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谈谈门球“弹式”击球法 四海 昨天
我认识一位叱咤在门球场的高手——蔡老师。他击球方式在门球场上不多见,很有特色。见过他击球的球友都称之为“弹式”击球法。蔡老师两三米距离擦球到位,让人惊叹;七八米甚至十来米距离撞击精准,让人叫绝。我观察“弹式”击球法一段时间后,向蔡老师请教了此击球法的要领、方法及特点。 “弹式”击球要领: 一站:正面面对自球。 二看:自球与他球(或球门,或中柱)目标形成一条线(视觉线)。 三瞄:将球槌放在自球前瞄准击球点(视自球距目标远近放球槌),与“二看”要领相同,即球槌、自球、他球(或球门,或中柱)目标形成一条线。 四“弹”(击):球槌尾端翘起,直接起杆击球,即“弹”(击)球。 “弹式”击球方法及特点: 一是击球前不必试杆,直接击球,避免因试杆致使球槌偏离瞄准的击球点。 二是起杆击球时用腕力带动小臂,此起杆幅度小,可保持起杆击球的稳定性。 三是适合多种正撞击击球姿势,单贴脚、双贴脚、胯打均可使用此击球方法。 “弹式”击球法关键是腕力控力,腕力大小决定击球距离。同时,槌头与自球的摆放距离也很关键,击远距离球则槌头距自球距离远些;反之,击近距离球则槌头距自球距离近些。一般槌头距自球间距在10—15厘米为宜。 日常有关击球教学采用“一看,二站,三瞄,四靠,五放,六夹,七试,八击”步骤,与“弹式”击球法相比,显得繁琐,而“弹式”击球法简便易学,去掉不必要的击球前的一些环节。只要瞄准,控制好腕力和球槌摆放距自球位置即可。 练好“弹式”击球法,关键是练习腕力,同时需尝试摸索槌头与自球间距,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这些都需不断尝试,找出适合自己的腕力和球槌摆放位置,从而掌握“弹式”击球技术,不断提高击球技术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