后,被拜为荆州大总管,
后来杜伏威的部将辅公祏反唐、杀王雄诞、率部占湖州,
只用了一年时间就将江南平定,因功拜扬州大都督。
再后来李世民当上皇帝,任命他为礼部尚书,改封河间郡王。
这时候他也算功成名就了,
但是他除了喝喝酒欣赏下美女就不再过多干预朝政了,
这是标准的防止“飞鸟尽良弓藏”的方法,可是他还是暴病而亡,享年只有50岁。
李世民亲自举哀,哭之甚恸,赠司空、扬州都督,陪葬献陵。
纪晓岚的明哲保身,成为朝堂上的不倒翁
皇帝面前的每个大臣,几乎都知道“明哲”才能“保身”,
但如何做呢?拿纪晓岚来说吧,
这个被当代编导誉为“智慧化身”的大清官员,
一度在皇帝面前摆不正位置,被皇帝大骂一顿后,方才大悟,
遂固宠三十余年,成为朝堂上的不倒翁。
纪晓岚是如何成为政坛不倒翁的呢?
史书记载:一次纪晓岚为好友向皇帝求情,内容涉及国家大事,
乾隆勃然大怒,当即骂道:“朕以你文学优长,故使领四库书,实不过以倡优蓄之,尔何妄谈国事!”
纪晓岚是乾隆皇帝的陪读(侍读学士)。
他仗着皇帝对自己才学的赏识,以为可以“参政议政”,
屡次就国家大事向乾隆进谏,终遭乾隆一顿臭骂。
一席话骂得“铁齿铜牙”幡然猛醒。
皇帝并没有把他当成独当一面的重臣,而只是把他当作给皇帝解闷的戏子一样。
从此,他找到了自己位置,知道了明什么“哲”才能保身——像鹦鹉那样去生存。
鹦鹉的生存哲学,核心内容只有一句话:主人养我为学舌。
在皇帝眼里,所谓的不倒翁与皇家戏台前的戏子没什么本质的不同。
主要功能是为皇帝提供精神上的服务、让皇帝开心,而不是帮皇帝“辅政”。
无法“当家理政”、“参政议政”的文人,
便逐渐如纪晓岚一样,接受皇帝对自己的定位,把聪明才智用于拍马上,
将“兼济天下”的理想转化为确保自个儿富贵荣华的实践上。
这样一来,富有才气、富有创意、富有“生机”的拍马便成为中国官场的一大特色,一大“亮点”。
乾隆皇帝50岁生日时,
纪晓岚趁机奉上一联:
“四万里皇图,伊古以来,从无一朝一统四万里;
五十年圣寿,自今而后,尚有九千九百五十年。”
这样的贺联确实“震古铄今”,足见纪晓岚的拍马手段已臻化境,神出鬼没。
关于纪晓岚的“不倒翁”生涯的作为,
据史书记载,只有四库全书的编辑工作可圈可点,
再者就是在对对联上比别人快一点。
纪在政治上毫无作为,仅是偶尔陪乾隆聊天解闷的一个“票友”式的角色。
然而,就是这样的“票友”加“鹦鹉”角色,使纪免于淘汰,一直维系到81岁寿终正寝。
当现代观众还在为纪晓岚大战大贪官和珅拍案叫好时,
殊不知历史上的那个纪晓岚其实是个仕途上的老滑头,
否则,他不可能成为明争暗斗甚于历朝的大清官场里的不倒翁。
纪晓岚和珅其实是“忘年交”,一对官场滑头。
只不过从年龄区分,一个是老滑头,另一个是小滑头。
老滑头纪晓岚看出乾隆偏爱和珅,所以不时拉近与和珅的关系,投其所好,传授些过来人的“滑头经”。
小滑头和珅投桃报李,对这位知趣的“老同事”多加关照,乃至“老同事”八十了尚在官场不倒。
就精神品质而言,纪晓岚不如倡优,因为皇帝面前的戏子还有关心国家兴亡的,
而在纪晓岚的“事迹”中,只留下了与乾隆皇帝插科打诨的“对联佳话”,
竟无一篇政治上的策议与行动。
对于巨贪和珅,他不仅不敢弹劾,反而极尽巴结之能事,
如此不倒翁,于己有利,于民无助。

点评

为老师的【球人诗会】35期/史记人物之十四精彩报道点赞!  发表于 2024-7-13 21:52
发表于 2024-7-13 21:52: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老师的【球人诗会】35期/史记人物之十四精彩报道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14 07:49:33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赞老师的【球人诗会】35期/史记人物之十四精彩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5-7-12 23: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