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查看: 708|回复: 3

团风渡江战役纪念公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5-2 14:36: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团风渡江战役纪念公园
2020年12月20日,来到团风渡江战役纪念公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收效很大!


团风渡江战役纪念公园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团风渡江战役纪念公园位于鄂东门户——素有“小汉口”之称的团风县城,座落在举水大桥东侧,为纪念1949年5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在团风至武穴长江段上发起的渡江战役而兴建。渡江战役纪念碑、纪念馆及渡江广场等构成团风渡江公园主要景点,是团风红色旅游新名片。
其中渡江战役纪念碑为全红钢结构,形似鼓动船帆,象征红色团风将建成中国中部钢结构产业基地,底座“江”字造型,代表浩瀚长江,桅杆“1”代表百万雄师过大江,帆型“3”代表四野30万大军,桅杆与帆造型“β”象征团风38万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乘风破浪、开拓奋进!纪念碑高25.2米加地面海拔23.8米,恰好是49米,暗合1949年渡江,拾级而上共16节台阶象征团风各项事业一路顺风、蒸蒸日上!基座两侧为渡江战役大型浮雕,前后分别为原-副主席-上将题词和纪念碑碑文。
渡江战役纪念广场面积近万平方米,地面全部用优质大理石铺砌,周边松柏常青,广场内柱灯新颖别致,现代气息浓郁。地表建筑物纪念碑与纪念馆空间上错落有致,色彩、高矮相互协谐,整个环境庄重典雅和谐统一。二期工程渡江战役纪念馆为北方三合院建筑,正在积极装修布展。设计分为渡江战役陈列馆、团风名人馆、现代声光电数字影像馆等,将以丰富翔实的文物史料、音像资料、展现渡江战役波澜壮观的历史场景;介绍团风籍现代名人——党的“一大”代表包惠僧,革命家林育南、林育英(张浩),军事家林彪,科学家李四光,哲学家熊十力,经济学家王亚南,文学家秦兆阳,思想家殷海光,书法家张荆野等生平事迹。
团风渡江战役纪念碑碑文:
团风,自宋得名,背依巍巍大别山,面临滔滔长江水,有三省通衢、九县咽喉和鄂东门户之称;地处南北国要冲,南可雄踞东南,北可逐鹿中原;上通川汉,下达宁沪,回旋面广,攻守皆宜。历来为兵家必争、战事纷纭之水陆要塞。
1948年12月,平津战役结束。1949年2月12日,中共中央致电林彪、罗荣桓、聂荣臻:为配合华东、中原两野战军渡江作战,派两个军先行南下,进至武汉以北地区,钳制国民党白崇禧部。2月25日,林彪命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先遣兵团第40、43军分别沿平汉铁路、丰大铁路南下。4月7日,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发出《出动命令》,驻平津地区9个军分三路于11日南下。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联合发出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同日晨,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和陈毅、粟裕、谭震林率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西起九江,东至江阴,强渡长江。
5月11日,四野先遣部队15兵团156师(前身为吉林独立师,大都为朝鲜族官兵)466团奉令解放团风,并以团风为突破口强渡长江。
5月13日夜23时24分,解放团风的战斗打响,到14日凌晨6时结束,经7小时激战,团风解放,共毙伤俘敌487名,其中活捉敌营长一名;缴获轻重机枪18挺,长短枪430支,夺取船只400余只,其中大型木船48只,解放军负伤和牺牲115名,其中牺牲43名,全部为朝鲜族。随即,黄冈县爱国民主政府紧急征调木船887只、小火轮7艘,船工2000余人,军粮440万斤,支援大军渡江。
同日,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率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发起汉(武汉)浔(九江)间渡江作战,在湖北团风至武穴一百多公里的长江沿线,强渡长江,彻底摧毁了国民党军苦心经营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至此,闻名于世的渡江战役全面打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势如破竹,以摧枯拉朽之势推翻国民党反动政府和蒋家王朝在中国大陆的统治。
渡江战役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政府企图通过谈判拖延时日、西山再起,0祖国、划江而治和等待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做殊死挣扎的阴谋。
渡江战役的胜利,体现了中共中央的伟大战略决策,体现了共和国将帅的卓越军事才能,体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无畏牺牲精神!
在解放团风的战斗中牺牲的英烈们永垂不朽!

在渡江战役中牺牲的英烈们永垂不朽!



 楼主| 发表于 2021-5-3 11:28:3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人考级标准:1,幸福的人=老玩,老乐,老豁达,老幽默。2,健康的人=老走,老动,老锻炼,老拥抱。3,快乐7的人:老说,老笑,老拍照,老发微信。4,瀟潇洒的人=老吃,老聚,老眺舞,老唱歌。5,呆傻的人=老急,老气,老叨唠,老窝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5-4 14:5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夏七九 于 2021-5-4 15:01 编辑

黄州玫瑰花诲
IMG_20210504_093422.jpg
IMG_20210504_093908.jpg

IMG_20210504_093842.jpg
IMG_408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5-9 16: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夏七九 于 2021-5-9 16:56 编辑

                                                 黄石东方山 风景区

     东方山,坐落于中国湖北省黄石市下陆,海拔高度475米,是省风景名胜区及省级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东方山被誉为"三楚第一山",主要由曼倩垴、揽胜垴、走马寨三大主峰组成,方圆面积十八平方公里三峰鼎足而立,各具特色。森林覆盖率百分之九十以上,是黄石城区中最大的林区。保存有"青松倒插、白莲频开、铁牛懒卧、石船高撑、月涌禅关、仙履日暄、灵泉卓锡、道洞云停"等古八景。东方山致力于打造中国佛教的第五大名山,将建起"药师佛道场",与鄂西的武当山相对应,在湖北形成"问道武当,拜佛东方"的宗教文化旅游格局。
     山名由来
关于东方山的山名,历来有两种说法,一是三国时"地域方位其名说",另一则是为纪念东方朔而命名。
     地域方位其名说三国时期,当代的鄂州市城区是东吴政权治下的疆土。公元220年,孙权在今日鄂州市的鄂城区置武昌郡,管辖区域扩大,西起今日的武汉市,东至江西省的湖口县的长江两岸,是东吴最大的一郡。三国鼎立之后,东吴政权一直视长江为生命线路,而东方山以其险要的地形,与屹立长江中流的西塞山、张家湖,结成水陆联防基地,成为东吴首都的东方要塞和屏障,由此而得名,如今的走马寨,就是东吴首都卫队的营地遗迹。即使后来吴蜀联合,吴魏之间的战场转移到合肥,迁都建业,结束了武昌郡作为吴军国重镇的地位,东方山依然是拱卫军国重镇的形胜之地,只不过把走马寨中的禁军换成了野战的国防军而已。
上述就是关于东方山山名的由来的"地域方位起名说"的根源,持此说者以鄂州市的西山作为佐证,一东一西,以武昌古都城为识别方位,自以为顺理成章。而且东方山脉中的凤凰、白稚两峰,是由东吴皇帝命名的,更加佐证了这一点。
     纪念东方朔说这种说法则把东方山的得名推向更早的西汉时期,此说认为,山名的由来,起源于纪元前的西汉中期,并与历史上颇有名气的东方朔有牵连,是因东方朔曾来此隐居,并以他的姓氏得名的。约在公元前九十六年,东方朔为了却游历荆楚吴的夙愿,不顾年近桑榆,千里迢迢,乘船顺汉江而下江南。途中,于大冶县境内舍舟登岸,结庐于东方山小住,唯一的原因,恐是实地考察殷周古城及冶铜故址。所以,大冶县很多地方留有关于东方朔的传说和遗址。
此说后来引起一些人的怀疑,是由于明朝嘉靖、万历年间,一些文人骚客,在登临东方山的记叙、题咏中,把东方朔来山隐居的时间"太始元年"弄成"本始元年"。
根据与东方朔同时代的史学家司马迁的记载,东方朔逝世的时候,汉武帝还活在世上,东方朔病危临终前不久,西汉武帝刘彻还带着一些臣僚去看望了他,留下了传颂千古的"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历史典故。说东方朔"本始元年"来东方山隐居,人们当然不能相信,因为这时汉武帝刘彻已经死了十四年,而东方朔去世更早于汉武帝,一个死了十几年的人不可能跋涉数千里荒山野岭隐居。
"本始"、"太始",一字之误,传讹七百余年。造成此讹误的原因,经仔细考证东方山弘化禅寺僧尼谱牒,基本上课断定不出以下三种:
一、嘉靖时活版印刷质量尚差,衍墨致误,以讹传讹。
二、嘉靖后人不敢越雷池半步,人云亦云,致使错上加错。
三、印刷人员历史知识少,不能把关改正。
而且,现存的东方山弘化禅寺僧尼谱牒中,错讹之处,比比皆是。师小徒大,先死后生,屡见不鲜。
     地理环境  位置东方山位于湖北省黄石市铁山区东北部,距黄石市区15公里。东方山方圆18平方公里,最高海拔475米。东方山由曼倩垴、揽胜垴、走马寨三大主峰组成,整个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南向幕阜山脉,北临长江,雄伟陡峻,景区地址稳定情况良好,地质灾害较少。
     气候条件东方山旅游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能丰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最高温度38℃,最低温度-3℃,年降雨量1500毫米以上,山上山下平均温差5℃。境内多东南风,年平均风速2.17米。
     水文条件东方山上小溪、大沟、泉流随处可见,汇入港道,形成五条水流,分别注入黄石磁湖、大冶金湖和鄂州花马湖,拦截东方山水系而成的人工湖,东有江洋水库,南有园门水库,西有东方山水库,北有石桥水库。
水库--位于东方山最东头的张家湾、谢家湾一带,面积约1.22km。
潭--金盆地积水潭,位于弘化禅寺西南方约200m处的金盆地之间,是一块面积在1亩左右的积水潭,潭里有泉眼,这里终年积水。即使天旱之年,也不干涸。积水潭不深,拔开浮萍即可见到清澈的水光云影。
     自然资源东方山有二千余种木本和草本植物,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是黄石腹地中最大的林区。东木本中,松树、杉树、柏树、檀树、榆树、椿树、冬青、苦楝、槐树,分布很广。其中如松林、杉林、枫林、桂林,约六十余处。柑橘、桃、李、杏、枇杷、核桃、板栗、枣、苹果等果树,也广为栽种。作为省级森林公园的东方山,是黄石的城市之肺。其中东方山上面的的弘化禅寺有开山祖师智印手植有一株千年银杏,寿命长达1200余年之久,高30余米,树径近2米。除此之外珍稀古大奇树有:罗汉松、香樟等。
      历史文化 渊源东方山东方山代远年长,早在春秋时期东方山山脉的长江之滨就出现了一座以狩猎器具命名的小城"鄂"。西汉武帝年间一代旷古奇才东方朔曾结庐于此,采药炼丹,布施于民,东方山也因其姓氏而得名。三国时期,吴王孙权建都武昌,东方山因其险要成为捍卫军国重镇的形胜之地,走马寨便是当年东吴都城卫队的营迹。宋代时,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便经常和黄庭坚佛印和尚在东方山品茗赋诗,就是登高赏景,一时传为佳话。

      禅宗东方山历史悠久,佛教文化源远流长 弘化禅寺,始建于唐宪宗元和六年(公元805年)的弘化禅寺,位于东方山山顶由智印大和尚开辟道场兴建,历朝代屡受皇封,距今一千二百多年,历经千载,香火旺盛,高僧辈出,以弘化禅寺为中心的22座大小寺庙,散落于群山峰壑之间。马祖道一高足德聪和尚云游至此,结庐修炼。其后,唐宪宗为山寺题名"宝峰招提",至明成化二年(1466年),明宪宗又赐寺名为"弘化",寺名沿用至今。
弘化禅寺,为禅宗之临济宗法派寺院,位于黄石市东方山之曼倩垴与揽胜垴两峰之间,俗称大庙,创建于唐宪宗元和5年(公元810年),距今1200余年,系湖北佛教丛林十大宝刹之一。至今已传人七十三代,先后有三位高僧进京说法,受到当朝皇帝的接见,并狭题赠赏赐。

     民俗据统计,至今东方山现存的民俗文化多达三十余种,如民间口头文学、民歌、民间乐器、民间戏曲、民间舞蹈,其中广为人知的有劝堂、老龙会、太公生、王寿牌子锣等,其中王寿牌子锣入选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著名景点
      青松倒插
"青松倒插"是东方山古八景之一,原景已经不可靠。有种说法认为"青松倒插"原景在西峰(曼倩脑)东南半山的一处高约五六米的悬崖上,是智印大和尚攀上大松树顶遥选庙基时压弯而成,清代乾隆时此树还在。这不但和余国柱诗中的"落日返照"相矛盾,且西峰东南半山亦无这样的去处。青松倒插还有一说,认为"青松倒插"的青松,是明嘉靖年间大冶知县赵鼐,从他的故乡云南带来的一种"倒长树",它能从粗大的树枝上,长出一条条根来,俗称"气根",一经入土,气根又变成了树干。这样,只要栽一棵,它不断向下倒长气根,渐渐变成许多棵树,以致长成一片树林。这其实是亚热带常见的榕树。然而,把它栽到东方山,不但不会向下倒长气根,而且能否成活都成问题。
人们为了怀念"青松倒插"这一景,现在把东方山水库端路边一棵青松当作"青松倒插",也挺有意思。不少朝山香客还在树下焚香、顶礼膜拜呢。
    石船高撑
出东方山大庙后门,过陆氏祠堂,右转向东北,沿山脊的北坡山径前行,约千米处,可在右侧山崖上,见一巨石。巨石重逾万斤,如船形,搁在高约四米的石壁上。游人踏上巨石,它就摇晃,像荡舟一样,惊心动魄。这就是老八景之一的"石船高撑"。
    铁牛懒卧
相传,智印修建宝峰禅寺大功告成之日,唐宪宗为表彰智印的功劳,特派使者骑牛来贺。原来唐天子既崇佛又崇道,认为道家祖先老子李耳也是他李家的始祖,并相信佛乃老子西去化胡的化身,一旦佛显真身,就是骑牛。所以这位使者就以牛代马。这铁牛也有灵性,见东方山乃钟灵毓秀之地,有云蒸霞蔚之气,得听法聆听之便,受餐霞饮露之福,为之动心,长卧不起,化身为铁了。
     白莲频开
东方山弘化禅寺的白莲池,是因为种的是印度引进的一种白莲而得名。据说,这种莲含葩以后,并不随便开放,而要等到夜深人静时,在和尚诵经声和木雨敲击声中,才频频开放,所以叫"白莲频开"。
     仙履日暄
在老八景中,有一景叫做"仙履日暄",山民习惯地叫"仙人晒鞋"。东方朔当年在山洞里炼丹,常常到各处采药。采药时,鞋被露水沾湿了,回来就脱下防到崖边晒。忽一日,他功成道满,名列仙籍,白日飞升。他飞到半空,回头一看,石崖上尚晒有他的一只鞋,(另一只不知去向)。于是,他用手一指,这只鞋顿时变作了这块重逾千斤的巨石。
     灵泉卓锡
"弘化禅寺"祖师殿后檐墙边,有一眼小井,这就是东方山老八景之一的"灵泉卓锡"。
相传,当年智印来到东方山开启道场后,山上僧众日多,为供给大家饮水,智印用锡杖往地下一插,抽出来,水就汩沽涌出,成了这口灵泉,这就是东方山寺谱上记载的"卓锡凿池,异泉涌出",涌出来的水则"味殊香冽"。于是,人们把它叫作灵泉和圣泉,还作诗赞诵它。
      道洞云停
据传,东方朔在这里隐居的时候,采药炼丹,潜心修道,后来道满功成,白日飞升,成了"大罗金仙",大冶流传说县内有"一贤二仙三阁老",东方朔就是二仙之一。
每到长夏季节,曼倩垴和弘化禅寺这一带地方,只要早晨有云雾笼罩,那么,这一天的中午或傍晚,东方山南麓直至金湖、龙角山、锡野山一带,必下阵雨无疑。东方山周围的人,把这种现象叫做"招云",就是神仙,菩萨显灵,尤其干旱季节,人们经常盼望东方山"招云",这种"招云"现象,是"道洞云停"。
    禅关月涌
禅关月咏相传,智印驻锡东方山先是在这里结庐。为了打坐参禅,他亲手立起一块两米多高、近一米宽的企石,安然挺立,共觅禅机。这块巨石就是"月涌石"。
由于这块"月涌石"石形独特,历史悠久,加上传说的渲染,人们相信它有灵气:腰痛的人只要在石上靠一靠,疼痛就可迅速消除。还有很多善男信女,在企石前边焚香叩头、企求保佑呢。为了保护这块灵石,当下修了一座"月涌亭"。"石在亭中,傲然独立"是月涌亭的真实的写照。
    陆氏宗祠
陆氏宗祠,与众多的寺庙共处一地,相邻而居。2008年陆氏宗祠入选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陆氏宗祠为原东方山山祖陆迥后裔所造。陆氏宗祠始建于北宋中期,历经宋、元、明、清46帝,有近千年的历史,在荆楚大地上屈指可数。现存的宗祠,宽28米,深16米,顶高18米,檐高10米,属砖、石、木结构。墙体是古分砖灌泥浆筑成,厚度0.33米,大门、两侧圆门、天井、台阶、柱脚等由上好的青石和汉白玉雕嵌而成。大殿16柱落脚,两侧厢房分别是8根大木头落脚,屋顶是12柱檐垛,大殿内外梁柱及神龛大都是龙凤、人物浮雕。祠堂内留存的轿、椅等大都在数百年以上。陆氏宗祠虽经几毁几建,但江南徽派的建筑风格依旧保存完好,基本代表明、清两代土木工艺水平。据文化部门考证,陆氏宗祠是我省为数不多、历史悠久、传承完备、底蕴深厚的古祠堂之一。它对于研究汉唐以来的吴楚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4-5-2 12: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