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查看: 243|回复: 3

【球人诗会】28期/ 史记人物之九 ·3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6-11 16:3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王歌@ 于 2024-7-11 22:41 编辑

【球人诗会】28期/ 史记人物之九 ·3首/ 总773首

【历史揭秘】清代石碑记载~岳飞“被勒死”的

抗金英雄岳飞
当年的岳飞是以“莫须有”的罪名被秘密处死的,
但岳飞到底是怎样被害死的,
近千年来一直是个谜。
有“毒死”说,有“拉肋而死”说,也有“勒死”说。
当年的12道金牌急调岳飞进京,
不仅断送了岳飞的抗金事业,
还要了这位抗金名将的命。
公元1141年12月,
岳飞一回到临安,
立即陷入秦桧、张俊等人布置的罗网。
他们以岳飞“谋反”为名
将其关进了临安大理寺(原址在今杭州小车桥附近)。
岳飞誓死不屈,大义凛然。
秦桧一伙从岳飞身上实在找不到反叛朝廷的证据,
当年的除夕夜,
宋高宗以“莫须有”的罪名下令赐岳飞死于临安大理寺内,
当时岳飞年仅39岁。
在他被害不久,
南宋民间说书艺人就开始讲说他的故事。
传说中的岳飞,
许多是后世虚构的,与真实的岳飞有着各种各样的差异。
对于他到底是如何死的,一直没有定论。
在南宋以后的至清代的正史中,
对岳飞之死并没有记载,
而一些野史却流传了岳飞之死的多个版本。
《三朝北盟会编》卷207《岳侯传》说:“侯中毒而死,葬于临安菜园内。”
而《说郛》卷29《朝野遗记》却载:“其毙于狱也,实请具浴,拉胁而殂。”
宋史研究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王曾瑜,
曾就岳飞之死公开发表过自己论断,
他认为,岳飞从遇害到平反,时隔20余年,
有史书记载即是“尸色如生”,
至少并未完全腐烂。
如果真是中毒而死,可能尸体更不易保存。
由此推论,后一种记载的可能性较大。
因为没有让人信服的史料,
王曾瑜在岳飞死因上用了“推论”、“可能”这些词汇。
南宋一代名将岳飞之死,
在没有新的史料发现之前,他的死因仍然是个谜。
2010年的3月6日长葛市长社街道办事处杨中村村民在村旁的一块墓地上挖土时,
无意中发现地下埋有多块古石碑,一共挖出20多块。
其中,两块石碑为清朝同治年间所立,
一块石碑上刻着《岳氏族谱》,
另一块石碑刻着《岳氏受姓图》。
杨中村现有人口1500多人,
其中岳姓为村中大姓,总人口占全村的6成左右。
据该村年长的岳姓村民介绍,
发现古石碑的地方原是村中岳氏家族的墓地,
这些古石碑原来是立在地面上的。
“文化大革命”期间,
因为怕造反派把它们毁掉,
村中几位老人连夜把它们悄悄埋在地下,一直保存至今。
一些年长的岳姓村民介绍,
在他们岳姓村民家里世代传说,他们是岳飞的后人。
这两块石碑,一个名为《岳氏受姓图》,保存基本完整,文字比较清晰;
另一个名为《岳氏族谱》,部分字迹已模糊不清,根据上面的文字、图案可以判断,缺失部分大致有20%。
两块石碑落款处,均有“同治七年”字样。
在《岳氏族谱》碑上,
起首一句是“吾族原汤阴人也”,
紧接着是关于岳飞身世、事迹、死因的介绍。
上面还记载朝廷连发12道“金牌”令岳飞退兵等事实,
岳飞回到南宋都城临安死在狱中。至于死因,其中有“十二月二十九日将王勒死”字样。
据许昌市文化局工作人员介绍,
经过多方考证,这两通石碑确为清代所立。
岳飞战功卓著,被封为鄂王,
根据史料记载,岳飞确实是在公元1141年12月29日(农历)被害死的,
这与历史事实相一致。
《岳氏族谱》的发现,
推出岳飞是“被人勒死”的新说,
这个有望推翻之前传说中的被毒酒毒死的,
和被打断肋骨死的两种说法。
李自成斩杀罗汝才

李自成率领的明末农民起义军,
声势浩大,发展到鼎盛时期,步兵40万人,骑兵60万人,总数上百万。
李自成一路攻城略地,那么,他的最得力的助手是谁呢?
这个人很会打仗,李自成很忌惮他,最终对他下了手,杀掉了他,这个人不是刘宗敏,他到底是谁呢?
他的名字叫罗汝才,号称“曹操”。
从他的外号就能看出,罗汝才像曹操一样狡诈多谋,有军事头脑,打仗很有一套。
史书记载,罗汝才善战。
罗汝才虽然打仗很厉害,但是,他很好色,妻妾数十人,
手下还有女乐歌姬数部,而且,对这些女人,罗汝才善待她们,给她们很优厚的封赏。
而李自成虽然很欣赏罗汝才的军事才能,
但是,对罗汝才好色的行为,非常鄙视,经常嗤之以鼻。
李自成为甚么看不惯罗汝才好色呢?
因为,李自成不好色,
史书记载,李自成不好酒色,吃的是粗粮,能和部下同甘共苦,
而罗汝才供养了一大批女人,把她们打扮的花枝招展的,李自成看着就来气。
《明史 李自成传》记载:自成不好酒色,脱粟粗粝,与其下共甘苦。
汝才妻妾数十,被服纨绮,帐下女乐数部,厚自奉养,自成尝嗤鄙之。
罗汝才像曹操一样有谋略,曹操很好色,罗汝才也很好色,这一点,罗汝才还真像曹操。
罗汝才手下有数十万人马,
他任用山西举人王吉珪为谋主,打仗方面非常厉害。
李自成善于攻城,罗汝才善战,两个人互相依赖,取长补短,就像左右手一样。
《明史 李自成传》记载:汝才众数十万,用山西举人吉珪为谋主。
自成善攻,汝才善战,两人相须若左右手。
也就是说,罗汝才对李自成来说,非常重要,是李自成的得力助手。
但是,李自成打下宛城、叶县,攻克梁州、宋州之后,兵力强大,很对士人都来归附,
于是,李自成便产生了专制的念头,想自己一家独大,自己说了算,李自成开始忌惮罗汝才。
怎么办呢?李自成想出一条妙计,
他设宴请来和罗汝才关系非常好的贺一龙,将他绑了起来,
清晨,李自成派20名骑兵,冲进罗汝才的营账,将罗汝才斩杀,
然后,兼并了罗汝才的部队。
《明史 李自成传》记载:自成下宛、叶,克梁、宋,兵强士附,有专制心,顾独忌汝才。
乃召汝才所善贺一龙宴,缚之,晨以二十骑斩汝才于帐中,悉兼其众。
罗汝才是农民起义军中,最有头脑的人之一,也是最具眼光的,看得很远,
可惜,因为受到李自成猜忌,被李自成袭击杀死。
李自成有一次兵败之后,去投奔张献忠,
张献忠想杀李自成,关键时刻,是罗汝才救了李自成。
而后来,张献忠兵败,去投奔李自成,
李自成也想杀掉张献忠,关键时刻,又是罗汝才私下送张献忠五百人马,将张献忠放走,
可以说,罗汝才有长远眼光,真正是为了大局着想。
如果罗汝才不死,李自成的农民军,未必会仓皇退出北京,
说不定依照罗汝才的眼光,李自成在北京就能坐稳了。
韦俊屡招不降~最后主动投降

  清军对待太平天国的将领最爱的酷刑就是凌迟处死,
这是中国自古以来最为残酷的极刑,
估计自凌迟处死这种刑罚诞生以来,
清军处死太平天国将领使用该刑的次数要比几千年来所有遭受此刑的人数还多。
而太平天国有一位降清将领韦俊不但没有受到惩处,
还得以重用,他的投降甚至连曾国藩都觉得不可思议。
韦昌辉、韦俊兄弟两人
在广西就加入了洪秀全的“拜上帝教”,加入了太平天国。
金田起义后,韦昌辉被封为副军师北王,
地位仅次于杨秀清、萧朝贵和冯云山,比以往石达开的地位都要高。
韦昌辉的弟弟韦俊因为哥哥的原因在太平天国中也得到了一定的重要,
虽然没有被封王,他的作用可不小。
从金田暴动起,韦俊就作为太平天国的高级将领存在,一路东征西讨,为太平天国建立了很多卓著的功劳。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整个农民运动就已经初成规模,
江南一带形成了一个以天京为核心的地方政权,
清军围剿太平天国也差不多十年了,双方互有胜负,处于僵持阶段。
局势的转折点是爆发了“天京事变”。
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政权高层权力的争斗,
几股势力在此次事变中两败俱伤,
对太平天国的影响非常的大,而最尴尬的就是从一开始就置身事外的韦俊。
韦俊此时已经是太平天国的著名将领了
他一个人扛起了太平天国在湖北对抗清军的全部重任,
他完全没有参与天京事变中的任何一方势力,却又身不由己地卷入了此次事变中。
韦俊在1855年率军复入湖北,
与湖北的清军血战多次,
屡次打败晚清名臣胡林翼,
牢牢的将湖北地区控制在太平天国手中,
如果没有他在湖北武昌牵制住胡林翼的大军,太平天国不可能拔掉清军的江南大营。
韦俊在天京事变前期已经是太平天国非常著名的将领,
其地位甚至超过李秀成、秦日纲等人,他的重要性对于太平天国来说不言而喻。
天京事变爆发后,
作为多股太平天国的势力都没有对韦昌辉的弟弟韦俊清算,
无论是洪秀全还是石达开都对韦俊既忌惮又担忧,
忌惮的是怕他率军入天京为兄长报仇,
担忧的是他如果投降清军,
太平天国的侧翼完全暴露在胡林翼的兵锋之下,顺江东下,天京不保。
此时的韦俊更是进退两难,重要的是武昌吃紧,
清军已经包围武昌很久,屡次受挫,胡林翼屡次招降韦俊都被拒绝。
韦俊在受到清军压迫,太平天国众王的猜忌下,还是力守武昌,
血战数月,打退了清军的进攻,确保了太平天国在湖北的控制权。
但是,他并没有得到洪秀全的信任,没过多久,他就被调往安徽、江西等地。
韦俊在内外交困的局面下守住了湖北,
却在江西受到了更大的猜疑,
洪秀全和杨辅清(杨秀清的弟弟)对韦俊更是严加防范和苛责,
韦俊在太平天国军中最好的盟友李秀成又不接纳韦俊的依附。
韦俊对太平天国彻底的失望,
1858年,韦俊投降了清军,而牵线搭桥的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李鸿章。
韦俊降清,连曾国藩和胡林翼都觉得不可思议,
如此悍将屡招不降,最后既然主动投降,
投降清军的韦俊甚至主动交出了自己的军队以及管辖地方的一百多颗官印,这让曾国藩和胡林翼喜出望外。
重要的是,
韦俊是第一个如此高级别的太平天国将领投降清军,
这让曾国藩看到了太平天国内部裂缝增大,不日可分化瓦解的可能性。
曾国藩起初并没有重用韦俊,只是作为一名参将使用,但是对他的礼遇却很高,
这其实是出于一种攻心战术,他们期望有更多的太平天国将领投降,以最小的代价来瓦解太平天国的内部。
韦俊投降后,一直在清军中任职,参与了剿灭太平天国的大部分战役,
在战斗中他一如以前那样有勇有谋,打击太平天国也是不遗余力,
这给他在清军高层中的印象加分不少,韦俊逐渐又与清军高级将领搞好关系,彻底在清军中站住了脚。
清军对韦俊的宽容有一定的时代背景,
既是因为他在太平天国最为强盛的时期率军投降,
也是想通过韦俊来分化瓦解太平天国。
而后期投降的那些太平天国众王几乎没有任何的利用价值,留着反而是祸害。
2024.6.11




点评

为老师的【球人诗会】28期/ 史记人物之九 ·3首佳作点赞!  发表于 2024-6-11 19:33
发表于 2024-6-11 19:33: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为老师的【球人诗会】28期/ 史记人物之九 ·3首佳作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12 08:3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歌@ 于 2024-7-11 22:38 编辑
中门网站最大好处,
文章可保存储备!可作个人档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5-7-12 23: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