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查看: 573|回复: 3

古代西方人眼中的中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6-24 21:2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树上就能长丝绸?遍地都是珍宝?听起来是不是很梦幻很向往?没错,这就是古代西方人眠里的中国。
                    大概在我国春秋时期至汉代,"中国制造"的丝绸就以其柔软飘逸的质地,征服了欧亚大陆另一端的罗马人。古代艰险的丝路导致丝绸价格颇高,但依然无法阻挡他们对丝绸的追捧,当时的罗马贵族皆以穿丝绸为美,当时的罗马贵族皆以穿丝绸为美,古罗马著名的博学家老普林尼在《博物志》中写道:"赛里斯国现在庞贝古城壁画上依然保存着罗马帝国时期贵族身着丝绸的形象。由于山阻水长,罗马人不能理解如此光滑柔软的"软黄金"是怎样产生的。古罗马著名的博物学家老普林尼在《博物志》中写道:"赛里斯国,林中产丝,闻名世界。丝生于树上,取下湿一湿,即可梳里成丝。"后来欧洲皆称中国为"赛里斯(Seres)",此词由希腊文賽尔(Sere)即蚕丝一词演化而来,意即"丝绸之国。
                       南北朝至明代,在欧洲人看来中国人;人遍身罗绮珠宝满杯。中世纪时阿拉拍商人在巜中国印度见闻录》中记载:"中国居民无论贵贱、无论冬夏,都穿丝绸。他们拥有黄金、白银、珍珠、锦锻和丝绸。"特别是意大利人马可·波罗的渲染,他在游记中写道:"凡是世界各地最稀奇最大价值的东西也会集中在这个城里。"意大利画家加万尼·莱昂纳多在1884年绘制的《马可·波罗·归来》就选取了马可·波罗向大家展示其从中国带囬的珍宝的场景:倾泻而出的珍宝与长身而立的马可·波罗成为画面的中心。四周围绕的人群以各种姿态向中心探去,强烈的向心力与冲突感表现出人们对于这些珍宝的惊叹和和渴望,也映衬出他们对于神祕而富庶的中国的向往。特别是他们对瓷器的狂热,直接影响了18世纪兴起的"中国热",许明龙在欧洲十八世纪的"中国热"》中写道:"那时,中国的商品抢着买,关于中国的书争着读;凡尔赛宫的舞会上国王穿着中国服饰出现在满朝文武面前。当时法国画家弗朗索尼·布歇就创作了一系列想象中的"中国景象",其中《中国花园》里充满了他们向往的"中国元素":夸张的中式戏服、饰满羽毛的凉伞以及随意放置的精致瓷器等。后来欧洲称呼中国也由原来的"赛由斯"变成了代表瓷器的"China"。(摘自4月17日《宝鸡日报》郭晶  文)

点评

谢谢老师的报道!  发表于 2020-6-26 01:19
发表于 2020-6-25 05: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26 01: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4-4-24 23: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