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王歌@ 于 2023-1-9 17:38 编辑
【版主论坛】(14) “门球规则”修改及建议摘要 2022年12月22日,中国门球协会在其官方网站和公众号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征求门球竞赛规则修改意见的通知》,拟于2023年上半年正式出版新规则。由于疫情等多方面的原因新规则至今没能出台。此次发布修规通知,标志着备受门球人关注的中国门球运动竞赛规则的修改工作正式重启。根据通知要求,2023年2月15日前,各有关单位仍可以提供关于规则修改的相关建议。 通知发出后,门球人对规则修改的相关建议,表达了各自的观点,体现出了广大球友对此次修规的关心。现摘录部分球友的建议分享如下,希望球友们对规则修改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可向省市级主管提出。让我们共同期待历经多年等待的修规能早日圆满完成! 建议在门球场设置三分圈:在篮球项目中,篮球场设有三分线,三分线外投中篮的计三分,三分线内投中篮的则只有两分。借鉴篮球项目的这一规定,建议在门球场也设置三分圈,即以中柱为圆心,七米为半径,设置一个圆圈,可取名为三分圈,凡是在三分圈外成功撞柱、闪送上柱的球,一律记三分。这样可以鼓励“远上柱”,丰富门球运动的战术打法,增加比赛结果的不确定性,从而提高门球比赛的观赏性和趣味性,吸引更多人注门球运动。 建议恢复此前三次不过一门取消比赛规则的规定:以减少放弃进一门过多的现象。第二次过一门只有一次机会,一旦失败,此号球本场比赛不得再次入场(与国际规则接轨)。 建立执场裁判员考核评定机制:遭投诉的裁判员执裁失误将被记录在案,以年度为标准进行考核,决定其裁判员等级的升降。自球成功进一门后撞击到他球,可按正常撞击球处理,不存在“碰撞”,以相对简化执裁判罚。 建议比赛刚开始阶段,每个号球只有一次放弃过一门的权利。如第二轮仍未过一门进场(无论有意无意),裁判均判该号球第三轮停打一轮,第四轮才可击球过一门,以增加队员选择第二轮过一门进场的压力,减少放弃进一门过多的现象。 ——若闪击对方球出界,对方球放在出界点出“压线”,判为“压线球”,击球员无续击权退场,自球不拿出界外。若闪击本方球出界,即判为“出界”(失误),但有续击权。若击球员通过“闪带”使被闪击的球和另一他球双双出界,则两球均判为“出界”,击球员有续击权(鼓励“闪带”)。以此增加一方取得优势后,想将对方球全部闪出界外的难度,从而既避免比赛出现“一边倒”的现象,过早进入“垃圾时间”,且又鼓励球员努力习练“闪带”的技巧,增强比赛的观赏性 ——如果一个有效移动的球被一个无效移动的球碰撞,则该球移动无效,应复位重打。以此避免场外球或其他意外无效移动的球影响比赛。 ——众所周知,一项体育运动的最关键的根基在于竞赛项目规则的制定,其重要性可想而知,属于绝对的“顶层设计”。而规则的合理性、严谨性、是否易于学习理解、裁判执行的难易程度都是格外关键。 ——“15规则”下的门球运动,其“游戏”过程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如“一边倒”现象;中途放弃比赛现象;强队经常被淘汰现象;“五人赛变相为三人赛,三人赛变相为二人赛,二人赛变相为单人赛”现象;10秒规则难执行现象;恶意拖时现象等等。为了提高门球运动的竞技性、趣味性和观赏性,我们应该对现有的“15规则”进行修改。 ——实行“五轮制”,彻底摒弃现有的时间赛制。现如今,运动员的擦边球和跳球技术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如果要他在10秒内,捡起他球后,快速奔跑20米,再高质量地把他球闪击出去,是不现实的。(大众化的奔跑速度大约是:10秒跑50米)10秒的规定,已经明显地制约了擦边球和跳球技术的发展。(更何况,这个10秒的规定从来就没有认真的执行过。) ——支持“不得将被闪击的他球闪出界外,否则丧失续击权”。 这一条改进,对于提高门球运动的竞技性、趣味性和观赏性,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因为,界外球只有进场的权利, —— 支持“叫打双杆”,恢复“球球双杆”。比赛双方,都只有一次“叫打双杆”的权利。同时,先打的一方,只能打“球门双杆”。只有一方打出“球门双杆”后,另一方,才可以选择打“球门双杆”还是“球球双杆”。“球球双杆”可以增加趣味性,同时也给被动的一方增加机会,让比赛更具有竞技性和观赏性。 ——期盼对球体的质量提出新的要求(尺寸精度、重量精度、球体内部密实性——空鼓导致偏心)。能够对场地的质量提出新的要求(尺寸、平整度、摩擦阻力)。 (待续) 202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