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

社区广播台

查看: 2826|回复: 0

撞击后自他球的分离角是90度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28 17: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常在论述门球技术特别是分球技术的文章中看到这样的论述,撞击后自、他球的分离角是90度,这是物理定律。从我多年的门球实践中却不是如此,在用直面槌头(常用槌头)时,无论是用平打,还是用挑打、压打、顿打,自球撞击他球后两球的分离角都不到90度,多在60—80度间。当撞击点偏离自、他球心连线极少时更可打出跟球,两球的分离角在0—40度间。只有在极薄的分球时,他球微动,两球的分离角接近90度。我想常打门球的人都会有我同样的感受。

我相信科学,我更尊重实践。但现在两者有矛盾,为什么呢?我想是因为在门球场地上打球和物理试验的条件不同。我分析是场地的磨擦使自球产生了向前的滚动力,在两球撞击后滚动力并没有全部消耗和传给他球,而滚动力的方向是来球方向,这样就造成了自球向来球方向(击球线)偏移滚动。不知对不对。希望有人能研究两球撞击后的运动规律。

再谈谈目标、他球垂线瞄准法。这是广为人知的分球瞄准方法,做目标点与他球心的连线,过他球心做该线的垂线,线上他球外3.75厘米就是瞄准点。这种瞄准方法的依据就是上面谈到的物理定律。我觉得这种瞄准方法有些地方说不清。一,大家都知道分球瞄准点的选定是由自球、他球和目标三点所成角度决定的,而该瞄准法却只用两点决定瞄准点,与自球在什么位置无关,也不管三点成什么角度,从道理上讲不通。二,90度分离角也不符合门球实践。

那么是不是这种方法就不能用了呢?也不尽然。在簿擦球时,这种方法选的瞄准点和正确瞄准点偏得不多,可以达到分球的目的,在厚擦时自球走不远,偏差虽大,但偏差的距离却不太大,因此也还可用。在打眼镜双杆时用此法瞄准就不行了。总起来说,此法可用但不精确。

要把门球特别是竞技门球推向新的高度,就要搞好理论研究,并用理论指导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使门球运动更上一层楼。热忱盼望门球界有志之士投入门球理论研究。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