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天下豪杰 于 2022-9-13 07:05 编辑
祝寿文化初探(三) 祝寿文化的头灶特色 祝寿诗 伴随着祝寿文化的推陈出新,近几年来,我们头灶逐渐形成了富有本地特色的祝寿文化,这就是祝寿诗词。 从内容上看,祝寿诗词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礼赞寿星平生为社会作出的贡献。 “三尺讲台数十秋,莘莘学子遍神州。履新公职荐贤才,省委彰功志不休。” 这是对头灶镇原党委副书记丁群人同志八十华诞的祝寿诗。丁群人同志曾任头灶中学校长多年,为国家、为地方培养了大批人才,可谓学子遍神州、桃李满天下;后又调至头灶镇党委工作,他密切联系群众、注重调查研究,举贤任能,培养了一批德才兼备的好干部,被江苏省委表彰为优秀党务工作者。短短的一首七言绝句,就概括了他对党、对人民、对社会作出的贡献,既是对他的礼赞,也是对后来者的激励! 又如: “一生从政系人民,刚正清廉公仆心。病退初心仍不忘,门球场上雅风吟。” “掌管乡黉数十年,辉煌业绩载千篇。退休履职关工委,省里表彰列榜前。” “锦上添花从教启,鹏程万里建功奇。甘当公仆人民爱,老有新为志不移。”等十多首祝寿诗就是在朱云峰、夏永喜、花锦鹏等同志七十、八十华诞之际对他们不忘初心、从政为民、甘当公仆、矢志不移的肯定与礼赞!
二是颂扬寿星生活幸福、家庭和睦、家风纯正 。 “鸿案齐眉五十年,双星日曜正中天。钟灵毓秀育桃李,百福骈臻汇寿筵。” “培李育桃四十秋,莘莘学子遍全球。而今华诞八旬日,四代同堂福满楼。” “丁财永世两皆旺,四代同欢福满堂。长子农商当首席,家风美德九州扬” 诸如此类的祝寿诗,正是对夏益民、朱锦凤、丁永旺等同志七十、八十华诞的祝贺,更是对他们生活幸福、家庭和睦、家风纯正的颂扬! 三是讴歌寿星退而不休、初心不忘、牢记使命、老有新为;讴歌他们身处伟大的新时代。 “大名鼎鼎赵长海,八十高龄壮士怀。打起门球惊四座,龙腾虎跃夺金牌。” “从教四旬桃李芳,十年版主耀金光。长城内外江南北,足迹遍留满网香。” “夏承尧舜续春秋,锦绣河山岁月留。国力源泉民作本,而今盛世寿星稠。” 在对赵长海、夏云保、夏锦泉的祝寿诗中,“打起门球惊四座,龙腾虎跃夺金牌”;“长城内外江南北,足迹遍留满网香”正是对寿星老有新为的褒扬;“而今盛世寿星稠”正是对当今伟大新时代的讴歌! 需要补上一句的是,这些祝寿诗都是镶嵌在陶釉精美的花瓶上或是彩印在金碧辉煌的寿匾上,寿星及其家人都将其当作文物一样珍藏。不能不说,这一富有头灶特色的祝寿文化,将对红色基因的传承产生深刻而深远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