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戈壁梭梭2 于 2019-7-4 20:22 编辑
槌球(门球)这一体育项目,作为一项泊来品,一进入我国中国化的进程就开始了。无论运动员的打球、器材的使用、场地的使用、规则的修订、运动开展的模式等等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它即不同于以往的槌球,也不同于现代门球,已经是自成一体了。就这一运动的文化内涵而言,有没有发生变化?我认为有,而且是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吻合的。有人认为它和我国传统文化不沾边,这种看法我不认同。 我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学习非常肤浅,只是看了一些专家学者的论著,稍微有了那么一点点体会,所以,谈这个问题难免出现谬误,果然如此,希望网上的朋友们予以斧正。
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很难用一两个字概括。有人说是“诸子百家”,究竟有哪些“子”那些“家”我是搞不清的,据一些学者说有老子、孔子、庄子、孟子、墨子、韩非子等。论学派,有:孔学派(儒学)、道学派和法家。孔学派讲的是“仁义礼智信”、“三纲五常”等,其核心思想是“仁和合”;道家的思想是“无为而治”,认为事物的发展都有自身的规律性,任其自行发展,不需要人为的去干预;法家相反,强调法治,认为法高于一切,不是王侯贵族高于一切,你的地位再高,只要犯了法,该抓的抓,该杀的杀,强调铁的手腕。除此,还有个“佛派”,基本的主张是“忌恶从善”、“自我修行”、“严禁杀生”,这个学派是境外引进的文明,但一经进入我国,就和我国的传统文化融为一体,尤其是和“儒学”、“道学”融汇贯通。
我国传统文化体现出的是“多元化”或叫“多样性”,这是由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这一基本国情决定的。960万平方公里疆域,东西南北中必然形成区域性的文化;56个民族也各有各的风俗,因此,多元化或多样性是不可避免的。但在这个诸多的多样中,却存在着一致性,即:“国家的大一统”,不管什么区域文化,不管什么民族风俗,也不管什么学派,在这一点上是一致的。有的学者把这种状况概括为“多元一体”,我看这个概括是完全正确的。
我国是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一系列的重大发明,早已传扬四海;同时我们也引进了境外的文明,并逐步使其中国化,同中国的传统文化融汇贯通。有人把这些概括成“开放包容”,我看这个概括也是很好的。还有人把两者联系起来,说“多元一体,开放包容”,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对于这样的看法我完全赞同。
前面我的帖子说过,目前我国门球(槌球)的特点是“多样性和同一性的辩证统一”,同时也是引进继承和改革创新的结果、中外门球(槌球)文化交融的结果,现在我国的门球(槌球),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是相悖,而是传承,对于这个问题看法是不同的,我认为是后者而绝对不是前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