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露是农业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7个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出现"寒"字的节气。在每年的10月7一9日,太阳到达黄经195度时为寒露。
《月会七十二侯集解》中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此时气温较白露时更低,露水更多原先地面上洁白晶莹的露水快要凝结成霜了,且带寒意,故叫寒露。
古人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侯菊有黄华。"
在寒露节气的三候里,大雁和菊花占了二候。它们一为动物,一为植物。一动一静,一天一地抬头仰望,一群大雁正在辽涧清澈的蓝天自中自由飞翔,蔚为壮观;低头环视,路边菊花开得止艳,一丛丛、一束束,泼辣辣地摇曳着秋光;而那香气浓郁、优雅怡人的挂花,更是把秋天演释得淋漓尽致。
我 我们都是 古人写寒露的名句不少,如唐寅的"飞唤行摇类难,野田寒露欲成团";白居易的"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王涯的"一夜清风蘋末起,露珠翻尽满池荷",韩翃的"九月寒露白,六关秋草黄"……
一首首文采飞扬、情景交融的诗文,赶走了秋天的萧瑟之气,使天地万物变得绚烂和灵动起来。(选编自《义乌商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