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查看: 842|回复: 8

(转载)《门球之苑》优秀通讯员经验交流-张树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6-23 04:53: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七八老兵 于 2020-6-23 04:55 编辑

              【优秀通讯员经验交流】张树弼           
             ——我的门球故事
【主编点评】
        每位通讯员朋友,对编辑部来说,对我来说,都是十分有缘分的。因为有缘进入了门球的世界,因为有缘认识这么多门球的前辈,因为有缘收获了这么多的支持。门球这个世界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悟,作为通讯员的我们,能不能用自己的笔,用自己的相机,记录下那些让自己难忘,给别人启迪的故事呢?我想,张树弼老师的故事,会给我们启发。
      
         我的门球故事
         文、图/张树弼(山西省太原市通讯员)
       2004年,单位安排我参加长治市门球协会举办的门球裁判员培训班学习。会上,我与《门球之苑》通讯员李正中老师相识,通过短短四天的学习培训,我和李老师从相识相知逐渐变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李老师做门球裁判员已有多年,球打的好,指挥的更好,是长治市门球运动的骨干。而当时的我,对体育运动不感兴趣,对门球更是一无所知。在得知我是被单位派来学习的新人后,李老师就结合我工作专业的特点帮我入门,鼓励我要珍惜这次机会,多学点知识,将来可以通过打门球强身健体,参加门球活动报道、撰写相关文稿,益智又健脑,并将门球运动的专业期刊一一《门球之苑》杂志介绍给了我,希望我好好阅读,结合实际写出一些好文章。培训结束回到单位后,我拿着专心阅读杂志,很快被上面优质的门球内容深深吸引,也看到了李正中老师发表的精彩文章。于是,我也就此开始参加到门球活动中来了。
       此后,每次市里比赛与李正中老师相聚,他总是繁忙于执裁工作(担任裁判组长),给了我很多的关切和鼓励,并将《门球之苑》杂志各版面近期的重点报道内容都详细地告知我,帮我分析我撰写的文稿中的不足和需改进的地方。在他的关切鼓励下,2006年我参加杂志“请您指挥”栏目的答题首次得奖。2007年,我撰写的门球技战术类文稿首次被选用在《门球之苑》发表。由此,我开始正式涉足了门球运动的通讯报道工作。2007年底,李老师和我凭借在《门球之苑》上发表的文章,双双被评为山西省门球协会当年的优秀工作者,受到了表彰和奖励。可以说,李正中老师是我打门球、写文稿,走上门球运动宣传报道工作的一位好老师。
       2009年,我有幸成为《门球之苑》通讯员,在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也是逐年增加。出了李正中老师对我的帮助,这也得益于《门球之苑》责任编辑张玉生老师,长期以来对我的关心和培养。我和张老师素不相识,至今也未曾见过面。在我刚刚学写文稿的阶段,有许多门球专业术语都不太明白,寄去的文稿,张老师都会亲笔写信给我,教我专业术语,指出文稿中的不足并提出修改意见,让我受益匪浅,写作水平也不断提高。此后,《门球之苑》高级编辑高永祥老师接任张老师退休后的工作,他向张玉生老师一样关心支持我,不分节假日、不管上、下班,甚至是晚上都会及时通过微信指导我的文稿修改,并及时提供写作绘图等诸多方面的标准和图表资料,指导我在写作上获得了更大的进步。2019年下半年,我撰写的文章被选入《门球之苑》专栏栏目发表。而杂志的责任编辑杨宁老师,作为另一位长期以来一直指导、帮助我的老师,对我在写作上的进步提高也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我的不少文稿都是在她的精心指导下变成了佳作。她还将我撰写的与门球密切相关,又符合老年体育杂志选题的文稿推荐给《老年体育》杂志发表。正是在这些老师们的关心帮助下,我在工作中年年有进步,多次被评为《门球之苑》优秀通讯员。
       2016年我回到老家山西交城,家乡门球协会也热情地接纳了我,我也实现了能天天打球的愿望。不过,虽说回到家乡,但离家50余年的我虽乡音未变,但认识的人并不多,心中难免有些孤独郁闷。在此影响下,我写作的热情大减,文章创作也遇到了瓶颈,当时急需取得突破但又看不清努力方向,心中期望着有良师给我指导,但又不知何日方能得以实现。
5月的一天早晨,我早早来到县门球馆,球馆内外已有不少球友在忙碌,正纳闷今日为什么大家都来这么早,抬头望去,馆内主席台上方“庆祝门球之苑交城读者俱乐部成立”的横幅高悬,主席台上赫然摆放着《门球之苑》主编齐欣老师的名牌。
       喜悦兴奋中,我找到县门协领导询问,得知齐欣老师一会就到。真想不到《门球之苑》主编齐欣老师能来到交城。记得第一次见到齐欣老师是在2015年的春节前夕,齐老师出差琼海,百忙中给海南候鸟门球俱乐部带来大批《门球之苑》杂志,但因事急、时间紧,要连夜赶赴琼海。
       于是,我和门苑的吉林通讯员沙云秋老师连忙一起去机场举牌接机取杂志,匆忙中无法向齐老师请教,失去一次学习的好机会。这次齐老师来到交城,这个机会我一定不能错过。
见到齐欣老师后,我迎上前去打招呼,想不到齐老师在海口机场的匆匆一面,就记住了我。我急切地将希望得到老师对我工作指教的愿望说给她听,话尚未说完齐老师就笑了,他像早有准备一样有条有理、用简洁易懂的语言就通讯员工作的诸多方面给我讲解起来,并结合我的具体情况,为我指出了努力的方向。事后反复回顾齐老师的教诲,我心想:齐老师和通讯员们虽说大多未曾见面,但看来她对通讯员们的工作是非常了解的,否则就不可能对我的工作提出了这么中肯且符合实际的教诲。她的教诲,解开了我心中郁闷,为我指明了努力方向,让我找到了解决写作瓶颈的钥匙。此后,我对门球运动的兴趣便更加浓厚了。
       按照齐老师的指导,我广开思路,在创作类别方面,除坚持写好八面来风等消息报道,以及技战术方面的论文外,还大胆向其它板块、栏目发展。几年来,我在基层风、门球文化、编读往来、裁判等栏目板块,年年都有不少文稿被刊发。兴趣就是动力,与齐欣老师的谈话激发了我创作的动力,不但鼓舞了我,也鼓舞了我的老伴。
       此后,每天早晨,我和老伴都是最早到达球馆。老伴也一改过去要等教练来的习惯,主动向我提出两人对打学习战术指挥的要求。而我们夫妇每天早上的两场对打,既锻炼了彼此的身体,也让她在战术指挥上大有长进,参加“请您指挥”问答竟也榜上有名,多次获奖。
       2019年3月,我又参加了在黄山举办的《门球之苑》通讯员、作者培训班的学习。培训班上,中国门球协会的有关领导马金凤、周正、曹彧以及《门球之苑》杂志的齐欣、杨宁、王鲁西等多位老师亲自授课,系统全面地对学员进行了培训并组织实地采访。此次培训内容丰富,结合实际,学习资料实用,对通讯员们是一次极好地学习机会,也是《门球之苑》送给所有通讯员最珍贵的礼物。当时,我还荣幸地被评为2018年《门球之苑》优秀通讯员。在此,我要感谢杂志编辑部的领导和所有老师,是你们多年来的辛勤付出、关爱,把我从一个不喜欢体育运动、对门球运动也没有兴趣的门外汉,培养成了一位痴迷门球的爱好者。今后,我将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门球运动的宣传报道工作中,不辜负所有老师对我的栽培与期望。


点评

为【优秀通讯员经验交流】张树弼点赞!  发表于 2020-6-23 18:48
为【优秀通讯员经验交流】张树弼点赞!向他学习!  发表于 2020-6-23 14:32
看了《门球之苑》优秀通讯员的故事,深受启发,向他学习、为他点赞!  发表于 2020-6-23 08:45
 楼主| 发表于 2020-6-23 04:57:27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点评

谢谢老师的转载分享!  发表于 2020-6-23 05: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23 05:57:0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转载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23 08:46:2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门球之苑》优秀通讯员的故事,深受启发,向他学习、为他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23 14:32: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优秀通讯员经验交流】张树弼点赞!向他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5-7-12 14: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