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王歌@ 于 2022-12-23 12:06 编辑
【转载】【2022-11&12 卷首语】
我们要怎样的门球? 《门球之苑》主编 齐欣
跨过疫情的羁绊,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如约而至!久违了这狂欢的场面,久违了这万人空巷的盛会,久违了这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体育IP!这场面让我想起了2010年在上海高东举行的第十届世界门球锦标赛,百元门票销售一空,世界门球精英汇聚一堂,赛场观众人山人海;还有2018年延安志丹“读者杯”,数千名参赛队员带着各自的光环闪亮登场,撑起了堪比奥运会的盛大入场式。您可能不相信,我们这个看似不起眼的门球,还能创造如此壮观的场面?其实,门球的“壮观”远不止于此! 如果说世界杯是球员的秀场,球迷的狂欢乐园;那么门球赛场就是我们每个门球人的秀场,是我们探索未知,展现自我,赢得尊严,收获惊喜的机遇。我们为之痴迷,欲罢不能,用我们的热忱,创造出门球运动如今的辉煌。其中最可贵之处,在于这种热忱是发自我们内心,如世界杯球迷一般的原生态。它源于我们对门球的热爱,一种质朴的、纯粹的,愿意无条件置身其中的执念。 今天,伴随着我们这个时代的发展与变革,门球运动来到了一个崭新的历史节点。这一刻,也许我们会迷惘,会有各种各样的疑问:大到社会体育市场化道路怎么走?协会组织如何实体化?小到为什么单位不再给门球队伍拨款了?为什么门球场地开始收费了?这些疑问,和我们在生活中问出的那些问题并没有本质的差异:比如为什么大家都不去商店买东西了?为什么我们见不到现金了?为什么可以招手停的出租车越来越少了?它们共同的答案都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会变革的速度已经超出了我们固有的认知。在这样的背景下,恪守一成不变的传统,只会让一切举步维艰。 可能有人会说,有了这些变化的门球不再是我想要的门球!那么,我们更想追问,您想要的门球是什么样子?不如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说的这些是不是您想要的门球的样子? 记得一位打门球的姐姐曾经和我讲过,她本来是个体质极差的人,以前在家的时候,身体弱到从卧室走到客厅都会喘。后来她被朋友拉着学习打门球,学习当裁判跑场。几年下来,她的体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每天体力充沛,满场飞奔。还有一位老早就被医生宣布命不久矣的癌症患者,把门球当成了“忘忧草”,十几年下来,身体里的癌细胞已经不见踪迹,而这位老爷子,更是成了球场上那个最耀眼的、最活跃的人。相信您也见过无数这样因为门球而找回健康的门球人,他们如今活力四射的样子,是不是您想要的? 10月在宝鸡凤县和保定台底举行的“读者杯”门球嘉年华,是今年北方地区为数不多的得以顺利完赛的跨地区赛事。参与其中的球友们万分珍惜这次相聚切磋的机会,当因为家中突发疫情导致比赛结束后不能返程时,他们顺势开启了一段“深度游台底”的旅居生活:山野采摘,乡村大集,球场开练,玩得乐不思蜀。在这个欢乐的旅途中,微信群前方直播,已经返程的球友们群内围观,天南地北的朋友组成了其乐融融的线上家园。这样的欢乐氛围,是不是您想要的? 范晓东老师的线上“小班课”已经开到了第三期,越来越多的学员加入到了学习群中,越来越多的人对范老师的门球技战术造诣钦佩不已。大家可以看到,直播间的背景是范老师的荣誉室,一面墙的书架上摆满他征战多年获得的奖杯。这些荣誉是门球给范老师最好的回馈,激励着他在门球的道路上继续前行。这样的自豪和自信,是不是您想要的? 今年5月,周正老师代表门球人走上央视的舞台,向全国人民讲述门球发展史。门球人为此奔走相告,欢欣鼓舞,兴奋于央视的垂青,欣慰于全社会的关注。节目中,周老师介绍了门球曾经的贵族血统,曾经的“奥运”经历,这一切让那些不熟悉门球的观众不禁为之感叹,原来门球运动曾经有过如此的荣耀和辉煌!当时主持人也适时地问出了直击我们内心的问题:这么好的运动为什么现在不被广泛普及?很遗憾,这个让我们无法回答的问题,其实也是我们所有门球人内心的愿望:我们最想要的就是全社会都来关注和推广,我们热爱的、给我们带来健康、快乐和自豪的门球! 上述这些门球人的样子,这些关于门球的愿望,都是我们最想拥有的。现在回过头来看看,我们所纠结和困惑的那些问题是不是也迎刃而解了呢?我们需要关注的,是我们内心关于门球的愿望,而不是实现这个愿望的方法。那些固执的,不愿与时俱进的头脑,只能将前进的脚步束缚,将门球的财富消耗殆尽,让门球人的热情淹没在时代的洪流中,甚至走向消亡。 那么,今天的我们该怎样做?在即将到来的明天,又该怎样做?在体育社会化,协会实体化已成为必然方向的今天,门球必然要从“福利体育”转向“市场化体育”;从政府公费主导,转向个人消费主导。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接受并践行“为自己健康埋单”的方式,这将成为今后我们参与门球活动的必要前提。就像《觉醒年代》中说到的:“任何人都不能去阻挡历史前进的车轮,你非要挡呢,结果只有一个,什么呢?被碾着腿嘛!”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革,已经不允许我们躺在功劳簿上睡觉,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不是危言耸听,我们可以看看疫情三年以来,有多少地区的门球活动“断粮”甚至停摆!如果此时我们再不奋起,那么前路又在哪里? 这里我们借用习总书记在二十大总结发言中的一句话:道阻且长,行则将至。门球朋友们:请相信真理,相信科学,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心怀门球愿景,奔赴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