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球运动被老年朋友所喜欢,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它的运动量比较小也不太用脑力。老年人对运动量大的项目如篮球、足球、羽毛球等等,体力吃不消了;对长时间静坐和需动脑思考的项目如棋类牌类等的活动也感觉不合适。另一个是把它当成一个交友交流的平台。老年人都知道,长期无所事事静坐在家里对身体无益,要走出家门,到一个地方去动动聊聊天,于是运动量比较小的如唱歌、广场舞、气排球、太极拳、门球等运动项目成为老年人的首选。 但在门球运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五大硬伤,使它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一、场地 门球运动需要一个15x20=300(平方米)的场地,实际面积还要大,原来是沙地或自然草坪,现在是人造草坪,其上有三个门,一个中柱。据了解,大部分门球场地是封闭的,不对外开放。当时申请需要政府供地和经费,门球场建好了,又没有多少人去运动,大部分时间都空着,利用率不高,难免会出现一些闲言碎语和不满情绪。反观如篮球场地是敞开的,要打球随时可以进去,无人打球时可作它用,农村的篮球场至少还可以晒谷。这么一个利用率低下的场地别说寸土寸金的城里,就是土地资源比较宽松的农村也很难申请得到。自然没有一个学校会主动开辟门球课程,至多只是一个兴趣小组罢了。 二、规则 《2015门球竞赛规则和裁判法》所规定的规则繁多,有人统计有38种犯规情况,比篮球、排球两大球犯规种类和的两倍还多,是规则最多的一种运动项目,这么多的犯规种类,使部分老年人防不胜防望而却步,说不出在哪里犯规了,记不清犯规了几次,今天这里犯规受罚,明天又重蹈覆辙。更有些规则含糊不清导致争议不断各不相让。 三、年令 虽说门球是老年人最适合的运动,但从全局来看,部分年轻人也喜欢上了门球,有资料显示某地某个门球队平均年龄不到三十岁。如果老年人认为门球易学,那年轻人就一学就会再学即精,加上身强力壮反应灵敏,老年人哪是他们的对手。在篮球、排球等比赛中,队员们的年龄总体比较齐,大小相差无几,年龄方差很小。而参加门球比赛的队员小的二三十岁,大的八九十岁,这种参差不齐不对称的比赛是不合理的。说实在的,如果年轻人学打门球的越来越多,那么老年人学打门球的将越来越少。 四、战术 有人说门球易学,我说这是表面现象,有骗人的嫌疑。挥杆击球进门闪球站位,一个角度一个力度处处体现的是精准,而这个精准叫你练上十年八载也不敢说满师了。更深奥的还在后面,那就是“战术”,也是门球的奥秘或说吸引力所在。什么开局和破局;布局、夺势、争分.整天挖空心思想方设法要置对方于死地要战胜对手;又说“兵不厌诈”,大有战略家之风采;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使得上了年纪的人精疲力尽;这么高深莫测的运动方式,不知难倒多少英雄好汉,也把意志薄弱者(墙头茅草)拒之门外。 五、观众 大家知道,足球近于疯狂不是足球本身,而是它的粉丝。篮球也是如此,有多少双眼睛整天盯着NBA、CBA,一个漂亮的三分不知倾倒多少看客赢得多少掌声。其实,凡奥运会的每一个项目都有自己的粉丝,唯独门球没有观众没有粉丝,究其原因一句话“看不懂”,这是真话。我的体会是如果不练上一阵子不懂其规则你就真的看不懂。 如何使得门球运动简单易学通俗易懂吸引眼球,必须从自身找原因,限制年龄简化规则,削弱战争因子,增添友好气氛,走中国式的门球路,也许势在必行。 门球运动到底如何发展,拭目以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