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戈壁梭梭2 于 2019-7-9 18:02 编辑
前面我连续发了九个帖子,较详细地阐述了槌球(门球)引入我国后逐步实现中国化的过程。经过30多年的实践,我们在运动员的打球、器材的使用、场地的使用、规则的修订、运动开展的模式等方面都进行了诸多的改革创新,使我国的门球(槌球)已经成为即不同于以往槌球,也不同于现代门球的符合我国国情、带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式的门球(槌球)。是不是到此为止了?不能,这只是我们的初级目标,最终的目标是:促使我国成为门球(槌球)大国、强国,进而促使世界门球(槌球)运动再次实现一次阶段性的质的飞跃,使它重新获得强劲的生命力,再度出现大发展的趋势,乃至再造历史的辉煌。 目前的实际情况是下滑、衰落,上述设想符合实际吗?符合。我们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目前的下滑是事实,但这是一种暂时的现象,不是本质。本质是这个阶段的门球(槌球)运动,作为一个历史阶段,已经从形成、发展、高峰走到了没落下滑的慕年期,这就表明它又该进行阶段性的更新了,我们设想的这个最终目标,正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有人把我们进行的一系列的改革创新及要实现的目标看成是“离经叛道”,是严重的背离国际门联,是在自毁我们的门球,是这样的吗??我认为不是。前面我已经讲过,槌球(门球)这一运动的发展史上大的改革创新已经发生过两次:一次是19世纪的中叶,英国对流行于世界的法国式的槌球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改革,使得这一运动,由原始状态上升到现代体育,在欧美国家迅速发展,并出现了一个巅峰期,甚至还两度进入了奥运会。另一次是日本的改革。欧美时代的槌球兴盛了几十年,到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严重的衰落下滑了,于是,20世纪40年代日本又对欧美式的槌球进行了系统的改革,通过这次改革,使已经衰落的槌球(门球)充满了活力,很快就在少儿和中老年人中发展起来,并且,又使得这一运动出现了一个辉煌的时期。但是,它作为这一运动发展史中的一个阶段,也和前一个阶段一样,是有始有终的,有形成、发展、高峰,也必定会有没落下滑的慕年期,从种种迹象看,这个慕年期已经到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通过改革创新,力促这一运动再度迈上一个新台阶,进入一个充满活力的新阶段,怎么能被看成“叛逆”???。有人说不管你怎么说,中国的门球是不会得到世界认可的,关起门来自己玩玩可以,要想成为这一运动的引领者是不可能的。我不信这个斜,英国人能办到,日本人也能办到,我们中国的门球人就办不到,我们就比人家矮半截,我绝不相信。我们所设想的这一目标必然要实现,而且也一定能实现!充其量只是个时间问题,少则几年,多则十几年或几十年,这一运动的历史会予以证实,我坚信我们新一代的门球人会看到这一历史的鉴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