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丹桂 于 2021-5-16 21:02 编辑
“春苗”茁壮需春风 5月14日,我参加门球运动以来第一次有幸观摩了由常熟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市教育局、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和市门球协会联合主办,常熟市中小学门球联谊会承办的江苏省常熟市第十三届“春苗杯”青少年门球赛。常熟市第一中学、常熟市五爱小学、常熟市张青莲小学、常熟市浒浦学校、常熟市周行中心小学、常熟市董浜中心小学、常熟市何市中心小学等7所学校组队参加“春苗杯”赛。 这一次观摩实属“管中窥豹”。扫描常熟市第十三届“春苗杯”门球赛事,我对青少年门球运动产生了一些思想。 门球运动进入学校体育序列。常熟市第十三届“春苗杯”青少年门球赛“竞赛规程”第六条“奖励办法”中规定“取得名次分值加入学校体育团体总分”,这就表明将门球运动成绩作为学校体育成绩纳入了学校体育序列,这就说明在体育评价机制和教育评价机制上有了门球运动的一席之地。 门球人中植入了“春苗”。中小学生参与门球运动并参加竞赛,犹如生机盎然的春天里播下幼苗,为热爱门球运动的“门球人”增添了新鲜血液,昭示门球事业后继有人。 门球新人得到良好的训练。中小学生门球运动员的基本功和技术训练的规范性、先进性是前所未有的,无论是挥杆、击球、闪球的方法、姿势和动作都是规范的、先进的!这是可喜的开端。 然而,青少年门球运动走上正轨,达到预期的目标还有许多实际工作要做到位。 担负青少年门球运动工作的主体要有使命感,要自觉地、坚定不移地把青少年门球运动列入体育运动序列,把门球运动当做教育的特色课程抓落实,主动作为,争取重视,保证位置、保证力量、保证时间、保证经费。 完善考评机制。在“教育评估”系统里,要有适当的权重,运用“教育评估”年度考核的办法做杠杆,引导中小学开展门球运动。年度考核评估时,对开展门球运动特色课程的学校予以一定分值鼓励,对参赛获得名次的另予以奖励加分。 多部门联动。中小学开展门球运动不仅仅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党委政府要重视,把青少年门球运动切切实实纳入体育运动序列。相关部门要紧密配合,大力支持。相关部门要把工作落到实处,不能把青少年门球运动作为“面子工程”“形象工程”,而要把青少年门球运动作为“朝阳工程”“希望工程”,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群策群力,抓出成效。 “春苗”茁壮需春风。青少年门球运动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环境。希望全社会一道关心培养“春苗”成长、成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