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夏益民 于 2021-10-1 12:29 编辑
灵活运用一门留球战术是制胜法宝 最近我学习了白音淖尔转发老赤马<一门留球战术的探索>的连载佳帖,受益很深,启发很大.现谈一点学习体会。 一门留球战术,是指在开局时选择适量的球不过一门的战术。一门留球战术是门球比赛中常用的后发制人的战术,它的实质是蓄势待发留战机;稳定军心留希望;以逸代劳留地域;攻防兼备留后路,归根结底留的是“势”。 一门留球战术是在门球比赛中不可缺少的互控、互防战术,它把进场球和待进场的球有机地结合起来协同作战,利用有效的战术空间,形成有层次的梯队进攻,让对手摸不清留球不进的战术意图。在战术需要时,留守球进场,发动突然进攻,可令对手防不胜防。 比赛重要关头,要发挥好一门留球的作用,关键在“接”和“攻”上。先手球应遵照教练员的指令,适时接应,落点得当。为配合默契、发挥潜能,应由一门留球的待杆队员依据战术任务、攻击目标,掌握好力度,务使自球顺利通过一门,并停在最便于实施擦边奔袭的角度、距离上。对一门留球的击球员来说,确实是技术、战术和心理素质的严峻考验。特别是在留待最后一杆才进场的情况下,临场心态要平和淡定,各项技能要娴熟老练,技术操作要稳准过细,必胜信念要坚定不移。 一门留球、后发制人战术有诸多长处和优势,当然从整体对抗的角度考虑,每一方的5个球是一种链接、支撑,承前启后,密不可分的关系。一线兵力过于单薄,在某些特定的时机、场合,就有可能感到力不从心,因而顾此失彼,贻误战机, 所以盲目留球过多也是对整体实力的削弱。 开局①球进一门占二门的一号位,随后,双方留球,给人以千篇一律之感。进一门的球过少,场内变成了单打或双打,不能连号联防,只能东躲西藏,缺乏攻击力。实战中,进一门又进二门的球威力大。红球1号开局可以打破常规不站二门一号位,直冲进二门后到三门,第二轮开始就进三门后撞中柱,先拿五分。比赛中,进一门再进二门的球,直接控制了二门后一片,甚至借二门后的接应球,擦球以攻击三门。 要赛出高水平,必须要有运动员高超技术和良好心理素质的支持,才有门球战术的创新。应提倡门球运动员多练远冲二门的基本功,提高远冲二门的成功率,那门球比赛自然紧张激烈,积分高,观赏性強.门球运动员还应练好擦边球,能左右开弓,实现远距离突击和进门得分,比赛就更精彩。 我认为一门留球最好不要过三, 即同色球留球不超过三只。因为它不仅控制了一门留球过多的平淡场面,而且解决了开局一哄而上,进场球多,难于靠边线占位布局的难题。开局双方选择适量的球不进一门,虽然结组、造势攻击力较差,但能自保安全,留有余地,后发制人。 门球比赛中,参赛双方都谋求在开局阶段获得优势。为此,双方教练员经过深思熟虑后进行开局布阵。这种谨慎布阵的形式既有既定的战术方案又有瞬间的可变性和灵活性,是双方教练员斗智斗勇和竞技谋略的比拼。一门留球在比赛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战术作用,可以说不会运用一门留球战术就失去了指挥艺术的完整性和完美性。因此灵活运用一门留球战术是制胜法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