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七八老兵 于 2020-6-8 04:56 编辑
【优秀通讯员经验交流】袁俊沛 ——我与少儿门球——读书、调查、采写之欢乐【主编点评】 我们常说:一个积极奉献的人,带动一方门球运动的发展。在袁俊沛老师的身上真是一点都没错。袁老师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不仅倾心为倾力发展基层少儿门球活动,培养门球的后备人才,还把发展的经验,普及的思路用文化的形式记录、传播,让门球事业的发展动力十足。他不仅是一名优秀的门球工作者,更是一名优秀的通讯员,他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他的采写之乐值得我们品位,相信每一位通讯员朋友都会感同身受。
我与少儿门球——读书、调查、采写之欢乐
文、图/袁俊沛(江苏省昆山市通讯员)
作为周市中心小学的一名少儿门球教练,我耕耘少儿门球已有十个春秋。身为一名《门球之苑》通讯员,我经常把报道的重点放在少儿门球运动上,因为我从实践中体会到,只有熟悉生活、熟悉热爱的门球行业,才能激发出创作的热情和灵感。
在少儿门球运动开展的过程中,许多学生家长担心打门球会影响读书,而且持这个观点的教师,也是大有人在。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更好地推动少儿门球运动的发展,我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了深入探索。
从理论上讲,少儿在打球时左右手并用,对身体、头脑的锻炼都是大有裨益。尤其是多用左手,对孩子形象思维的开发是一个巨大的助推,形象思维发达的小孩子自然也更加聪明。而从实践层面,看得见摸得着的是,我教过的第三批学生,也就是拿过全国冠军的那支队伍,在七个队员中竟有五个考入了昆山市最顶尖的高中——江苏省昆山中学。于是,抓住这两个重点,我撰写了《少儿打门球真的会影响读书吗》一文,成功发表在了《门球之苑》杂志上,这不仅带给我喜悦,还让我感到更加充实。
在教授少儿打门球的过程中,我又发现了启蒙教育对少儿的重要性。我以“名师出高徒、庸师误人子弟”以及“四个到位、四个心”的理念,撰写的《浅谈少儿门球之启蒙教育》的文章,也被采用发表在了《门球之苑》上,又让我的心灵被撞击出了喜悦的浪花。
十年中,我醉心于撰写少儿门球报道,通过日积月累,终于写成了一本少儿门球运动科普读物——《少儿门球晨曦集》,印制了3000本,并把总价值12.6万元的书款全部奉献给了中国门球,我的心里觉得特别的踏实。
行文至此,我忽然想起了青年时代,有幸听了复旦大学新闻系朱家声教授的一次精彩讲座,在此与各位通讯员共勉。朱教授那次讲座的题目是《读书、调查、写文章》,主旨主要就是倡导“博览群书,周密调查抓住亮点,然后写就文章”。在他的演讲中,最使我难以忘怀的,就是他把唐诗三百首比喻为26个英文字母,可以随意“拼出文字”。虽然他的这个比喻有些夸张,但博览群书之意已尽在其中。
君不见,中国经典戏曲中大部分的经典唱词,不都来自于唐诗宋词吗?从此,我就如饥似渴地开始学习唐诗宋词。通过日积月累,我的知识面开阔了许多。积累的越多,一种幸福感便萦绕在了我的心中,同时也让我的心灵也不断的接受了洗礼。
回想起以前在当人民公社通讯员时,我由于文字功底浅,写一篇几百字的通讯,都需要参考书报,东抄一段,西拼一句,才凑出一篇拙作。现在回想起来,常觉汗颜。对于今日的成功,我要感谢朱家声老师,他是我走上通讯员道路的引路人。
行文至此,我不禁又想起了去年在黄山参加的《门球之苑》通讯员培训班。我聆听了《门球之苑》主编齐欣和责任编辑杨宁老师关于撰写新闻稿的辅导,真可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那次培训,也让我在今后的文章创作中更加得心应手。最后,我希望2019年《门球之苑》优秀通讯员的大家庭在来年能够更加辉煌,能有更多的优秀通讯员加入到这个大家庭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