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天下豪杰 于 2024-6-4 19:50 编辑
转刘会军老师文:《村里有家(二)》
村里有家(二)
——走访涿州的马尔代夫(西里池)系列二
三、挖到了一个“宝贝” 俗话说,“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说的是自古以来英雄人物多在逆境中磨炼成长。我去了一次涿州的马尔代夫(西里池)写了系列一了,还接着系列二哦。 我们组团去西里池的17个人,按照年龄次序是:李振寅、郑桂元、刘会军、高万海、赵炳涛、葛金曼、张三清、李尚森、马洪文、许秀仙、荣彦颖、祁金华、杨荣菡、曹玉卓、张秀菊、王兰、张斌。陪同我们的是:庄主王成和他的夫人、副庄主王春蓉。 此行,我还结识了王成的父亲王生,他1969年从黑龙江巴彦县当兵,是空军。当了六年兵后退役,夫人有个网名叫木棉,属羊,小我一岁。王生老哥现在不会用智能手机,他的老伴儿会用。王成的儿子叫王超,当过五年兵,严格说是从涿州当兵走的。他们的康养基地,也算作是军人和军属支撑。 座谈会的时候,王成有个主旨发言,他拿出了一本大号的黑皮笔记本,上面写了不少。但他没照本宣科,而是像讲故事一样,把他的经历讲给大家听。大家听了后,很有收获。 回来后,我做了一件事,建立了一个《村里有家·涿州群》,拉了两个人进去后,把群主给了王成。第一步目标:搞成不少于30人的会员群,正儿八经的开始他们自己的创业之旅。 目前,进群的是王成的父母和老婆孩子,要说是外人嘛,那就只有高万海和我了。目前六个人,成分很单纯:四个当过兵的,两个军属。有点儿意思了,西里池河畔的老兵小院应该有,必须得有。 我询问王成,待他在家时,我过去采访这位年轻人。王成回了我一段话,一字未改,如下: “王超战友的邀请参加结婚,自己自驾一千多公里去湖北省襄阳市襄城,我也担心安全,让做高铁安全。他说五年战友情,不是用多花几千块钱油钱过桥费能衡量的。我就没再阻拦27号请了假,开着我的小奔:京N2WC88就出发了4号回来,王超5号在西里池。车牌号是我编辑也有着意义(您爱王超爸爸)”。 简直就是一个段子手,不去拜师张雪峰或郭德钢就得说是耽误了。由于他会讲故事,原本对车牌号从不上心的我竞然一下子记住了他的这个车牌号,"奔.京N2WC88"。 我走了一趟西里池康养基地,调研考察了庄主和他的部分地方。先是第一次认识王成,再认识了王成的父亲王东,又结识了王成的母亲和夫人,没有结识王成的儿子王超,这个遗憾,下次去的时候补上。 有一句话要在这里说明,其实也是王成庄主在座谈会强调的“这里不是幼儿园,但孩子们可以玩耍;不是养老院,各个年龄段的城里人可以来住,可以来玩。城里有楼,村里有家,村房短住”。 新词汇代表着新理念,新生事物的出现要慢慢看,不能凭想当然下结论。 我倒是觉得《村里有家·成哥大院》就挺好,在微信中就能搜得到。也就是农村中的民宿民居,庄主开过幼儿园,在康养方面也有探索,实际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涵盖各个年龄段的人。 我有打算了,因为我深入了解了基地的情况,尤其是熟悉河对面的泗各庄(有两块门球场)。中国古代体育项目有四个:射箭、围棋、捶丸、蹴鞠。这四个项目在某一个地方可否能够集中?西里池村北不足300米的拒马河水面,面临涿州百年以来要修建的宏伟的水利工程,西里池,这个涿州的马尔代夫,大有发展前途。 大家记住我的一个调研结论:过去百年以及未来百年,由于大自然的原因,西里池过去没有进过水,将来也不会进水。 2023年七、八月份的涿州大水,使得涿州一夜成名。 涿州的马尔代夫---西里池,也将会因为水而声名鹊起。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