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社区广播台

查看: 13181|回复: 40

认知捶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0-25 09:24: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将通过某种形式,让大家逐步认知捶丸。

      而今,在中国体育界,知道门球的不是很多;知道槌球的很少;知道捶丸的就更少。能知道门球、槌球、捶丸以及三者关系的可谓是少之又少。
     挖掘、梳理、整理以及开展等方面,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点评

谢谢老师的热情报道!  发表于 2020-11-2 10:03
谢谢捶丸老师的深入研究与精彩报道!  发表于 2020-11-1 02:17
情况确实是这样的。  发表于 2020-10-25 15:00
发表于 2020-11-5 09:58: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山明 发表于 2020-11-3 20:25
狂总,不管捶丸是什么时候提出,千年万年前提出也好,今天昨天提出也好,关键是否受人接受喜欢,你 ...

中山明老友:
       你我上海一别已有十年,每当看到郑二小们的比赛和视频,都对老兄的当年举措赞叹不已。
       捶丸项目的恢复和发展,是一篇大文章,严格说,捶丸是捶丸,是中国的;槌球是槌球,是法国的;门球是门球,是日本的。
       我目前是从事门球三十余年了,对此很痴迷,门球狂人这个名字是别人给我起的,我也顺从了,这是一种逻辑关系。
       欧美的槌球也搞得很好。亚洲只有日本参加,我们没有进入这个领域,严格说还不会,从2018年开始研究,2020年9月10日开始启动,在北京成立了中国第一家槌球俱乐部,制定了中式槌球(一)即:门球场槌球规则,开始了新的历程。
       捶丸,是属于中国的,失传了370余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理应挖掘和弘扬。
       造舆论,建组织,编纂规则,创建基地,培训学习等已经逐步开始了。
       至于如何打法,是执行阶段的事了,我们目前正在做第一阶段的事,即:顶层设计,封闭性演练......
       关于是否好看好玩,我坚信:发源于皇宫里的高雅项目有着陈厚的文化内涵,如果我喜欢上了,其痴迷程度不会亚于对门球和槌球的程度。关键还有,这是中国的,是中国古代体育的瑰宝,是我们可以拿得出手的“名片”......
       瓦西里说过: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一个关于捶丸的网站正在建设中。

点评

严格地说捶丸已经"失传了370余年"就不能称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了。  发表于 2020-11-5 23:02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28 10: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捶丸是门球吗?
槌球是门球吗?

       前些日子,曾在网上有过讨论,新疆戈壁梭梭发表过很好的、长篇的帖子,较为系统的介绍了门球。
       从他的观点出发,我在迟来的回复中,会陆续回答他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和回答。

首先,可以认同槌球和捶丸同属于门球这一类。
       但,辈份和渊源要搞清楚。
       我们目前有个共识,以四代划分:
       第一代,捶丸,成形于宋朝,兴盛于元、明。现有《丸经》在世。
       第二代,槌球,成形于法国,流行于欧美,现有九种玩法。
       第三代,门球,成形于日本,流行于东亚,现主要有国际玩法和中国玩法两种。
       第四代,现代捶丸,继承于捶丸,目前正以挖掘和梳理之势于中国开展。

其次,可以认同于这四代都是槌丸的变种。
       流行于欧美的成了槌球,已基本成型,9+1,一种中式槌球正在中国兴起。
       流行于日本的门球以新的形式进入中国后,门球的基本理论和流程已被很多人所认同。
       一种认识已经形成,这四代都有《丸经》里介绍的影子,带有捶丸的历史痕迹。

第三,叫个什么名字?
       把现代捶丸叫成是门球的一种玩法,甚至就在现有的门球场地上玩,这没啥不可以的。
       把中式槌球叫成目前的一种玩法也可以。实际上,中式槌球(一),即:门球场槌球的名称以及543个字的规则早就阐明了。
       叫什么名字不重要,但要师出有名,名正言顺。
       内容很重要,玩法是否简单易学和便于操作,如果再加上好看好玩和强身健体就更棒了。
       门球场槌球已经开始实验了,现代捶丸已经完成了构思设计阶段,即将实验和展开......

        随之而来的,一场对当今门球的“革命”已悄然开始了。
       引导这场革命的,希望是新一届中国门球协会,毕竟,中国门协的历史地位和指导力是别的其它组织目前无法代替的。
       感谢为这场“革命”长年做出奉献的专家、学者以及探索者,基础研究和顶层设计有你们的辛劳。
       作为一名骨灰级门球人,能参与其中成为研发团队中的一员,感到光荣而自豪。

我把本文提出的问题这样看:
       门球是捶丸吗?
       槌球是捶丸吗?


点评

合适的提法是,早在900余年前的我国宋朝,在宫廷里就出现了类似于今天槌球和门球,用带长柄的槌头击打球的户外竞技体育项目一一捶丸。"丸经"一书较详细地记载它的打法和规则。  发表于 2020-11-5 22:07
捶丸和槌球、门球是什么关系?一是捶丸和槌球、门球三者具有相似性,都是用带柄的槌头击打球的户外竞技体育项目;二是捶丸、槌球、门球三者诞生的地区的时间具有相异性。捶丸诞生在槌球和门球的前面。  发表于 2020-11-5 21:37
槌球和门球是什么关系?大家已经很清楚。槌球和门球是源和流的关系,是父和子的辈分关系。因为,门球的发明人是学习了槌球的打法和规则并加以改造,才形成今天的门球打法和规则。  发表于 2020-11-5 21:16
捶丸和槌球、门球是什么关系?是源和流的关系吗?是祖孙辈份的关系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发明槌球的法国人和发明门球的日本人并不知道中国有捶丸,更没有从捶丸中继承了它的打法和规则。  发表于 2020-11-5 21:03
谢谢总版主老师的精彩报道!  发表于 2020-11-2 10:04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25 09:38:4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热情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5 09:4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微信图片_20200613113147.jpg
  
     1980年12月20日,为了展示中国古代的体育文化,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了一套《中国古代体育》特种邮票,见上图:
    中国体育历史悠久,但“体育”一词,是清朝末年中国留日学生带回的。自那时起,人们就把古人的一些强身健体、练兵习武以及某些养生娱乐活动,统称为中国古代体育。如拉弓射箭是练武的手段;蹴鞠是汉唐的练兵项目,到宋朝才成为娱乐;捶丸和围棋既是娱乐,也有布阵练兵的军事意义以及开发智力、健身养生之实际价值等等。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出现了体育活动,各个朝代的体育活动均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时代特征,成为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中国古代球戏之一,捶丸源于公元960年的宋朝,大盛于金、元,书载于明(1100-1640)。
    有关捶丸的记载,最早见于元朝1282年一本专门论述捶丸的著作《丸经》。据《丸经》描述,这一游戏最晚出现于1125年的北宋。一些学者认为,捶丸由唐朝马球演变而来。体弱的宫女先发明了“步打球”,不需骑马。到了中唐,宫女们在草地上挖洞分队比赛。到了宋代捶丸的发展更加完备,对捶丸活动的场地、设备、竞赛方式与裁判规则等,都有详细记载。根据地形选择场地,作球穴。球用坚固的木料制成,棒用木竹合制,竞赛时人数可3-10人,双数可分成两班比赛。
    中国一些学者认为,捶丸在元朝由中国传到北欧,应该是槌球和高尔夫的远祖。
    算起来,中国的捶丸已逾千岁,欧美槌球已达数百岁,日本的门球七十余岁,算作是三个年代并不为过。

    而今天,捶丸历经西方留洋和东方留洋后,又即将回到生它养它的故土了,这块故土叫中国。
    直接叫捶丸,大家已经很陌生了,毕竟已经几乎失传。
    2020年10月24日,有人在北京经过长达约十个小时的连续长谈,达成了很多共识。
    当事人出于某些原因,一些东西还不能拿出来,待到形成某些专利后,会逐步面世的。
    这个项目的某些技术环节,已经获得国家某些专利证书。
    一个新的名字,也将呼之欲出。

点评

谢谢捶丸老师的精彩报道!老师辛苦了。  发表于 2020-11-2 10:03
捶丸要诞生了!  发表于 2020-10-29 20:21
老师辛苦了。谢谢您的深入研究与精彩报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0-28 10:57
谢谢捶丸老师的深入研究与精彩报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0-26 04:45
谢谢捶丸老师的深入研究与精彩报道!  发表于 2020-10-26 04:45
老师辛苦了。谢谢您的深入研究与精彩报道!  发表于 2020-10-25 15:04
捶丸老师讲的有道理!  发表于 2020-10-25 10: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25 15:0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捶丸 发表于 2020-10-25 09:40
1980年12月20日,为了展示中国古代的体育文化,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 ...

       老师辛苦了。谢谢您的深入研究与精彩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26 04:4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捶丸 发表于 2020-10-25 09:40
1980年12月20日,为了展示中国古代的体育文化,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 ...

谢谢捶丸老师的深入研究与精彩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26 09:30: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我们努力了,就是好的,是否成功,另当别论,我们在努力做的过程中,品味其中的5味俱全,这就是生活,这就是人生。继续努力。曙光就在前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26 09:5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现代捶丸的诞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6 14:32:2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捶丸


     一个孩子出生,甚至出生前,是要有人给这个新的生命起个名字的。
     在中国,家庭起名字做得最好的是孔孟两家。比如“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老孔家老孟家二十辈的字号早就摆在那儿了。
     捶丸,这个名字一千年前就有了。
     传到欧洲后,一支发展成了高尔夫球,已经成为成熟项目了,再有发展很难了。
     一支发展成为槌球,也比较成熟了。1947年,日本人铃木和珅把槌球变革改良成了门球,也比较成熟了,算起来,是槌丸的第三代。
     目前的情况是,古代捶丸在中国随着国运的兴衰一直没有得以发展,到了清朝以及中华民国时期几乎失传。新中国建立以后,虽然有的人或者学会做了一些工作,力图去作挖掘和梳理,但终因选择方向和学识所限,没有得到较大的发展和令人满意的成果。
     在现有门球的基础上,挖掘和梳理古老的中国体育文化,走一条前人没有想过和没有走过的发展之路,目前已经有人做了,就比如名字:
     捶球,与第二代槌球名字相仿,不宜。
     新捶球,对应的就是旧捶球了,不妥。
     现代捶丸,对应古代捶丸,可以。
     ......

     第一辈:捶丸,也可以称作是中国古代捶丸。有《丸经》传世,32章,12000字。
     第二辈:槌球,现在流行于欧美,目前有九种玩法。
     第三辈:门球,流行于东亚,目前有三种玩法(国际,中国,中式)。
     第四辈:现代捶丸,正在研发阶段,有的方面已获得专利证书。

     师出有名,名正言顺,顺其自然......
     2020年,现代捶丸的规则、场地、器材等,有望面世。

点评

谢谢捶丸老师的精彩报道!老师辛苦了。  发表于 2020-11-2 10:04
槌球是门球的前身,槌丸又是什么呢?  发表于 2020-10-28 20: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8 09: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球的颜色及其它

      我们比较熟悉的门球的颜色以及球上标识的阿拉伯数字码。
     门球。最早引进的门球,是黑白两色实体球。球体上面的号码是画上去的。用的时间久了,还得用漆重画一下。如何才能方便球员记住自己的球号呢?于是,标有字号的球应运而生,而被称之为“恐龙蛋”的无号球就成了练习球了。
    当时最好的球是有国营军工系统背景的河北汉光,后来,以他们为代表的小体字球不适应了,哈尔滨长寿的大号字的门球成了宠儿。再后来,防滑球以及三面字的门球占据了市场,玩门球的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市场告诉了人们,最简单的、便于人们认知的球才是好球。
     但,民间关于球的改革呼声一直不绝于耳。我有两位痴迷球号改革的老朋友,一位是安徽黄山的鲍明善,一位宁夏的老哥(只有网名),老鲍在2009年上海一次国际门球赛(世锦赛预演)期间,在夫人陪同下,到了上海高东比赛现场找我。看了他自己带的“样品”后,我一头雾水,后来介绍给时任门协秘书长的古桥。秘书长又把皮球传了回来,让他找我和徐卫国等人研究,我和老徐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主要是花里胡哨不易辨认。后来,我还特意置办了一套哈尔滨生产的十色彩球(注号型),说实在话,用了很多年,也只记住了红1白2,其它的真没记住。

     再说槌球。世界上的槌球存在了数百年,目前有九种打法,都是世界槌球组织认可的,这九种是:
  • 协会槌球
  • 高尔夫球槌球
  • 短槌球
  • 两球槌球
  • 美国六门槌球
  • 美国九门槌球
  • 花园槌球
  • 极端槌球
  • 古代槌球
     槌球的球是颜色实体球,主流打法是四种颜色球依次轮击,四种颜色和次序为蓝、红、黑、黄。虽然也是花里胡哨,但为了研究槌球,我还真得记住了颜色和次序,看懂了世界锤球赛的很多视频。
     槌球的球体是颜色区分,球体上没有号码,这就方便许多了,尤其适合直播和录播解说。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原因,减少了裁判呼号。槌球是两个人或队的比赛,谁在乎让某个人去呼号展示啊,是看击球员打球啊,还是看裁判的靓丽风景线啊。槌球场是打球为主,完全可以不要满场跑动的裁判,如果说这样不可以的话,约800岁的槌球较之只有73岁的门球,人家的资格可是老多了,存在了数百年,还两次进入过奥运会哦。槌球比赛不是不要裁判,四个场地比赛仅有一名裁判(比赛监督)的某国比赛现场,可是有我们的门球人现场拍摄过的哦。
     捶丸。捶丸在中国宋朝就有了,迄今千年。球是不分颜色的,但如何记住球号,可以读一读《丸经》,这本书32章,12000字。现代捶丸将使用四种颜色的球,与槌球极其相近,也可以通用,用一句中国的普通用语“青红皂白”即可说清。
     蓝。青出于蓝胜于蓝,青色即蓝色,这是首球,与世界范围的槌球一致。
     红。这是次球,别称赤色。与世界范围的槌球一致。
     黑。黑也叫皂,黑色的意思。代表人物是张飞、包丞,这是三球,与世界范围的槌球一致。
     白。所有球类中,白色的球最容易被人记住,别称银色。与世界范围的槌球不大一致,世界槌球是黄色。实际上,黄白通用也可以,一般色弱的人或在一定条件下,这两种颜色往往会被混肴。
     不管青红皂白,弄好了次序就可以了。那就蓝红黑白,死记硬背三天,管保你牢牢记住这个次序。如果实在记不住,那就记住我送你的话就可以了:
      你知道青红皂白吧?
      还有一句是:
      青出于蓝胜于蓝,红脸关公、黑脸张飞、白脸曹操(黄脸刘备也可以)啊。
      设计现代捶丸的时候,我们采用的是大道至简,球不需要标号,当然,也不需要裁判呼号。如果有比赛监督的话,你在一边坐着喝茶或在一般溜达着散步,眼睛看着场内,也就可以啦。
      换一种思维或者活法,挺好。干嘛非盯着那棵歪脖子树啊,你不要学那个崇祯啊?

点评

谢谢捶丸老师的精彩报道!老师辛苦了。  发表于 2020-11-2 10: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28 10:4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讨论,活跃气氛,增长知识,了解历史,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28 10:5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捶丸 发表于 2020-10-25 09:40
1980年12月20日,为了展示中国古代的体育文化,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 ...

老师辛苦了。谢谢您的深入研究与精彩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28 19:5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现代捶凡问世。

点评

是现代捶丸,不是捶凡  发表于 2020-10-29 08: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28 20: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盼“槌丸”早日出世。

点评

是“捶丸”,货真价实的中国产品  发表于 2020-10-29 08: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29 18:29:04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捶丸,既然已经孕育,出世的时间应该不会太远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