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时刻,那些最走心的凡人金句之-21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131.“我还能坚持,不要再增加其他人的风险。” ——国中康健集团国家电网职业病防治院的医师吴爱红从事内科临床工作近20年。疫情发生后,吴爱红第一时间报名到浙江建德市第二人民医院援助市疫情观察隔离点诊治工作。国网职防院一共有24名医护人员参加支援,安排了轮班制度,吴爱红排在第一个。第一天到岗,从傍晚5点至第二天凌晨2点,吴爱红就收治了15个密切观察病人。原计划她1月26日去、1月31日回,换第二批志愿者去。但吴爱红坚决不同意。“我还能坚持,不要再增加其他人的风险。操作我已经很熟悉了,换新的人去又要重新培训上岗。我能坚持多久就坚持多久吧。”她向医院这样请示。 132.“告诉自己不可以哭,我还要给病人输液,救治更多的病人!” ——2月8日凌晨,坚守战“疫”一线的武汉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科护士熊静下夜班后,用手机记事本记录下对自己的鼓励:“告诉自己不可以哭,我还要给病人输液,救治更多的病人!” (推荐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133.“不怕,我们都是您的女儿!” ——“阿姨,该吃药啦,把嘴张开吧……”2月11日早上,武汉市第六医院(江汉大学附属医院)呼吸13隔离病区护士长田缘,把刘阿姨从床上扶起来喂药。刘阿姨眼睛看不见,她丈夫也被感染,两人安排在不同医院治疗。看到刘阿姨十分焦虑,情绪低落,护士们想尽办法给她信心和鼓励,“病毒并不最可怕,没有信心才是最可怕!”“只要坚定信心,配合治疗,好好休息,一定会快快康复起来。”“不怕,我们都是您的女儿!”(来源:“学习强国”湖北学习平台) 134.“我的亲人别人在救治,那我应该救治更多人!” ——今年41岁的朱国超是武汉市第六医院(江汉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一周之内,她的三位至亲先后感染新冠肺炎,其中一位因抢救无效离开了人世。然而,她并没有被巨大的悲伤击倒,而是继续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坚守着自己的职责和担当。(来源:“学习强国”湖北学习平台) 135.“我们帮不上什么忙,就是能给值班人员做顿热饭,也为抗疫出点力。” ——2月10日临近中午,新疆吉木萨尔县庆阳湖乡东庆村村民阿里木·亚生家里,阿里木和妻子戴着口罩正忙着拉面、下面,炉灶里的火烧得正旺,桌上摆放着已经炒好的三大盆菜。当天一大早开始,阿里木就和妻子和面、洗菜、切菜,一次要做出20多人的午饭。疫情防控期间,村民们看到值班人员冒着严寒日夜坚守,既感动又心疼,主动提出每天由各家各户轮流在家做好午饭,送到村里的两个卡点上。“我们帮不上什么忙,就是能给值班人员做顿热饭,也为抗疫出点力。”阿里木说。(推荐人:“学习强国”新疆学习平台 高丽媛) 136.“宁听亲友的骂声,不听群众的哭声。” ——2月6日晚10点半,河南省上蔡县洙湖镇党委书记一行在督导贺店村执勤卡点情况,询问值班人员,卡点车辆人员过往是否容易管控,群众对此有啥看法,贺店村委委员张保亮说,都是一个村的老少爷们,还有自己的亲友,有时想让关照一下过卡点,均被回绝,“宁听亲友的骂声,不听群众的哭声”。 137.“我们全村平平安安的,老百姓健健康康的,我以后才能问心无愧陪你们过每一个春节。” ——李力心是四川省成都简阳市镇金镇青竹沟村支部书记,疫情发生以后,她每天早上来不及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就赶赴村办公室,召开村组干部和党员代表视频会议,进组入户全面排查,向群众宣传防控知识,晚上摸黑回家。春节前从福建专门驱车来看望女儿一家的父母希望一起吃顿团圆饭,也没能如愿。2月11日,匆匆送别父母,一家人泪眼朦胧,李力心对父母说:“我是你们的女儿,我也是全村老百姓的女儿,你们需要我,他们更需要我,我们全村平平安安的,老百姓健健康康的,我以后才能问心无愧陪你们过每一个春节。”送走父母后,她马上又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 138.“退伍不褪色,疫情不退,我们不退!” ——四川省绵阳市高新区下属新兴投控公司,接到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指令后,26名退役军人、共产党员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公司党员突击队,奔走在各个防控卡点,24小时不间断地对进入市区车辆上的所有人员测量体温,登记信息。第一天晚班换班后,今年刚从四级士官转业到公司的汪琦在朋友圈中说道:“地震震不垮我们,新冠肺炎也摧不垮我们!困难,终究会过去!胜利,必将属于我们!”早晨交班之际,这一班全由退役士官组成的突击队员们说:“退伍不褪色,疫情不退,我们不退!” 139.“希望我们的努力,能让武汉人民、全国人民摘掉口罩,露出灿烂的笑容。” ——2月15日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联播》以《雷神山:辽宁上千名医护全力投入》为题,报道了辽宁上千名医护人员在雷神山医院的救护工作情况,央视总台记者对部分医护人员进行了实地采访。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ICU病房护士长刘秀梅接受采访时说:“希望我们的努力,能让武汉人民、全国人民摘掉口罩,露出灿烂的笑容。”(推荐人:大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刘景伟) 140.“别怕,有我们在!” ——进入隔离病房前,医护人员都会彼此帮忙在防护服上写字。有人写上自己的名字,方便同事互相配合;有人写上“加油”“必胜”,互相鼓劲提气。江西省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南昌市第三医院呼吸内科护士吁慧娜让同事帮自己在防护服写上“别怕,有我们在。”六个大字。“这些字是专门写给患者看的,为的就是消除陌生、拉近距离,让患者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心。”吁慧娜说。(推荐:“学习强国:江西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马婧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