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后七颠百病消”是八段锦中的最后一式,两脚并步站立,两臂自然垂于体侧,身体中正,目视前方。首先头向上顶起,随之两脚跟提起,略停;足跟提起,同时上下一起一落颠七次,注意足跟是在悬空状态下轻颠7次。接着两脚跟下落,轻震地面。本式一起一落为一遍,共做七遍。
脚趾部位为足之阴经与足之阳经的交会处,趾抓地,可刺激脚趾部位的阴阳经脉,调节相应脏腑的气血活动并改善其功能。《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而背后七颠百病消"的两脚大趾抓地,通过刺激大趾末端的井穴、井穴、隐白穴等,可激活脾阳之气,使其气旺盛,增强水液运化的功能。长期坚持锻炼地势,可调节相应脏腑的气血功能,发挥其在水液代谢过程中的协调平衡作用。十趾抓地可刺激足三阴、足三阳等有关经脉,调节相应脏腑的功能.颠足可刺激脊柱与督脉,使有关经络气血通畅,阴阳平衡。同时做颠足运动,可震动人体的五脏六腑,改善三焦疏通水道,运行水液。
“背后七颠百病消”的反复颠足,使人体在放松情形下,五脏六腑在胸腹腔中得到有规律地上、下震动,使之气血得以充分的宣导,有改善三焦疏通水道、运行水液以及膀胱排泄尿液的功能。巜摘自6月16日《中国中医药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