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查看: 166|回复: 8

坚持文化自信 弘扬涿州文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5-30 08:54: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坚持文化自信 弘扬涿州文化

文 刘会军



有人说“茶米油盐酱醋茶”是刚需,不是文化;也有人说“琴棋书画诗酒花”是文化,还是高雅文化。所以,有必要研究和剖析一下文化。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说法。广义说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说是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的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与设施。
人类传统观念认为: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由人类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人类社会与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和传播的国家或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规范、艺术文化、科学技术等,它是人类相互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是对客观世界感性上的知识与经验的升华。从世代的角度看,如果文化能向新的世代流传,即下一代也认同、共享上一代的文化,那么,文化就有了传续功能。
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的伟大创造物,是整个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数千年来,它不但在中国历史上大放光彩,惠及历代炎黄子孙,而且在汉代开辟的“丝绸之路”以后,影响了西方世界的历史与文化。在国际社会中,它的传播更加迅速,影响也更加广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中国具有世界级眼光的领导人提出的带有中国文化色彩的中国方案。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于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于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012年11月8日,时任总书记代表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报告中指出了“三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2016年7月1日,新的时任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
从“三个自信”到“四个自信”,增加了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自信。坚持文化自信就是要激发党和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自豪感,在全社会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共识和价值认同。
有人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74年,加上建国前的积极探索阶段,也就是百年左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践行,一定意义上说,也就是百年左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探索和践行严格说也就是从新中国建国以后的七十四年;而中国优秀文化则传承繁衍了数千年,这说明了坚持文化自信更重要。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那么,何谓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
文化也可以称之为社会团体共同的思维特征。不管“文化”有多少定义,有一点还是很明确的,即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人。有人才能创造文化。文化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体现。不同种族、不同民族的人创造不同的文化。人创造了文化,也享受文化,同时也受约束于文化,最终又要不断地改造文化。我们都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的享受者和改造者。人虽然要受文化的约束,但人在文化中永远是主动的。没有人的主动创造,文化便失去了光彩,失去了活力,甚至失去了生命。我们了解和研究文化,其实主要是观察和研究人的创造思想、创造行为、创造心理、创造手段及其最后成果。
文化是人类在不断认识自我、改造自我的过程中,在不断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创造的并获得人们共同认可和使用的符号(以文字为主、以图像为辅)与声音(语言为主,音韵、音符为辅)的体系总和。用更简炼的文字表达,则可缩写为:文化是语言和文字的总和。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国家强。回顾历史,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跃进与升华,都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党的二十大深刻阐明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命题,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要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厚植文化自信,有利于不断夯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文化根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更强大的力量。
厚植文化自信,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这些内蕴于传统文化的精神品格经受住了历史和现实的考验,历经沧桑、永葆张力,为文化自信提供了底气和来源。只有坚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从根本上丰富精神滋养、增强文化自觉,坚定团结奋斗,获得共谋发展的精神动力。因此,必须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独有价值内涵,不断厚植文化自信的历史根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能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不断彰显中华文化之美。
厚植文化自信,须弘扬革命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开展一系列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为革命文化的孕育提供了土壤。在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壮阔历程中,革命实践所形成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表达出革命文化的重要特质。革命文化承载着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不懈追求,表达着一代又一代人对往昔峥嵘岁月的无限缅怀,彰显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共产主义信仰的不懈追求,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其所蕴含的坚定理想、不怕牺牲、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等精神内涵,更为今日新时代的改革发展实践提供指导;其所闪耀的理想之光,必将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不断凝聚价值共识、提升思想自觉,汇聚起中华儿女砥砺前行的磅礴力量。
厚植文化自信,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体现着社会主义的先进性、优越性,代表了中华文化的前进方向,为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夯实了共同思想基础。它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奋斗目标,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反映,又是激励我们不断奋进的强大动力。进入新时代,我们通过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不断凝心聚力、引领发展,让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可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进一步确立,让文化自信的根基更加牢固。
传承是基础,没有传承的文化就没有根基;创新是生命,没有创新的文化就没有发展。进入新时代,我们要立足于技术变革下新的生产生活方式,继续破除封建守旧、消极无为的落后思想,梳理与时俱进的科学文化理念;大力发展新兴科技,带动文化产业创新、促进文化效益提升;不断完善体制机制,从文化职能部门管理运行各个环节的改革切入,为文化自信生成提供保障;加强内容形式创新,发掘文化表现新方式、开拓文化发展新市场、打造文化环境新生态,不断焕发中华文化的生机活力,为文化自信提供不竭动能。未来,还应不断加强不同文化间的交流镜鉴,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宽阔胸怀,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创造全面、立体、多元的文化交流格局,在兼收并蓄中坚定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涿州是一个县级市,在全国共计2843个县级行政区中仅为约三千分之一。涿州拥有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经过整理,我们觉得有七种主要文化可以挖掘、梳理、传承、弘扬。现已整理出初稿,在一定范围内研究交流,以期得到社会各界更多人的关注。
涿州的主要文化有七种,依照年代次序,分别为:远古时期的青岗古文化;东汉末年的卢氏文化;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三国忠义文化;北魏时期的郦氏文化;唐代时期的禅宗文化;北宋时期的易经文化;近百年以来的红色革命文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两个结合”理念,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开辟了党的理论创新的新境界。在开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刻领会坚持“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
坚持文化自信 弘扬涿州文化,我们,起步了......

附:《今日头条》发表的七篇文稿:
一、青岗古文化
二、卢氏文化初探
三、三国忠义文化
四、郦氏文化初探
五、中国禅宗文化
六、易经文化初探
七、红色革命文化

 楼主| 发表于 2023-5-30 08:59: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青岗古文化
青岗遗址位于河北涿州市东仙坡镇青岗村西南台地上。这是迄今为止,证实涿州在五千多年前就有人类居住的重要地标。
这里地处平原,西北为燕山山脉,西南临胡良河,背山面水,且地势较高,有利于古人在此生活居住。
因此跨越年代较多,文化内涵极为丰富。遗址区域目前保存较完整。
此处遗址的发现,将涿州可考历史向前推至距今六千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
考古发现:青岗遗址文化层堆积较厚,可分三个时期。地表暴露大量的陶片,文化层最下面一层为仰韶文化时期,采集标本有红顶钵、鼎、盆等残片,确认为为仰韶时期文化。
者说,掀开涿州史前文化首页的——青岗仰韶文化遗址,是涿州的一处重要发现。
青岗仰韶文化遗址是涿州迄今发现的历史上最早的人类居住址,年代相当于新石器时代早期,属于母系氏族社会。它证实了约6000年以前,远古先民们已开始在涿州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萌生了早期的社会文明,开启了涿州历史文化的源头与发端。这在一定意义上,证实了曾在距离不远的北京房山周口店的猿人走出山洞,到平原地区生活的场景。2001年2月7日,青岗遗址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此外,黄帝、炎帝、蚩尤都是中华人文始祖。黄帝战蚩尤的故事,出自中国上古奇书《山海经》,在中华民族历史中广为流传,涿州之名也出现在这个故事中。传说黄帝和炎帝联手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斩杀蚩尤,将其部分尸骨弃于涿地。这个故事在《太平寰宇记》《涿州志》等文献中均有记载,表明涿州即为古涿鹿之野。现在,涿州古城西墙下的蚩尤冢, 据传是蚩尤的衣冠冢,始建年代不详,民国重建,现为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青岗古文化遗址以及遗留在涿州西古城墙外的蚩尤冢,是研究涿州历史的重要抓手,值得下功夫去做学问,这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5-30 09: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卢氏文化
卢氏宗祠位于涿州城区东北侧数里的卢家场村,该建筑群,红墙蓝瓦,绿树掩映,肃穆幽雅。座北向阳的大门上,黄底墨字“范阳卢氏宗祠”匾额鲜明夺目。这里不仅是卢氏家族祭祖之地,而且有广泛而久远的社会影响。“范阳卢氏名扬天下”、涿州是“世界卢氏祖先的基地”,具体所指就是这个地方。
卢氏宗祠之北有卢氏先祖卢植的墓地。天下各地卢氏族人,以及并非卢姓的人氏等,时常前来,凭吊长眠于此的这位东汉名臣大儒。
作为范阳卢氏始祖的卢植,是东汉时期一位政治家、军事家、经学家和教育家,在历史上有极高的声誉。“名著海内,学为儒宗,士之楷模,国之桢干”,是东汉朝廷对这位“涿郡涿人”的评价。宋朝太宗皇帝以“积代簪缨自范阳,尚书光耀千年史”的诗句,对他由衷的赞颂。卢植以正直的品格、超群的才学和卓著的业绩,开创了卢氏家族“代代出名士”的基业,赢得了生前的名望和死后的不朽,配享于孔庙,名列中华民族古圣贤之中。
以卢植为始祖的涿州卢氏家族,诗礼传家、有功于国,世代簪缨、历朝显贵,成为北方四个高门大姓之一。因魏晋--隋唐数百年间,涿州名“范阳”,故而卢氏的郡望为“范阳”,涿州卢氏被称为“范阳卢氏”。家族的郡望是政治地位的标志和文化传承的徽章,因此,播迁于海内外的卢姓族人,大都把自家堂号奉为“范阳堂”。
范阳卢氏是一个人才辈出、声名远播的宗族。仅从三国到唐代,正史记载的卢姓族人就达到八百余位。其中有宰相、尚书、刺史、太守、郡守等百余人。清代道光年间的两广总督、涿州人卢坤,是卢植的嫡系后裔。海外卢氏宗亲中,有韩国的两位总统卢泰愚、卢武铉。
无论是国内游客还是“老外”,人们来到范阳卢氏宗祠,来到卢植墓前,常常陷入沉思,常常流连忘返。或许是因为,对这里蕴涵的东方文化精神、对历经数千年而生生不息的民族基质,需要细细品味……
卢植曾在家乡传授学业,门下有很多学生。其中两位学生后来很出名,一位是公孙瓒,一位是刘备。这两人后来都成为东汉末年时期的重要诸侯。尤其是刘备向公孙瓒借兵时,借到了赵云,成就了刘备创业团队的兴旺发达。
卢家场村位于涿州市城区东北部数公里,被尊为卢氏中兴始祖的卢植死后便简葬于此,是卢氏文化的发祥地,也是海内外卢氏宗亲寻根祭祖的圣地。目前,卢氏宗祠正在重新整修,这座带有涿州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地标必将使得涿州煜煜生辉。
涿州人卢振国,致力于卢氏文化研究数十年,现已年近古稀,身体衰老。他曾出任涿州卢氏文化联谊会秘书长,对涿州卢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作出了重要贡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5-30 09:02: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三国忠义文化
《三国演义》是我国建国后的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文化经典之作。它其中所宣扬的以“忠义”为核心的道德观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三国忠义文化精神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奋斗中凝聚而成的,它体现了中华民族伦理道德的传统心理,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共有的文化宝库。
三国时期是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有狭义和广义之说。狭义上的三国是公元220年到公元266年晋朝建立。广义上的三国是以公元184年黄巾起义到公元280年东吴灭亡的96年的时间。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东汉)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分庭抗礼的主要政权。
190年,汉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崩溃,军阀四起,天下大乱。208年发生赤壁之战,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220年,汉朝丞相曹丕迫使汉献帝禅让帝位,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标志着汉朝(东汉)时代的正式结束。
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
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
所以说,随着229年东吴孙权称帝,历史上的三国时期正式形成。在此之前的几十年战争状态,可以泛称为三国前期。
在东汉末长达近百年的分裂时期,战争不息,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无穷无尽的苦难,比之西汉,人口大为减少,生产出现了大倒退。西晋统一之后,社会比前安定,政府又采取一系列措施,如移吴、蜀稠密的人口于地广人稀的北方,劝课农桑,轻徭薄赋等,因此,农业生产在全国各地都得到了很大的恢复。
“桃园三结义”的故事,罗贯中把它放在《三国演义》开篇的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中,桃园三结义的时间是中平二年(公元184年)春以后。文中描写到当时黄巾之乱,刘焉初任幽州太守,发榜招募义兵以抗黄巾,刘焉出榜招募义兵,榜文行到涿县,引出涿县中一个英雄刘备,然后刘备认识了张飞和关羽,三个人志趣相投,一见如故,结为兄弟。
在文中描述三人在桃庄焚香再拜而说誓曰:“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誓毕,拜玄德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
在中国历史上,慷慨悲歌的仁人志士结拜者众多,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故事流传和影响最为久远。位于广东省开平市水口镇刘姓塘口村龙冈古庙,是开平最古老祠庙建筑之一,建于清朝康熙年间,是集宗祠、庙宇于一身的三进古庙,庙内供奉刘备、关羽、张飞、赵云神像,供刘、关、张、赵四姓人士祭祀。据考证,国内许多该四姓人士聚居地,包括香港、台湾以及国外如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等都成立有龙冈古庙,而开平龙冈古庙则为鼻祖。龙冈古庙是涿州桃园三结义的衍生,传承弘扬的是三国时期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精神,四姓宗亲积极传承忠、义、仁、勇的文化精神。世界龙冈总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宗亲组织。涿州人张文真、李保田二十余年前曾代表涿州桃园结义民间友好联谊会参加了在广东龙冈举办的庆典活动。
2005年4月,世界龙冈亲义总会主席赵守博率领的恳亲团一行57人来涿州市和正定县举办谒访先祖活动,时任涿州市委书记于群、市长黄恩桥参加接待。笔者参与了他们在涿州(三义宫、张飞庙)和正定(赵云庙)的活动,写下一个整版的文字发表在《涿州报》。
2022年1月6日.在涿州忠义文化协会成立大会上,时任涿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赵玉芬同志指出:“穿越历史,追溯到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涿郡,涿州人刘备、张飞以及客居涿州的关羽“桃园结义”,演绎了“三国鼎立”的千古传奇,成为中国文化中结义兄弟的典范、标杆,他们所崇尚并形成的“忠”和“义”的精神,是留给后人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更是我们涿州文化中最璀璨的一份瑰宝!
涿州,历史底蕴厚重,多元文化并存。作为新时代的涿州人,有责任、有义务继承弘扬涿州文化,彰显涿州文化的时代价值,而重中之重,就是进一步发扬光大“忠义”文化。涿州多元历史传统文化当中,最能彰显涿州文化特色的,应当首推源于三国时代的忠义文化。
忠义文化是以忠诚和信义为中心的文化,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忠”和“义”也是三国文化的主流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追溯历史,可以说忠义文化贯穿于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从夏、商、周崇尚的“忠、敬、礼”,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经典“仁、义、礼、智、信”;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到三国时代的“匡汉扶刘”,刘备集团的“桃园结义”,忠义的概念与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忠义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基石,同时也深受固有传统观念的影响,这其中既有积极的成分,也存在消极的因素。我们要对传统的忠义文化进行科学分析,对有益的东西、好的东西,予以继承和发扬;对负面的、不好的东西,加以抵御和克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国家、民族、事业的忠诚以及正直守信、团结互助、扶危济困、见义勇为等优良品质,是新时期忠义思想应该大力弘扬的。我们的先人很早就提出了“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的思想,后经历代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内容的核心价值观。”
应该说,东汉末年时期的涿州桃园三结义所体现的涿州忠义文化,是历史赋予涿州的精神食粮,涿州的重要地标“三匹马”上的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彰显的忠义文化,是涿州历史上最为灿烂的本土文化。
目前,扩建中的三义宫、完善中的张飞庙,刘备故里大树楼桑,涿州古城区的关帝庙,桃园忠义文化社区等,都是涿州三国忠义文化的重要抓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5-30 09:0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四)郦氏文化
郦道元(约472--527年)字善长。北魏范阳涿(今涿州)人,其父郦范。故里在今涿州市西道园村。郦道元于太和十八年(494)步入仕途,不久承袭其父爵位,为永宁伯。后任太傅掾、治书侍御史、冀州镇东府长史、鲁阳太守、东荆州刺史、河南尹、御史中尉。其间曾两次持节进行行政区划建置更改和追讨叛军。郦道元从政期间,在任职地区大力推行汉文化,促进了这些地区文化的发展。他为官正直严猛,刚正不阿,执著认真,上下一视同仁,不因权豪犯法而有所宽容。
孝昌三年(527),北魏王朝已由盛入衰,昏庸的胡太后当政,朝政腐败,政局动荡。雍州刺史谋反,时思自立。朝廷有人想借刀杀人,便怂恿朝廷派遣郦道元作关右大使巡视雍州。他们一行被围困在阴盘驿(位于今陕西临潼县东),断绝饮水。郦道元虽力竭,却正气凛然,厉声怒斥反贼,被害,其一弟二子同时被害。遇害后,葬于长安城东,后迁葬故里。朝廷连赠他为吏部尚书、冀州刺史。
郦道元从少年时代起,就喜欢博览群书,访求名胜古迹,养成了“访渎搜渠”的习惯。撰《水经注》40卷,《本志》13篇,都为后世传诵。《水经》旧说为汉代桑钦著,经清代学者考订为三国时期的作品,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地理书,文字极为简单。郦道元因其不能说明问题,才为之作注,旁征博引,细加考订。在《水经注》中引证古籍437部之多。查阅了数以万计的典籍,才找到说明问题的根据。他没有到过江南,又生活在动荡的年代里,但他并不因此而畏难,极力想办法找资料,终于完成了这部巨著。注文补充并阐明《水经》所记的水道情况,纠正了《水经》某些谬误,辨析了一些不可信的传说。郦道元非常注意水道与民生的关系,因而注文对水利灌溉和洪水泛滥灾害都作了详细的记载,为农业生产、水利交通、规划工程建设提供了宝贵资料。
《水经注》文笔清丽,记述和描写都很具体,因山记水,因地记事,不仅描绘山川面貌,而且介绍风土人情,还有历史古迹和神话传说。为后人研究历史及自然环境的变迁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唐朝的《元和郡县志》、宋朝的《太平寰宇记》以及元、明、清的《一统志》和明清以来的地方志,无不以此为根据。《水经注》的某些章节,可称为优美的游记散文。《三峡》就是一例,仅用150余字,就把两岸岩嶂重叠、绵延不断的山峰和700里的峡谷突显眼前,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水经注》和裴松之的《三国志注》、李善的《文选注》被称为我国古代典籍中的三大名注。
河北省涿州市清凉寺办事处西道元村建有郦道元故居,故居东北侧后院为涿州圣母宫。占地 2402.4平方米,始建于清雍正八年。现有大殿一座,山门一座,皆为1995年重建。
因为人们对郦道元尊崇,自然对郦道元故里感兴趣。现在有争议的地方有两个,一是河北的涿州西道园村,另一是高碑店的栗各庄。涿州的西道元村建有郦道元故居,整座故居仿汉代的古建筑,屋里墙上还绘有很多关于郦道元游览山川大河的画面。高碑店的栗各庄村规划建设的很好,还建有一个栗道元公园,里面有郦道元雕塑等。郦道元写成的地理著作《水经注》是6世纪前中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述,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地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水经注》共四十卷(原书宋朝已佚五卷,今本仍作四十卷,是经后人改编而成的),三十多万字,是当时一部空前的地理学巨著。它名义上是注释《水经》,实际上是在《水经》基础上的再创作。此书不仅开创了古代“写实地理学”的历史,而且在世界地理学发展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水经注》在后世学者对其不断的研究中逐渐形成了一门学问——郦学。
郦道元是一个对祖国河山充满了深厚感情的爱国主义者,《水经注》是他这种爱国主义思想的见证。时至今日, 我们诵读这部著作中的对于祖国河山的生动描写和热情赞美,仍然激发着我们热爱祖国的心情。《水经注》是一部伟大的爱国主义著作,正因为如此,所以在今天对郦道元和《水经注》进行研究,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日本地理学家米仓二郎称:郦道元是中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地理学家。
原德国柏林大学校长李希霍芬称郦道元《水经注》是:世界地理学的先导。
毛主席评价北魏郦道元“是一位了不起的人。他不到处跑怎么能写得那么好?这不仅是科学作品,也是文学作品。”主要高度评价经过实地考察,敢于否定原有的定论,提出自己的科学论断,有创新的精神。毛主席一向支持新生事物,提倡首创精神,他批注评说古人,也以此激励今人。
郦学的代表作是《水经注》,郦道元的贡献不仅仅是局限于涿州的,而是中国的、世界的。中国历史上的三次巨大的水利工程“灵渠、京杭大运河、南水北调”等世纪工程,为社会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永远铭记中国水治理的一代宗师郦道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5-30 09: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五)禅宗文化
六祖惠能大师,俗姓卢,祖籍范阳(今涿州市),唐代高僧,有《六祖坛经》流传于世,世称“禅宗六祖”。
惠能是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高僧之一,在海外就有代表东方思想的先哲孔子、老子和惠能并列为“东方三圣人”之说法。
惠能父亲早亡,家境贫穷以卖柴为生。后他去黄梅山拜谒五祖弘忍,由此开始了学佛生涯。因弘忍年事已高,急于传付衣法,遂命弟子作偈以呈,神秀上座呈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弘忍以为未见本性,未传衣法。惠能听后亦诵一偈,请人代劳题于壁上:“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见后,招惠能登堂入室为其宣讲《金刚经》,并传衣钵,定为传人。
1959年10月22日,毛主席与十世班禅大师有一次非常生动和精彩的谈话。谈及释迦牟尼和六祖时,毛主席风趣地说:“从前,释迦牟尼是个王子,他王子不做,就去出家,和老百姓混在一块儿,做了群众领袖。我不大懂佛经,但觉得佛经也是有区别的。有上层的佛经,也有劳动人民的佛经,如唐朝时六祖佛经《法宝坊经》(即《六祖坛经》)就是劳动人民的。”在毛主席的心目中,释迦牟尼与六祖慧能大师可亲可敬,他对他们的赞扬是由衷的。据原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龚育之回忆毛主席的读书生活时说:“代表中国几个佛教宗派的经典,如《金刚经》、《六祖坛经》、《华严经》,以及研究这些经典的著述,毛泽东都读过一些。对于禅宗的学说,特别是它的第六世唐朝高僧慧能的思想更注意一些。《六祖坛经》一书,毛泽东要过多次,有时外出还带着。哲学刊物上发表的讲禅宗哲学思想的文章,毛泽东几乎都看。”
毛主席读书后指出:“我们再把眼光放大,要把中国,把世界搞好,佛教教义就有这个思想。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主张普渡众生,是代表当时在印度受压抑的人讲话。为了免除众生的痛苦,他不当王子,出家创立佛教。因此,信佛教的人和我们共产党人合作,在为众生即人民群众解除压迫的痛苦这一点上是共同的。”
禅宗是西方佛教的中国化,禅宗在中国佛教各宗派中流传时间最长,至今仍延绵不绝。禅宗思想也是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如谭嗣同、章太炎建立他们思想体系的渊源之一,对外传播亦甚广。
谈到禅宗的特点,人们都用“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句话来描述。禅宗是中国化的佛教,是我们东方文化贡献给人类的最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史上最璀璨的瑰宝。禅作为佛之心法,它的真正兴起是在中国。
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现在学者通常认为是在公元前2年,也就是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到现在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从西汉到隋唐,佛教在中国已经发展了将近一千年。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中国古代的祖师们翻译经典,研究教义,阐述佛经的思想,对印度传过来的佛教经典、宗派思想及修行方法,进行了取舍选择、创造发挥,最后在隋唐时期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佛教宗派。
佛教从印度传到东南亚、传到中国汉地、传到西藏,它所面临的文化环境并不一样。在东南亚地区,像现在的泰国、老挝、柬埔寨、缅甸这些地方,佛教传入以前,基本上处于未开化时期,社会文明很不完备,缺乏成熟的信仰,有的地方甚至连文字都没有。所以佛教传入东南亚以后,很快就成为他们文化的主流,一直到现在,现在东南亚有很多国家仍是佛教国家。
佛教传入汉地则不一样。那个时候中国的文明已经非常成熟了,有非常完备的社会典章制度,出现过很多伟大的思想家,如老子庄子孔子孟子等,哲学思维非常发达,至于语言文字那就更不用说了。所以,佛教到汉地来,它所面临的环境,跟西藏、东南亚是不一样的。
中国人对佛教文化的认识和接受,一开始就是以中国本有的文化传统为基础的,是一个不断吸收、取舍、创造的过程,而不是完全照搬。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过一代又一代祖师们的不断消化、吸收、创造,到隋唐的时候终于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如天台宗、华严宗、律宗、密宗、禅宗、净土宗。在这些宗派里,最能代表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完美结合、也就是说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就是禅宗。
禅宗作为一个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宗派,并不是中国祖师创造和发明的。在佛法的传承上,它有印度佛教的渊源。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天,释迦牟尼佛在印度的灵鹫山准备讲法,当时有人供养了他一枝莲花。大众集合了以后,释迦牟尼佛并不像以前那样开始就讲,或者是有人提问然后开讲。他拿着那朵莲花不说话。佛陀这个与平时不一样的表现,使当时所有在会的人感到非常疑惑。有一个叫迦叶的出家人(他在佛的弟子中资格最老,岁数也比较大,修行很刻苦)在大众中微笑说他明白佛所说的法。于是佛陀说:“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在禅宗史上,这句话非常有名,这就是禅宗的源头。此后迦叶尊者成为禅法在佛之后的第一位印度祖师,从他开始,一直传到菩提达磨。菩提达磨是印度的第二十八位祖师,在中国则被尊为禅宗初祖。
达磨祖师是在南北朝时来中国的。那时正是南朝的梁武帝当政。梁武帝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个菩萨皇帝,他曾经几次舍身出家,还经常在皇宫里讲经说法,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梁武帝听说达磨到中国来,从广州登陆,于是派广州刺史萧昂(相当于现在广州市的市长)把他请到南京。见面时,梁武帝向达磨祖师问了一个问题,他说“我修了很多寺院,印了很多经,也经常讲经,也曾经出家,我这样修行有没有功德呢?”达磨祖师说“没有功德。”梁武帝提问的时候,他是有一种期待,希望能从达磨祖师那里得到一个肯定的回答,得到一个奖励性的回答,但是对方却回答说没有功德。因为话不投机,达磨祖师后来便离开了南京,“一苇渡江”——踩在一枝芦苇上渡过长江,来到北朝的河南嵩山少林寺,在那里面壁静坐。河南洛阳一带的人都称他“壁观婆罗门”。
在少林寺面壁静坐了九年之后,达磨祖师终于等到一个法的传人,叫慧可。慧可是中国禅宗的二祖。慧可在出家以前有非常良好的文化素养,对老庄和儒家都有很深的研究,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里的精英。后来他出家学佛,学习坐禅,但是觉得自己还没有通达禅的奥秘。他的剃度师于是介绍他到少林寺去见达磨祖师。
慧可开始见达磨祖师的时候,祖师只顾自己打坐,根本不理睬他。为了表达自己求法的至诚心,一天晚上下雪的时候,他一直站在达磨祖师打坐的洞外,雪一直积到他的腰间,他也不肯走。于是达磨祖师就问他“你站在那里想干什么?”慧可说“我想求法”。达磨祖师就说“妙法不是以轻心慢心可以求得的,过去的佛菩萨、历代祖师都是舍生命求法。慧可听他这样讲,就拔出刀把左臂砍断,以示求法之诚。现在少林寺还有一个“沥血亭”,就是二祖慧可当年断臂求法沥血的地方。达磨祖师被他感动了,就说“你有什么事情啊?”慧可说“我求师父给我安心”。祖师说“你找一找你的心,找出来我给你安。”慧可沉默了良久,说“觅心了不可得。”达磨说“我已给你安心竟。找不到心这就行了,也就不存在安与不安的问题了。”在这一出其不意的回答之下,慧可开悟了。
后来禅宗从慧可传到三祖、四祖,一直传到六祖。中国禅宗分为六代,初祖是菩提达摩,二祖是慧可,三祖是僧璨,四祖是道信,五祖是弘忍,六祖是惠能。
达磨祖师虽然被尊为中国禅宗的初祖,但是在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禅宗、使之成为中国佛教文化的主流、并对传统主流文化形成冲击的过程中,六祖慧能大师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慧能大师在禅宗史上占有非常崇高的地位,可以说,禅宗真正的创始人是他。
慧能大师祖籍河北涿州,出生于广东。他父亲因做官犯错误被贬到了广东岭南,六祖慧能就出生在那里。六祖曾过了13年的隐居生活,后来在广东光孝寺出家、受戒,又在南华寺讲法,当时的人把他讲的法记录整理成文,就是现在的《六祖坛经》。我们都知道,佛经一般是释迦牟尼佛讲的,而在中国佛教史上,六祖慧能大师的语录《六祖坛经》是唯一的一本不是释迦牟尼佛讲的但仍然被称作“经”的著作。它是中国祖师向印度祖师学习、领悟了禅的精髓以后,用本土化、生活化的语言(在唐朝来说它是白话)来表达禅的精神、禅的境界、禅的修学的特殊著作。我们说六祖大师是中国禅宗的实际创始人,也正是因为这一点。
他出身樵夫,是个文盲,因为他的生活最贴近普通的劳苦大众,所以他的教法是大众化的,他提倡的修行也是大众化的。《坛经》里讲,“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修行不一定非要出家,“若论修行,在家亦得”。我们的自性每天都在起作用,穿衣、吃饭、睡觉,言行举止,起心动念,都是在用这个心。如果能觉悟这个心,直下就可以成佛。《六祖坛经》把禅的生活化风格以及直指人心、直截了当的做派表露无遗。
六祖以后,中国的禅宗蔚然成风,不仅成为佛教的主流,而且也冲击着主流文化,影响到中国古代哲学、文学和艺术的发展。宋明理学的复兴,完全是受了佛教的影响,特别是受禅的影响。不少宋明理学家都跟禅师有过交往,从禅师那儿学到很多东西,或者有所开悟,最后表述为儒学的语言,即宋明理学。中国的书法、绘画,在唐宋以后也受禅的影响。可以说整个中国人的思维、中国人的生活,无不受到禅的影响。中国文化像一条龙一样,点了“睛”即可以飞升,而正是禅为中国文化点了“睛”。
涿州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花大力气、斥巨资兴建六组禅寺,涿州企业家李保田和他的天保公司以及很多企业老板慷慨解囊,资助完成了涿州这一恢弘的历史文化工程。2023年初,六组禅寺开门纳客,四方游客纷至沓来,涿州历史文化文化翻开了新的一页,增添了新的靓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5-30 09: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六)易经文化
易经,是阐述天地世间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包括《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其中《连山》《归藏》已经失传,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
《易经》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其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即“天人合一”。
《易经》长期被用作“卜筮”。“卜筮”就是占卜、算卦的意思。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
《易经》被誉为诸经之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总纲领。涵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其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生活、文学、艺术、科学等诸多领域,是各家共同的经典。
邵雍(1012年1月21日—1077年7月27日),字尧夫,自号安乐先生、伊川翁等,谥康节。北宋理学家、数学家、诗人,祖籍涿州,(有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和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一说)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随父徙卫州共城(今河南辉县),居城西北苏门山,刻苦为学。出游河、汾、淮、汉,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邵雍所学的这些东西都是久远年代流传下来的,而他如有神助一般的能妙悟、洞彻其内涵,最后获得的如同汪洋一般浩瀚博大的知识,多半是邵雍自行悟道所得。
邵雍研习这些经典的时间越久,其德行也越来越为世人所称颂。同时,邵雍的智慧也在增长中,他明白了天地的运动变化规律、阴阳消长的规律、世道变迁的规律,甚至对微小的走、飞行类动物和草本、木本植物的特性也一样了然于胸。他高深的智慧,被当时世人认为已达到不惑的程度。邵雍的学说不是模仿前人、偶然应验的学说。邵雍悟到了伏羲八卦中自带的先天因素,并因此写下数十万言的著作流传于世,但由于他处于隐居状态,所以很少被世人所知。
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十六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邵雍三十岁,游历河南,因将父母葬在伊水(河南境内南洛水支流)之上,遂而成为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定居洛阳,以教授为生。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咸淳三年(1267年),从祀于孔庙。
涿州107国道与东仙坡镇旅游大道(康节路)红绿灯西侧数百米路南,矗立一座邵雍雕像,以纪念涿州这位传奇人物。
邵雍作品《皇极经世书》,是一部运用易理和易教推究宇宙起源、自然演化和社会历史变迁的著作,以河洛、象数之学显于世。共十二卷六十四篇。前六十二篇是邵氏自著,末二篇是门人弟子记述。实乃邵雍之哲学、易理、历史学的理论大纲。
邵雍作品《渔樵问对》,着力论述天地万物,阴阳化育和生命道德的奥妙和哲理。这本书通过樵子问、渔父答的方式,将天地、万物、人事、社会归之于易理,并加以诠释。目的是让樵者明白“天地之道备于人,万物之道备于身,众妙之道备于神,天下之能事毕矣”的道理。《渔樵问对》中的主角是渔父,所有的玄理都出自渔父之口。在书中,渔父已经成了“道”的化身。
邵雍作品《伊川击壤集》,收入其一生作诗三千余首。
邵雍一生研究和践行复杂的易经,但他留给后人的作品也很有趣,比如他做的《山村咏怀》,一共四句二十个字,其中还用了从一到十的十个数字。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很有学问而又大道至简的邵雍,是涿州易经文化的杰出代表,由此,他也成为涿州古代八位历史文化人物中的一员。
涿州八位历史文化名人是:卢植、刘备、张飞、郦道元、慧能、赵匡胤、邵雍、冯铨(另文刊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5-30 09: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七)红色革命文化
在涿州红色革命文化中,有几个地方很是出名(以年代为序):
1、永乐村张乃东纪念碑。由该村企业家王凤先生的华夏集团建造的张乃东(张廷瑞)纪念碑雕像,是纪念1923年入党的该村张乃东(化名),他是涿州地域内加入中国共产党较早的的早期革命者。纪念碑坐落在村中,是涿州重要的红色革命文化地标。
2、尚庄中共“涿县特支”。张乃东在魏颂尧帮助下在尚庄工作(教学)期间,于1928年在该村成立中共“涿县特支”,发展党员,建立组织,开展革命活动,现由各级党组织和政府整理修缮并对外开放。是涿州重要的红色革命文化地标。
3、党中央毛主席进京驻涿纪念馆。党中央毛主席进京驻涿纪念馆座落在涿州城里的三义小学院内,涿州是党中央进京前的最后落脚点(1949年3月24日)。馆内的藏品,是党中央赶考路上弥足珍贵的涿州记忆。这是近年涿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郭学庆在任期间的杰作。是涿州重要的红色革命文化地标。
待建:
4、(涿州火车站纪念地)1945年6月19日在延安召开的中共七届一中全会上,选举的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5位中央书记处书记,史称“五大书记”。五大书记(毛朱刘周任)于1949年3月25日凌晨在涿州火车站乘坐火车进京赶考。据考证:这是历史上唯一的一次。涿州火车站以及车站广场应该有所作为。曾担任涿州党校副校长、高级政工师的刘鹏举同志早在二十年前就提出过:新中国的火车从涿州驶出。火车站广场应该矗立中共五大书记的进京赶考雕像。这是一处待开发的涿州重要的红色革命文化地标。
5、(松林店镇韩村)陈辉革命烈士纪念馆。在涿州抗日战争时期,陈辉在韩村英勇战斗,现在的一些历史遗迹犹在,亟需保护。据悉该村退伍军人、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王学友已有建造陈辉烈士纪念馆的方案和计划,以牺牲在韩村的抗日英雄、革命先烈陈辉为主题,打造红色革命纪念馆,是王学友的创意和夙愿。这处待开发的涿州重要的红色革命文化地标倘若建成,依照年代次序,可排涿州第3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5-30 09: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涿州的七种主要文化》一文,写成后已有一段时间了。
恰逢近期参加了一次涿州一日游,建有一个微信群。本该游完了过几天就该撤了,有的朋友觉得保留下来,作为爱好者平时交流的地方。
《坚持文化自信 弘扬涿州文化》是这次发表拟定的题目,抛砖引玉,以期作为同仁们“知涿州 爱涿州 建设涿州”践行中的谈资。
谢谢诸位。
2023.5.30于涿州
16111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4-3-29 10: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