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歌@ 在《王歌与门球文化(一)》里对门球提出了十问,我有兴趣参与讨论。
十问是:
1,门球是中老年的玩物吗?打球人以前都是退下来老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参加的多,现今下一代打球人应该是社会上女同志参加的多,是不是跳广场舞、玩麻将的影响? 2,有些门球规则可以不执行吗?如2011规则执行“得分不封顶”问题。执裁中,三级裁判员必须听一级裁判员的吗? 3,新人进门要拜师的吗?打球入门要有3个月锻炼?还是1年后或2年出师? 4,举行赛事需要资助吗?而个人去参赛需要补贴吗?补多少为好? 5,门球协会是社会团体,那么门球社会团体真的要与政府脱钩吗? 6,新老打球人可以动员或自愿“新陈代谢”吗? 7,打球中突然中小雨,旁边打雨伞,穿雨披又何不可?违规吗? 8,门球场上有出现“不暖场”“不文明”的吵骂状况,怎么处理? 9,教练员不愿教人,怕失霸主地位;怕新队员多会占场地、抢位子;又怕打球人青黄不接。这“自我封闭意识”对吗? 10,谁能制定“开放门球”规矩?以规范、有序,并具有中国体育特色的整体形象来全面推向社会呢?
1,门球是中老年的玩物吗?打球人以前都是退下来老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参加的多,现今下一代打球人应该是社会上女同志参加的多,是不是跳广场舞、玩麻将的影响? 我的观点: 门球是中老年的“玩物” , 只是“玩物” 有点不好听。门球球有很多优点,特别适合中老年人。他们是: 1,运动量小,和散步差不多。特别适合中老年人,不适合充满活力的青少年。 2, 在室外,可以吸收阳光新鲜空气。远胜于麻将对健身有利。
3,有输赢, 因此比街舞上部有吸引力。这是老年人少有的运动项目。 4,比赛要动脑思考,不仅强身而且健脑。
5,是集体活动,特别可以满足退休后离开社会,有孤独感的老人,可以回归另一种集体。
麻将,不是运动项目,动辄八圈,室内乌烟瘴气,对健康十分不利, “小来来” 也是输了不舒服。门球就要和它争人。 街舞很不错, 和门球比他只有表演性质, 没有输赢,吸引力和门球不一样。
门球的缺点是, 1,运动量太小,半小时动三分钟。 要改进。运动量小,所以动辄打球一上午,还不累下午再打,。 最好两小时就累了。
2,门槛高,要有场地,建场地费用不小,远不如街舞只要空地就可以跳。在家可以练习,还可以在晚间在非主干道上跳。 3,工具费,好几百,阻碍了为未门的人来尝试 所以中老年的后继人越来越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