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七八老兵 于 2020-6-15 05:11 编辑
【优秀通讯员经验交流】韩风珠 ——宣传西北门球,我任重道远
【主编点评】
在来自西北高原的门球人中,韩风珠老师虽然没有西北人的彪悍,但却是一位内心强大的女性。多年来,她在青海这个门球活动相对落后的地区,默默辛勤地耕耘付出着。各地的球友一般都鲜有机会能来到大西北,而这里的门球人了解外界,全国各地的球友了解青海,都是通过我们的通讯员。在这里,宣传报道工作不仅是传播本地的门球信息,更多的是为青海的门球人带去鲜活的门球内容,更好地指导当地门球运动的发展。我们的通讯员肩负重任啊!
宣传西北门球,我任重道远 文、图/韩风珠(青海省西宁市通讯员) 我来自祖国的西部高原青海,2011年成为了《门球之苑》西宁市的一名通讯员。我严格按照编辑部的要求,平均每一年度对各项门球赛事活动的报道达20多篇,以便让全国各地的门球人都能了解大西北的青藏高原,获悉青海省西宁地区门球活动开展的情况。
推广普及门球运动
2013年,青海华德集团出资举办首届全国门球邀请赛,我提供了很多照片,并在《门球之苑》发表了详尽的文章,让全国门球人认识了青海西宁,领略到了大西北人的热情豪放。 此后,只要有门球活动,无论刮风下雨,我都会用相机或手机拍摄并记录下来予以报道。在这一年,我还对青海省湟中县门球运动协会的成立及举办的首次门球比赛进行了现场报道。自此,青海省的门球运动在乡村地区的天地里有了门球的领路人。通过这次报道,我不仅向大多数乡村农民普及了门球知识,告诉了他们怎样打门球,如何参加门球比赛,还帮助他们提高了对门球的认识,把他们从麻将桌上以及农闲时的人群都成功引入到了门球场学打门球。此外,还组织人员为贫困地区捐献了球杆、门球等门球器材。
作为一名《门球之苑》的通讯员,我深感到肩上的重任,推广和普及门球运动的工作刻不容缓。为此,我还给湟中县政府部门作了有关推广及普及门球运动的工作报告。仅半年的时间,湟中县就发展起了6支农村门球队伍,还成立了少儿门球队。他们经常在农闲时组队到西宁市里来打门球,与西宁球友切磋,球技提高得很快。
此外,我还积极到海东市的平安区、民和区、乐都县等地进行实地拍摄,用镜头诉说边远地区门球人的趣事,帮扶发展较弱的区、县培训门球人员的技战术,并用心记录下了这些活动的实况。从而引起了海东市政府有关领导的关注,获得了财政拨款,使得海东市自此先后建成了三片草坪门球场,推动了海东市门球运动的发展。由此可见,加大门球工作的宣传力度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一名通讯员,我虽然很辛苦,但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我还是觉得很值得、很欣慰。
报道西北地区大型门球活动
2019年,我在青海省门球协会中肩负报道全省门球活动的重任。其间,在《门球之苑》共发表各类稿件11篇。如在4月举办的黄河流域九省区门球交流赛,10月《门球之苑》在西宁市体育馆举办的2019年中国•夏都西宁“长寿•读者杯”门球挑战赛,我都做了大篇幅的详细报道。通过从各个角度拍摄参赛的门球人及场景,展示出了全国门球精英们的风采。
人物报道抓典型
在关于对门球人的报道方面,我重点关注了在青海门球活动中的各类积极人物,进行了不少专访报道。如青海年轻新秀的典范陈来银,他刻苦研读门球运动理论知识,钻研球技,一跃从门球新人成为了一位年轻有位的教练员。报道中,我从细节出发,通过刻画人物形象,为青海门球人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再如老同志赵持兴,他与共和国是同龄人,我从他日常点点滴滴的小事写起,让这位始终致力于为全省门球人服务的领导的鲜活形象跃然纸上,反映出了一位共产党员应有的精神风貌,让人们记住了这位受人尊敬的老者。
不断磨砺提高水平
除了报道门球赛事活动,我还把打门球做为自己奋斗终生的“职业”,每天都要到球场去练习大半天的时间。平时,我还特别注意加强学习《2015规则》,虽然参加了3个学习群,但深感自己的水平提高的还不够,于是经常组织其他裁判员共同学习《门球之苑》裁判板块的有关文章并相互认真讨论,与大家共同提高执裁水平,这也成为了青海地区裁判员努力学习的一道靓丽风景。
此外,我还积极宣传《门球之苑》,努力开展杂志的订阅工作。每年到了《门球之苑》的征订期,我都会亲自到各队去询问。通讯员的工作既平凡也闪亮。白天比赛结束后,晚上赶稿件虽然辛苦,但为了让广大门球人及时获悉门球信息,我的心里还是充满了喜悦。我担任门苑通讯员报道门球活动,不只是为了宣传门球赛事活动,更是为了宣传大西北,让全国各地的人们都知道,在这片边远偏避、条件简陋、高原缺氧、缺少足够支持的地方,同样有着一批热爱门球运动的人。为此,我任重道远,仍需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