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摘:卢永雄热文】自12月放开后,新冠疫情快速扩散,特别是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很多人已经感染了。放开一周,阳了一半。全员发烧,疫情将给我们做一次体检:抵抗力好的 1—2天,抵抗力一般 3—5天,抵抗力差的 6—7天,没抵抗力的“新冠感冒”如同酷刑伴着你。安然面对已弱化的“新冠感冒”,捱过这两、三星期的疫情高峰,明年生活可以复常。
钟南山说,当前的新冠肺炎的致死率低,下降到0.1%左右,相当于季节性流感,再叫“新冠肺炎”已经不适合,因为不存在肺炎症状,实际上是上呼吸道感染,所以可以简单称为“新冠感冒”。钟南山说,Omicron传播得快,对疫苗的抵抗愈来愈强,但致病力愈来愈弱。动物实验表明,Omicron感染集中在上呼吸道,对宿主危害性明显降低,大部份确诊者在7至10天就完全恢复。
改称为“新冠感冒”理由?第一,改称“新冠感冒”。钟南山这个“新冠感冒”的讲法,估计未来会快速流行起来。由于疾病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不再带来肺炎,所以不再称之为新冠肺炎。第二,致死率下降可共存。0.1%的致死率是较低的数字,当然,当大面积感染时,由于染疫基数大,实际死亡数字仍会较高。但是,看内地目前几个大城市的大流行,估计这场疫情流行造成的死亡人数不会太高。当然,这一轮疫情致病性比较轻微,大多数人感染三几天就复元,这就生起一些评论,说过去三年努力抗疫是白过了。这些抽离时空方式的评论,脱离了现实。在2020年初爆发疫情,到2022年,3年过后,敌人不一样,我们的防御能力也不一样。当中主要有两个变量,一是病毒突变,疫情初期的病毒的杀伤性比较大。现时的已变种病毒只影响上呼吸道,杀伤力已大大减低,即是敌人弱了。二是疫苗接种率,2020年时,根本就没有疫苗,之后的两年,疫苗接种率仍然很低。到今年11月底内地完成全程率高达90.3%,虽然80岁以上的人群的全程接种率有65.8%,仍有改善的空间,但基本上的免疫屏障已经形成,和一两年前很不一样。这两个变量出现,令早期疫情扩散和今天扩散的结果很不一样。
抗疫有如战争,中国早一、两年对抗疫情,就像国共内战时的塔山狙击战一样,严防死守,在病毒杀伤力较大的时日,成功阻截大杀伤力的病毒流行。到敌人转弱,守军撤退,不能够说当日的狙击是白做的、错误的。如果当日中国不大力抗疫,以14亿人口计,因新冠而死的人数可能数以百万,甚至上千万。以美国的新冠死亡人数109万人推算,如果同样的比例,中国会有470万人死亡。当日的狙击战,减少了大量伤亡。
12月放开疫情管控措施之后,一大片朋友“阳”了的情况。有公司的朋友,一个在北京,一个在深圳,一个说公司的同事阳了70%,另一个说阳了50%。由此看来,“朋友圈阳了一半”的说法,并不是很夸张。另外有些部门也有“估计阳了一半”的说法。有些重要部门如中证监及中银保监就分一半人留守,留守者在办公室居住一段时间,并不回家,确保有足够人手维持部门运作,隔一段时间再轮换。医护人手最受关注。医护人员中无症状感染、轻症患者坚持仍要上班,如同战争时期“轻伤不下火线”。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发烧门诊24小时运行,做好中、重度患者的诊疗和抢救工作。按理由确诊轻症医护照顾确诊病人,的确不会增加播疫风险。
观察疫情,有几点值得关注:第一,用“闯关疗法”。放松防疫的节奏出人意表。高速“转波”,全面放开,这是有意识闯关。在11月底之后短短两个星期,除了对入境人员还有“5+3”隔离限制,其余防疫措施接近全面松绑。而民众感受得到的是“本来以为下楼会阳,怎知呆在家中一样阳”。有人说放得这样快未预备好,即使多给半年、一年时间也不会预备好,长痛不如短痛。第二,医疗挤兑没有想象中厉害。虽然民众在抢购医疗物资,不少确诊者到医院门诊外排队,上周日(12月11日)全市发热门诊就诊患者有22000人次,是一星期前的16倍。第三,民众心理承受力强。可能因为有太多海外爆疫的经验,也可能因为重症者的确很少,快速变为从容应对,甚至在休养期中发帖不绝,例如比较南北发病情况看似不同的原因:“广州人:安静地阳。上海人:阳不阳是我的隐私。北京人:意气风发老子阳了。”第四,快速通过洪峰。据确诊者反映:“大部份发个烧、捱过三、四天就好了”。用“闯关疗法”的坏处是短期内半数民众确诊令重症人数同比上升,挤压医疗体系。但好处是洪峰快来快去,相信过了下个星期,很多大城市疫情平稳渡峰、有效削峰。大量确诊者捱三、四天便康复,劳动力大量恢复,爆疫对社会影响的时间也缩短了,复常也更快,的确有长痛不如短痛的效果。时至,望每人必备一勺救命汤:大葱红糖姜色汤,柠檬茶水淡淡汤,雪梨白冰汤……应得,算是周全了,努力争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2022.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