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绛与陈衡哲都是中国现代文坛的著名才女,二人相识于1949年,很谈得来。
有一天,杨绛到陈衡哲家去了,在吃饭的过程中,陈衡哲告诉了杨绛一个秘密,杨绛后来在文章中记述道:"我们吃得少,也吃得慢。话倒是谈了很多。谈些什么现在记不起了。有一件事,她欲说又止,又忍不住要说。她问我能不能守秘密。我说能。她想了想,笑着说:‘连钱钟书也不告诉,行吗?’我斟酌了一番,说可以。她就告诉了我一件事。"
陈衡哲把自己的秘密告诉了杨绛,而杨绛也说到做到,没有向任何人透露,真的做到了守口如瓶。2002年的一天,杨绛写了一篇回忆自己与陈衡哲交往的文章,在文章中谈到了这件事,但她依然没有交代这是个什么秘密,只是说:"既是秘密,我就埋藏在心里。事隔多年,很自然地由埋没而淡忘了。我记住的,只是她和我对坐吃饭密谈,且谈且笑的情景。"
杨绛真的把这个秘密淡忘了吗?显然是不可能的,她在文章中说"淡忘了",不过是一种说辞而已;而真正的原因,是要继续为陈衡哲保守这个秘密!
陈衡哲向杨绛讲这个秘密的时间,是在1949年;陈衡哲去逝于1976年;杨绛提到这件事的那篇文章,写于2002年。也就是说:当杨绛在文章中提到这件事的时候,陈衡哲已经去世26年了,杨绛依然忠实于自己当年对陈衡哲许下的诺言,继续为陈衡哲保守这个秘密。2016年,那个秘密被她带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永远成为秘密了。
(摘自《思维与智慧》2019年6期 唐宝民 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