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随笔之68--散文:门球的未来之路 花甲子 中国的门球人都为门球的前途担忧,第一代以离休干部为主体的门球人已经彻底退出了门球舞台,现在在门球场上活动的也是以退休人员为主,而且后继无人的问题日趋严重。许多门球人都在为中国门球的未来担忧。 虽然我的球技不高,球龄也已经有二十多年,对球友们的这种担忧感同身受。问题出在哪里?有没有令人向往的未来之路??其实在网上球友们已经多次在讨论和建议,可能与近二年疫情有关,这些建议一直未见明显实效。 先说说门球的问题出在哪里?愚以为门球引进中国是我国实行离退休制度的产物,引进之初对稳定离退休干部的情绪、活跃他们的文化体育活动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副作用也明显的表现出来了:老龄化严重,后继乏人;管理仍以老干部部门为主,体育行政部门介入较少;门球规则以适应老年人活动为参照点设计,慢、稳、没有激烈竞争等。 说实话,门球也确实比较适合老年人参加,但是青少年的加入更能促进中国门球的发展。组织比赛时,可以分成老年组和青年组、少年组。门球协会的组成也应该吸收一部分年轻人参加进来,代表年轻人的利益。 中国门球的未来在哪里?我的看法是把重点逐渐转移到有意识地组织青少年门球队,只有这样门球才能再次地活跃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