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

社区广播台

查看: 45813|回复: 18

跨打不是中国发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8-26 08:4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本人习惯用高尔夫式击球,传入中国之后,中国人喜欢采用跨打,于是有人认为跨打是中国发明。 并为之自豪。
中国人进一步发明了贴脚打法,在网上有人认为这是技术改进,也有人认为贴脚打法有潜在的被禁止的可能性。
今天 看槌球录像,和研读槌球规则发现:槌球 (狂人称之为门球之父)大多数人都采跨式打法,难道,是中国人发明跨打式之后被 歪果仁 偷偷学去,用到槌球里?我以为 跨打式是中国人发明的说法 是站不住脚的。
中国人用了跨打式,就进一步发展为贴脚打法。其实槌球用的是大方槌,非常适合贴脚打法, 发明贴脚打法也就顺理成章的事。但是 槌球规则明确规定用脚或腿导引球槌是犯规的。所以贴脚打法有潜在的被禁止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点评

谢谢老师《跨打不是中国发明》的报道!  发表于 2020-8-27 05:53
谢谢烨鹤老师《跨打不是中国发明》的报道!  发表于 2020-8-27 03:42
"跨打"不论是槌球还是门球中都是普通的、常发生的概率事件,谈不上是谁的发明。  发表于 2020-8-26 09:43
世界门联已经裁定贴脚打法并不违规,肯定是以门球打法规则和裁判实践为依据,最终得出的结论,即便这一裁定是有利于中国人的。很不明白的是,在不清楚世界门联当初裁决理由的情况之下,为何总是提醒要放弃贴脚打法。  发表于 2020-8-26 09:30
如果中国人称外国人是"歪果仁",就有可能中国人也被外国人称作"歪果仁"或者其它什么的。这是一种种族性的歧视。您作为文明倡导者应不齿这种言行。  发表于 2020-8-26 09:03
发表于 2020-8-26 09: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赞成,我非常赞成!槌头贴脚显然是等于给槌头增加了附属物。

点评

赞成!非常赞成!我就不用"槌头贴脚。  发表于 2020-8-29 08: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26 09:2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欧美的槌球是采用跨打的,但是不贴脚,是有利于瞄准和发力。
利用网络用语,比如 歪果仁 是可以的,谈不到是 种族性的歧视,因为发言者,一介草民而已,顶多算是 门球爱好者。当然,尽量使用文明用语为好。
我最近就常用一个词汇。把槌球称之为:门球他爹。话糙理不糙,门球和槌球的确是父子关系。
世界上很多东西都是相同的,历史往往也会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徐氏贴脚打法适合于平整的沙土地或者人造草坪场地,在厚密的天然草上没有优势。
很有意思的是,方形槌球、跨打是槌球运动的标配,而把门球当成发祥地的日本人确对此在门球运动中的使用持否定态度。
日本人是聪明的,我们呢?
严格说,门球的跨打不是中国人的发明。理由呢?
早在中国人用跨打方式打门球的时候,欧美人就用这种方式打槌球了,而且,一直到今天。

点评

"歪果仁"确实是"网络用语"、也是"一介草民"的用语,国内也没有这方面的法律约束,当不得真计较。  发表于 2020-8-26 09: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26 11:3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槌球规则明确规定用脚或腿导引球槌是犯规的。槌球和门球是一回事吗?

点评

谁翻译的?能说得再清楚些吗。  发表于 2020-8-29 08:12
有人说是一回事吗?  发表于 2020-8-26 12: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8-26 12: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我此帖易被认为贬中扬外,所以以歪果仁平衡一下。

点评

爱国是必须的  发表于 2020-8-29 08: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27 03:42:5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烨鹤老师《跨打不是中国发明》的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27 05:54:0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跨打不是中国发明》的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29 05:4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玩门球 于 2020-8-29 05:52 编辑

    有依托比较稳 ,这是不争的事实!双贴打法,但现在中国门球允许试用呀!

点评

世界门联也允许使用(不是"试用")。真是搞不懂!  发表于 2020-8-29 08: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