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夏益民

重阳节前的最真挚祝福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9-10-3 10: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翔云 发表于 2019-10-3 08:07
为夏益民老师的《重阳节前的最真挚祝福》美好祝福 点赞!祝福门网同仁重阳节快乐!

衷心感谢好友第一时间热情关注和真情鼓励!顺祝重阳节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0-3 15: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重阳节何来?

九九重阳节,
何来谁知详?

六阴九为阳,
唐代民间唱。
历代沿袭久,
九九
为重阳
菊花吐芬芳,
风骚傲寒霜。

登高眺望,
高台风景
桂酒溢淳香,
爱吉祥
定为老人节,
后辈孝敬忙。
儿时我育你,
今世岂能忘?
倘若走不动,
推车晒太阳。
逗你眯眯笑,
尽量不叫嚷。
每日风顺过,
牵挂乐正常。
满度晚年

九九福寿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0-3 15: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重阳老人奔前程(天津快板)

   竹板台上敲,别的咱不表, 只说重阳老年人, 夕阳无限好。

    九九是重阳 ,  人老心不老, 要学黄山不老松, 风雪压不倒。

    退休回了家,要把家务搞, 支持子女上好班, 甘愿当小草。

    夫妻敬如宾,儿孙绕膝笑, 家庭和睦讲文明, 邻里齐仿效。

    要想人长寿,知足莫烦恼, 笑口常开天地宽, 越活越年少。

    鬓发已斑白,皱纹也不少, 精神焕发上舞台, 比谁都要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高歌一曲夕阳红, 温馨满怀抱。

          年龄虽不小,  音色还算好 ,   打虎上山来一段, 京韵呱呱叫。

    书画有品位,诗词也精妙, 吹拉弹唱露一手, 开心最重要。

    宣传党政策,紧跟时代跑, 发挥余热作贡献, 无愧当自豪。

          身心皆健康,运动最重要, 打打门球会会友, 越老越走俏。
          陶冶咱情操,性情要开窍, 锻炼身体求康乐, 延年福寿高。

    老而有所学,老而有所乐, 老而也能有所为, 感谢党领导。

    中华复兴梦,共同来建造, 重阳老人奔前程, 明天更美好。

    咳!明天更美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0-3 15: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重阳节话重阳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九九重阳,又称重九、上九、登高节、阳数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而叫重九;日月同九,两阳相重,故名“重阳”。又因为“九九”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所以古人认为这是个特别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
  虽然历经千年,重阳节活动的内容也随着时代发生变化,但登高、赏菊、祈寿、驱疫的民俗文化内涵,传承至今。如今重阳节还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也是全国的“老人节”。
   早在唐代,九月初九这天就被正式定名为重阳节。
  重阳节的节庆活动中,首推登高。“重阳之日,必以糕酒登高眺远,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到西汉时,逐渐形成了登高的民俗,当时长安城外有一高台,每年春节、重九,人们都要登上高台观赏风景,因为登的是高台,所以就叫“登高”。到了魏晋南北朝时,这种活动就固定在九月九日。唐、宋两朝传下了大量写重阳登高的诗词,“黄花宜泛酒,青岳好登高”,正是秋高气爽的时节,云淡山青,谷物金黄,人们登高山攀高塔,极目远望,寄情抒怀。而在民间,重阳登高还有避灾驱疫的意思。一是古人敬畏山神,在“九为老阳,阳极生变”的九九重阳之日,登高拜山神,以求趋吉避凶;此后人们每到九月九日就登高、野宴、佩戴茱英、饮菊花酒,以求免祸呈祥。
  如同说端午离不开屈原和粽子,说重阳则离不开陶渊明和菊花,重阳之日赏菊、饮菊花酒,便是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
  在中国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在文人墨客笔下,菊花与梅兰竹并称四君子,菊花独傲秋霜,晚节犹香,经得起秋后风霜摧折,象征着气节和高洁的品格。“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为农,柴桑隐居。他一生酷爱菊花,以菊为伴,在宅旁东篱边种了许多菊花,朝夕观赏。他写道:“菊花知我心,九月九日开;客人知我意,重阳一同来。”
  陶渊明以农桑为乐,爱诗爱酒更爱菊。他的人品文章,是文人士大夫推崇的典范,他们将陶渊明与菊、与酒、与重阳联在了一起。在后世诗词歌赋中,菊花甚至因陶渊明采菊东篱而获得了“篱菊”、“篱花”之名。后人效仿陶渊明,不但有重阳赏菊,还有宴饮诗会,直追菊痴陶渊明的意趣。
  自唐代开始,重阳又添了吃螃蟹这一习俗。重阳节正值蟹汛,所谓九月团脐十月尖,螃蟹正肥,新酒菊天,对菊持鳌,也是文人墨客笔下的重阳一趣。郑板桥《菩萨鬘·留秋》里说“佳节入重阳,持螯切嫩姜”;曹雪芹《红楼梦》在大观园里安排下一场螃蟹宴,诸芳持螯赏菊,林黛玉“对斯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薛宝钗“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只有美味的螃蟹才对得起重阳佳节。
  由此,就像元宵的汤圆、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相延成习,积习成俗,螃蟹也成了重阳节的美食标配。
                                                                                                         (转摘改编于网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0-3 15: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重阳抒怀

秋风送爽,
伴随着菊花的芬芳。
年过花甲的门球人,
济济一堂欢声笑语话重阳。
你说我吟他唱,

热情讴歌新思想!
畅谈中华复兴梦,
美好生活胜蜜糖!

美好新时代,
我们有幸遇上。

尽情沐浴,
现代化盛世的温暖阳光。
门球场上悦愉身心,
运动给予快乐与健康。
珍惜我们拥有的一切,
幸福感恩共产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5 00:5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年年重阳,今又重阳;盛世老人,心花绽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0-5 09: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下豪杰 发表于 2019-10-5 00:56
年年重阳,今又重阳;盛世老人,心花绽放!

衷心感谢好友第一时间热情关注和真情鼓励!顺祝重阳节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5-8-21 22: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