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战家书为我们回顾抗战历史、追忆抗战故事提供了新的史料,为研究抗战历史提供了个性化的新视角。张自忠,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阵营五十余国中战死的军衔最高将领。从抗战一开始他就有"报国必死"的决心。他在家书中说:"仰之吾弟如晤;现已决定于今晚往襄河东岸进发,不顾一切,向北进之敌死拼。无论作好作坏,一定求良心得到安慰。由现在起,以后或暂别、永离,不得而知。专此布达。"
每上战,都打得英勇悲状,而且每次战前张自忠都要写下一封信,回来的时候再把信撕掉。他在写给战友的信中说:"只要敌来犯,兄即到河东与弟等共同去牺牲。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的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至忙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亡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愿与诸弟共勉之。"
枣宜会战前夕,张自忠留下了两封信,一封信是致将士们,另一封信是致他的副将。那场恶战,在左臂中弹仍坚持指挥作战,浴血奋战直至身负七处重伤,壮烈殉国。这两封信就成为他的绝笔。但是,他却没给家人留下只言片语。
抗日将士的这种气节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也是我们最终赢得抗战胜利的重要原因。
(摘自9月22日《中国纪检监察报》王霞 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