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随笔之89--律诗之隐忧 花甲子 从3月19日买回《唐诗三百首》我如饥似渴,每天大约四五个小时同在通读上,至今两个多月,第一步目标已经完成。掩卷深思,五律、七律、五绝、七绝这些都属于律诗的范畴,读起来朗朗上口,细端详文采精美,可真要照此模仿下来,难度确也不小,这就是我的隐忧。 律诗讲究合辙押韵、文句对仗,这三条都有一定的难度。 其一,押韵。律诗必须押韵,这是清规,但第一句可押可不押,而且一旦确定了韵脚,全诗都必须保持一致,如韵脚为平声,则通篇为平声;如为辙声通篇为辙声。 其二,合辙。律诗对每个字都有平辙的要求,当然其中也有可以灵活使用的。阳平阴平皆为平声,上声去声皆为辙声,真正推敲起来难度确实不少,所以才有“字斟句酌”之说。 其三,对仗。诗作的中间二句或二联,有对仗的要求。所谓对仗,即“天对地”、“太阳对月亮”,显得文句工整,给人以美的享受。 这些是看明白了,但是实际做起来并不是那么简单。这种担忧一直陪伴着读完全书,我试图严格按照清规戒律办,如果能成功,自然皆大欢喜,如果为一二个字推来敲去,搞得不得入眠,也不符合自己的本意。我学习律诗的本意主要是弄懂、模仿、鉴别,如能达到这个目标,我的隐忧自然就消失了。此为第五篇。 附七律的资料(源于网络) 1、七言律诗的平仄格式:平起平收式;平起仄收式;仄起平收式;仄起仄收式。 2、附刘禹锡七律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3、本人习作 咏 春 天高云淡无飞燕,绿树花草淑气面。 苦盼一冬等你到,喜迎三春近眼前。 塞北之绿即如愿,江岸之水亦满漫。 人世七十今不惰,心中当咏再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