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查看: 633|回复: 4

全聚德匾额【徳】为何少一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25 12:59: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晚清,一个名叫杨寿山(1822一1890,字全仁)的河北冀州青年农民,因老家受水灾而"漂"到北京,操起了贩养鸡鸭的营生。杨全仁虽不通文墨,但头脑特别灵光,没过几年便把贩买鸡鸭之道揣摩得门儿清,再加上勤勉客气,生意越来越好,多年下来有了点积蓄。到了清同治三年(1864年),前门外肉市街面上有家叫"德聚全"的干果铺,因经营不佳濒临倒闭,杨全仁看准了这个机会,倾尽全力把干果铺盘了下来。有了自己的铺子,接下来就要起个好听的字号了,杨全仁请了个风水先生给小铺起名。那位风水先生说这里实乃一块风水宝地,以前的东家干不下缘于几间棚子甚为倒运。风水先生告诉杨全仁,不如将原来的"德聚全"的旧字号调个个来,叫"全聚德",便可一路坦途。
         中年汉子杨全仁听后眉开眼笑,于是又请秀才钱子龙书写了"全聚德"三个大字,制成金宇匾额挂在门楣之上。这块匾额现收藏于全聚德展览馆。
           有细心人看过全聚德这块老匾后,就会发现"德字少了一横。这是怎么回事呢?对于"德"字少了一横这事,后人众说纷纭,有人猜测是杨全仁请钱秀才吃酒在先,钱秀才微醺,故此少写一笔,还有老板告诫伙计不要耍心眼之说,等等。其实,真正的原因是早年间书法作品中,"德"字可以有一横,也可以没有这一横。这也从一个角度体现了书法的发展史。
            "德"字无一横这种写法,从先秦至汉魏六朝至隋至唐初,在大篆、小篆、竹简以及汉隶、魏碑中几乎都有体现。从唐代中期,在书法作品中,"德"字中间多一横的写法开始出现。比如,颜真卿的《多宝塔碑》中,有带横的,也有不带横的"德"。唐碑《郭府君墓志碑》中,字体为楷书,"大唐武德七年……"中,"德"字中便无一横。
                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康熙皇帝下旨编《康熙字典》。书编成后,《康熙字典》中收入的"德"字,变成了有一横的"德"字。这样的结果是,有一横的"德"成为典籍文书中的规范字,而无一横的"德"字,成为异体字。
           (摘自7月16日《北京晚报》 刘连良  文)
发表于 2019-7-26 05:29:3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精彩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7-26 09:51:10 | 显示全部楼层
特色邮箱 发表于 2019-7-26 05:29
谢谢老师的精彩报道!

      "德"是多一横,还是少一横,是很有意思的。
        该帖对了解全聚德的发展情况也很有帮助。你说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26 10: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精彩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26 12: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精彩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4-5-11 02: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