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
查看: 672|回复: 6

精准扶贫:妙趣横生的古人招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31 18: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糟老头 于 2020-12-31 18:14 编辑

                      制定标准,认定贫困户,振灾救难,组织生产自救、逢年过节"送温暖",这是历朝历代皇帝的常规措施。除了对自己没有劳动力者绝对"输血"外,政府在扶贫中非常重视贫苦户的"自身造血"功能。比如在兴修水利工程时,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登记造册的贫苦户,不仅可以让贫困户糊口度日,止还有工钱可拿补贴家用。当年白居易担任杭州"市长"时,曾主持疏通城区九口大水井以及兴修农田水利等若干基础工程,就从登记造册的贫苦户中,优先招录7000多名民夫,不仅政绩斐然,而且扶贫作用非常明显。皇帝和政府的大力倡导,民间扶贫工作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留下了流芳千古的佳话。不仅武训这样的乞丐投身扶贫工作。一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级官员也参与其中。
                           北宋宰相范仲淹,在家乡苏州郊外的吴、长两县购买土地近千亩,以地方所得救济当地的穷人,使他们"日有食,岁有衣"。这千亩田地因此被人们誉为"义田"。对于鳏寡孤独之人,范仲淹岭定期给予周济。范仲淹的家乡因而也被人们称作"义庄"。北宋景佑二年,范仲淹在苏州购买一处住宅,一位风水先生连夸此地风水好,住在这里可以世世代代出高官显贵。范仲淹听后却说,"吾家有其贵,孰若天下之士咸教育于此,贵将无己焉"。于是范中淹毫不犹豫地将房地献出奏请朝廷批准设立了苏州学文庙,以期培养出更多的人才。范仲淹捐宅兴学的举动,在当时影响极大,以至当地富户纷纷效仿。据说"吴学"日后的兴盛即得益于此,并有了"苏学天下第一"的说法。清代,还有一个新科状元题词巧助发小致富的故事,更是体现了文化的魅力。道光三年状元林召棠,衣锦还乡广东吴川。他的发小开了个粥店,生意冷冷清清,滔入困境。林召棠专门带了礼物,前往看望,想帮助发小一把。正巧,发小的妻子请他给题个店名。林召索灵机一动,提笔写下了"弓弓店"两个大字,落款写上"道光癸未钦赐状元及第林召棠题"。发小夫妻非常高兴,马上请人制成大匾,在店门上悬挂起来,过往行人见是状元親题,纷纷赶来观看欣赏。状元的书法水平没话说,但就是"粥"字中间少了个"米"字,剩下两个弓字岂不成了别字。一时间状元写错别字的消息迅速传开,人们、成群结队地前来观看,品头品足。此时,正是夏天,人们欣赏了字顺便进店买碗凉粥喝,发小的凉粥一下火了,赚了不少钱。状元才说,那次题词,我是故意少了个"米"字的。(摘自《甘肃工人报》  

点评

谢谢糟老头老师《精准扶贫:妙趣横生的古人招数》的报道!顺祝老师新年元旦快乐!  发表于 2021-1-2 13:36
谢谢糟老头老师的详细报道!  发表于 2021-1-1 06:31
谢谢糟老头老师的详细报道!  发表于 2021-1-1 02:05
 楼主| 发表于 2020-12-31 18: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准扶贫:妙趣横生的古人招数一文是摘自《甘肃工人报》李志刚  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 02:05:4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糟老头老师的详细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 13:38:3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糟老头老师《精准扶贫:妙趣横生的古人招数》的报道!顺祝老师新年元旦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5-9-12 15: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