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白音淖尔 于 2023-10-14 06:24 编辑
浅读门球运动在我国的发展
从1985年开始,我国的门球运动的发展至今已有30余年,目前已经进入稳步增长期。官方统计的数字表明:我国现有接近500万的门球人常年从事门球活动(目前全国门球人口大约在150万人左右徘徊)。相比其它的群众体育项目,门球运动在我国具有普及面广、参与人群稳定、组织机构完善、政府支持力度大等特点。
1、门球运动在中国的不同发展阶段——1983年
门球传入中国。1983年4月,日本门球杂志总编岸川率领日本民间门球使节团到北京体育学院访问,向北京体育学院传授门球并赠送门球器材;同年5月,日本民间使节团到石家庄进行访问;同年年底,日本门球协会组织“机组门球爱好者”到上海体育学院传授门球。门球自此进入中国。
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是门球运动在中国蓬勃兴起的时间。在此期间,门球运动迅速在全国各地的老干部军休系统中普及,各大企事业单位也争相开展,使门球人口迅速增长、各地门球协会纷纷成立,门球运动已成为有组织、有规模、有人群的一项老年人主流健身项目。
上世纪90年代末至20世纪初:随着社会文化生活的丰富,各种健身项目逐渐兴起,各地场地资源收紧,沙土场地改造,门球运动的主力人群—年老体弱的离退老干部逐渐退出了门球赛场,少有新加入门球活动的人,在职的年轻人和刚步入退休的中年人更是因为门球是老年人的专属活动而不去主动接触门球活动。这段时间,我国门球运动遇到了发展的瓶颈期,表现在人员萎缩、场地减少、赛事活动活跃度不高,产业发展无力。
大概从十多年之前开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门球人对装备的开始产生更高的需求;门球场地方面,出现了中国特色的人工草坪门球场地开始在全国比赛中使用并迅速普及开来。一方面,带动了门球产业中的一个新的领域——人工草坪门球场地供应商,另一方面,使得门球运动的形象大为改观,吸引了社会的关注,吸引了更多人加入到门球运动中来。随着我国体育产业的兴起,国家对老龄事业的重视,近年来,门球运动迎来了新的高速发展期,表现在:门球人口年龄更替,门球人消费意识提升,门球赛事活动组织水平提升,门球技战术水平全面提高,门球运动已具备了观赏性和更多的娱乐性。
门球器材的发展历史
早期的木质球杆
胶木和层压木的槌头
首款高档金属球杆
高档的木质槌头以及碳素或金属的槌柄
正规的记分牌
电子记分牌
符合比赛规则的多种式样的号码布
门球场地的发展历史
沙土场地
第一片人工草坪门球场
第一片八连片人工草坪门球场
门球馆的建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