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位退而不休的体委主任;他,象一头拓荒牛,在发展江都门球运动中开拓创新、踏实奋斗,任劳任怨、倾情奉献。在他担任江都门协主席的12年里,为江苏门球在全国门球大赛中夺得第一个冠军;成功承办了全国门球锦标赛,开创了县级门协承办大赛的先河;取得代表中国征战第九届世界门球锦标赛入场券。 江都门球的“拓荒牛”田启理 从江都门球协会创建之初,他便订下一系列目标:省冠军、全国冠军、参加国际比赛,不到10年时间,田启理和他的江都门球队一步一步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并于2006年10月赴韩国参加了世界门球锦标赛。 一座座奖杯、一张张参赛照片,生动而形象地记载着江都门球协会走过的艰难曲折而又灿烂辉煌的历程。 退而不休开新局 坐在记者面前的田启理,虽说已年过耄耋,但依然红光满面、精神矍铄,谈起江都门球,他思维敏捷、如数家珍。 田启理原任江都市体委主任,1996年退居二线,1997年该市筹备门球协会时,因工作需要,领导征求田启理同志的意见,建议其能否到市门球协会协助工作,田启理同志二话没说,与相关同志一道,积极帮助组建江都市门球协会,后经会员大会选举,推选田启理同志担任首届门球协会会长(后改为主席),连选连任三届至2008年12月,后相继出任江都门协首席顾问、名誉主席,现为江都门协监事会主席。 作为担任过体委主任的田启理,对体育竞技精神领会深刻,从担任协会主席的第一天起,便将竞技体育的模式带进了门球,为江都门球设定了一系列竞技目标:“一年打基础、两年上水平、三年省赛拿名次、四年办赛争取夺冠军”。他任职的第一个四年周期实现了省冠军目标;第二个四年周期承办了全国门球锦标赛,拿到了全国老年门球赛冠军;第三个四年周期冲出国门参加世界门球锦标赛。 上任伊始,正值市委、市政府倡导“把发展门球运动作为新农村建设一项重要内容”,要求有条件的基层单位“建一块门球运动场地、组建一支门球队”,实现老年朋友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健康的目标。他紧扣良机,一是主动向领导汇报,争取支持。二是积极跑单位、社区,访企业、农村,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为门球运动发展打基础。三是加强门球协会班子建设,领导带头学习门球运动知识,熟悉和把握门球运动规律和技艺,探索和推广普及门球运动的新路子。四是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请专家授课传艺,选送业务骨干参加各类门球业务培训。五是积极参加各类门球赛事,在实战中磨砺意志,在实战中发现和找出不足,不断提高球员的技战术水平。六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门球运动的意义、知识和赛事活动,达到“广播经常有声音、电视经常有图像、报纸经常有文章”,大力提升门球运动的影响力。 不到10年时间,江都门球协会一步一步艰难跋涉、一步一步不懈奋斗、一步一步负重前行,既定目标也一个一个提前或超额变成现实。前三年,门球队从两支发展到10支,会员从20余人发展到百余人;门球场地从一片增加到七片,从两连片扩展到四连片,实现了连年翻番。与此同时,门球竞技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第二年的上半年,进入省县级市第13届门球比赛(邳州)前8名;下半年在武进举办的省县级市第14届门球比赛中,挺进四强,进入前3名;挤进当年江苏省首届十强门球排名赛(金湖)前5名。时任江苏省门球协会主席邢达同志感到非常惊叹。原江都门球协会李俊副会长曾赋诗一首:“盛世金秋丹桂香,门球老将志轩昂,赛场拼搏传喜捷,荣获江苏第五强”。接着,第三年,在溧阳举行的省县级市第16届门球比赛中,冒雨拼搏,一举夺冠,提前一年实现了竞技夺冠的硬目标。原江都门球协会副主席宗永裕也曾以诗致贺:“一群卸职门球迷,不畏寒暑不为钱,三载辛劳结硕果,溧阳勇夺冠军杯”。 任劳任怨强基础 了解江都门球的人都说,江都门球协会,是江都各体育协会中最规范的一个团队;而江都门球运动的发展,无不凝聚着田启理同志的心血和汗水。场地是搞好门球运动的基础设施和先决条件,田启理主席带领江都门球协会一班人高度重视门球场地建设。2001年是他上任的第四年,也是江都门球协会首届收官之年,江都认领了当年9月承办江苏省第20届县级市门球比赛的任务,硬件要求四连片球场,当时江都只有分散的3片沙土球场,当时筹建四连片球场难度很大。赛事两个月前,球场建设毫无动静,场址还是一片臭水沟,建设资金没有着落等等,困难一大堆。田启理主席和江都门球协会一班人,找领导,跑部门,敲定方案,落实资金,想方设法解决各种建设难题,用好用足仅乘一个多月的建设球场时间,新建成了当时全省一流的4连片沙土门球场,保证了大赛的如期顺利举行。由于精心组织、精准施工、精确监管,球场竣工验收时,受到江苏省门球运动协会领导的一致好评。为江都体育中心门球场成为“江苏省门球训练基地”、江都门协成功创建5A社团奠定了基础,取得了办赛和参赛的双丰收。作为东道主两支队伍参赛,一支打进第五,一支勇夺冠军,取得了东道主参加县级市办赛20届以来的最好成绩。 在球场升级人造草坪改造的过程中,田启理主席为了少花钱,办好事,绞尽脑汁、吃尽辛苦。他多次与有关领导外出参观学习,与设计单位研究施工方案,考察多家施工单位和草皮生产厂家,反复比较,广泛征求同行和球员的意见,力求把相关问题解决在施工之前。他多次到市政府和体育部门争取球场改造资金,当施工出现资金短缺时,他主动带头借支,在他的影响下,江都门协一下子筹措到20多万元建设资金。在建设过程中,无论是浇注球场水泥基础还是铺设人造草皮,田启理无不亲临现场、当面指导。有时不但做“大工”而且还做“小工”。7月份正逢高温时节,田启理同志总是忙得汗流浃背,不少同志都关心他,请求他不要搞垮自己的身体,可他总是微微一笑,继续奔忙在工地。 踏实奋斗创佳绩 门球是一项适合老年朋友的体育健身娱乐运动,虽然运动量不大,看起来比较清雅,但打好球员也是有难度的,不经常打、不刻苦练,门球技艺是难以提高的。谈起门球健身,打门球的好处,田启理总是滔滔不绝。与他交谈,犹如打开了一本门球教科书,从历史到现实,从技战术到规则,从比赛到管理、创新,头头是道、娓娓道来,让你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江都门球成立不久,取得了不俗的赛绩,队伍中有点飘飘然了。通过2003年江都承办了全国门球锦标赛,让田启理清楚地看到了江都门球与国内门球高手的差距。需要加大力度,改进方法提高江都门球的整体水平。于是,江都门球队频频外出参赛,也频频邀请周边城市的球队进行切磋交流。倡导“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加大球员基本功训练,使江都门球的技战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1999年获得江苏省县级市门球联谊赛冠军,以后又多次获得省级赛事冠军、亚军及前三名;2005年代表江苏省在浙江诸暨市参加全国老年门球比赛,虽然小组第四勉强出线,但在后面的比赛中,越打越好,复赛小组第一,晋级8强;淘汰赛连胜三场,最终夺得冠军。当时《人民日报》、新华网、《新华日报》、《体育报》、《全国老年报》等多家中央、省级媒体报道了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 凭借这一冠军,2006年,江都门球队参加了第九届世界门球锦标赛的中国赛区选拔赛。为适应世锦赛天然草场打球,江都门球队员在江都体育场的草坪上加紧训练。选拔赛前两天,提前赶到比赛地陕西省富平县,场地还在收尾阶段,尚未开放。但是,江都门球队员很早就起床,赶在施工之前训练;中午提前吃饭,在施工人员吃饭时抽空练习。选拔赛中,强手如林,竞争激烈,江都门球健儿敢打敢拼,终以决赛第四名的成绩拿到了世锦赛的入场券,实现了冲出国门走向世界的目标。 取得参加世界门球锦标赛的资格之后,田启理用四个一点:“市里要一点、单位报一点、协会出一点、个人掏一点。”解决了韩国比赛的经费问题。在参加韩国济州岛举办的第九届世界门球锦标赛中,江都队小组第二未能出线,但取得赛事第五名的中国二队中有两名江都球员,受到国家社体中心的表彰,江都门球人倍感喜悦,开辟了江苏门球史新的篇章,也早早实现了田启理定下的第三个周期参加世界比赛的目标。 2009年以田启理为领队的江苏代表队,在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门球比赛中,一举获得第四名,取得江苏省历届参赛以来的最好成绩。在田启理担任江都门协主席的12年里,江都门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取得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成绩。现在,门球已然成为江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一张靓丽的名片。一年一度的中国江都花卉节,门球比赛是“重头戏”之一。与此同时,江都门协多次承办省级赛事、接待会议、举办培训班。2003年承办全国门球锦标赛,开创了县级城市承办全国门球锦标赛的先河,并被中国门协表彰为“全国先进门球协会”扩大了江都的影响,提升了江都的知名度。田启理多次被江苏省门球协会表彰为“先进个人”和门球运动“贡献奖”。原江苏省门球运动协会主席邢达说:“江都门球起步晚,进步快,贡献大,老田同志功不可没”。对于长期从事竞技体育的田启理来说,目标始终在前头,奋斗永远不会停歇,追求永无止境。 无私奉献注真情 说来也许使人难以置信,田启理已经是两次“退居二线”,又两次重新上岗。第一次是市体委主任退居二线后,担任市门球协会会长(主席);第二次是市门球协会主席退居二线后,担任门球协会首席顾问、名誉主席、监事会主席。每一次都是“退而不休”,每一次都离不开门球、心系门球、情牵门球。 多年来,他不仅为江都门球操劳,还在为全省的门球运动奔波,勇挑“江苏省门球运动协会县级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县级市门球联谊会副主席、主席和江苏省县(区)门球联谊会主席”的重担;负责组建省队参加全国的大赛,从选人组队到训练参赛,他都亲临一线。现在他虽然退出省门协相关部门的职务,但仍被省门协聘请为多个部门的顾问。 继2012年4月20日在江苏省射阳县举办的“2012年全国农村门球大联动江苏省启动仪式暨第三届江苏省县(区)门球比赛”之后5月中旬,“第39届江苏省县级市门球比赛”又在江苏省溧阳市举行。不到一个月时间,举行了两次全省性门球比赛,且不说举行大型门球比赛的组织工作多么繁琐、多么艰辛,仅就苏北到苏南数百公里路程的几次往返,对于一个时年已逾古稀的老者来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田启理已然是乐此不疲、毫无怨言,越忙越有劲,越忙越充实。 由他带领的江苏省门球队,在2010年全国第四届体育大会的门球比赛中,夺得第四名,打了一个翻身仗;在2013年昆山举行的全国锦标赛上,一举夺得男女混合组冠军、男子组亚军;在2015年安徽太湖举行的全国锦标赛上,又先后战胜了福建省队和山西临汾队两个世界冠军队,挺进四强。 田启理同志象一头不知疲倦“拓荒牛”,为门球事业无私奉献,如今年过八旬,依然为门球奔波、忙碌,继续为江都门球、扬州门球、江苏门球当好参谋顾问,广泛受到门球人尊敬和尊重,是门球界宝贵的精神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