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戈壁梭梭2 于 2019-7-11 20:29 编辑
前面的十个序列帖侧重从理论方面阐述,从本帖开始,侧重讲具体措施。 还是要从“老”字抓起,为什么?
1.潜力大。前面我发过一个帖子《门球发展的潜力有多大》(在规则研讨区)说过这个问题,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两亿多,加上女50岁、55岁退休,数字还要大一些,再过几年可能超过三亿,1%的人走进门球场,就是300万,2%600万,3%900万,怒力抓一下,让3%的人走进门球场是完全可能的。
2.易于争取领导重视。目前我国”老龄化的问题已经很突出,打着“老字号”的名义,提出一些要求、解决一些问题,较容易。
3.要避免重犯以前的错误。刚开始也是从“老字号”抓起,但,是“箱体”式的发展,即:只把中老年人圈在一个框框里发展,现在的问题出来了,没后劲,后续乏人。这次再发动,绝不要再犯这个错误,要力求把这一运动打造成全民运动。门球(槌球)最适于中老年人是相对于其它户外体育运动而言的,不是说他仅仅就是老年体育。不受性别、年龄限制,这是它的一大优点,是其它很多户外体育不具备的。足、蓝、排行吗?又蹦又跳,又冲又撞,老年人还行吗?只有门球(槌球)才具备全民性。
4.限年龄把门球限死了,限70,对打门球来说那是正当年,限75也不对,有的还“一个萝卜两头切”上限70,下限60,一辈子能打门球的时间只有10年,它能发展吗??国际大赛都不限,我国为什么一定要限???说得好听,是为关爱老人,是这样的吗??????
5.加强领导,捋顺关系,形成相关部门的齐抓共管。组织不落实一切都是空的,别的地方我不太清楚,我们这里是涉老部门抓,即老干局、老体协。其他部门不管。我想起码还有三个部门要参加:体育局、民政局(老龄委设在民政局),工会。体育局不管门球,理由是门求是群众体育,群众体育体育局也要管呀。
6,下决心解决一个难题。这和这一项运动的特点有关。门球不像足、蓝、排,这些大部分人都有点基础,而门球没有;另外,它不是双方群体上场,而是单个交替上场,想“滥竽充数”不行,这样一来,引人入门很难。现在退休的人很多,就是不进门球场,动员也不来,因为怕人们看不起。怎么办?我建议逐级办新人入门培训班,这样可能会好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