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夏益民 于 2019-5-19 16:55 编辑
浅议球赛残局的时间战术 当球赛进行到残局特别是最后几分钟时,时间往往成为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双方场上教练都要对怎样使用这段时间作出决策。得分优势方常采用拖时战术,以保持优势到终场。得分劣势方则多采用抢时战术,以挽回败局。 门球比赛残局是全场比赛的关键。残局的战略思想是抢分谋胜。 比赛中灵活运用时间,该抢则抢、该拖则拖。最后三分钟时,根据场上态势要基本确定谁收杆。优势时,靠己方球的配合来达到我强手收杆,千方百计不让对方强手收杆;劣势时,要通过加快击球节奏和减少击球,来达到强手球收杆多得分。 拖时战术: 慢出杆,充分利用规则,到八秒后再出杆。 打远球,使自球或被闪它球的行程长,且把球打到似出界不出界或溜远处的它球,让裁判员不能提早呼号。 多打球,也是拖时的有效方法,每撞击一球再闪出去大约需要30多秒时间,只要能多打几个球就能拖较长时间。 打掉对方待杆球或可能得分的球,不让对方进攻己方或得分,必要时可用己方的无用球闪带对方的关键球。只要不让对方得分或少得分就是胜利。 用界外球进场撞击场内球,让裁判员去恢复场内球的原状,这当然要用一定时间。这是一种犯规行为。规则规定将自球拿出界外、场内球恢复原状。但这又是一种有效比赛行为。在这种情况下仅按规则处理显然有利于犯规方,达到了拖时的目的。 抢时战术:快出杆,当然是在不失误的情况下快打。 打短球,以缩短球的滚动时间。如界外球进场又无处可去应快速小力打进场内。在闪击对方球又不带球时应就近闪出。少打球,能不打就不打,这样可以节省较多时间。 打掉或派球吃掉对方待杆球或会进攻己方的球,不让对方拖时。抢轮:将己方球能送过门的都送过门,由己方下一杆球全送到下一站(三门或终点柱)。能顶送过门的更应顶过门,提前送到下一站。抢时的目的是抢分,力争在最后的几分钟内得分赶超对方,但一味只为得分可能给对方造成机会,因此在得分和得势上要慎重斟酌。 例如有一场比赛,战至最后两分钟(残局)场上态势是:红方全部过了二门,白方2号撞柱等待再过一门。除了8号未过二门外,其他三球也都过了二门。场上比分,红方10比12落后2分。1号球在三门前,借助7号调杆可进三门,9号在三门前界外,3、5号界外;白方2号待进一门,4号在二门后接应区,6、8号在二门前,10号在四角界外。 轮到8号起杆,撞击6号,6号被闪送一线腰接应2号,(其实应让界外10号进场接应2号。利用6号对1号进行闪带。因为,1号是最大的隐患,而且,1、7号形成交叉。) 8号过二门后撞击4号,4号被闪送四角。8号跟去接应4号。(应该用己方4号闪带一号或向1号发起远冲。)1号队员在不安中躲过两劫,9号进场接应1号,此时离比赛结束已不足20秒,10号并未采取延时战术,而是就近接应4号。 担惊受怕的1号终于迎来了喘息之机,他沉着应战,不负众望,撞击、闪送7、9号过三门,自球过三门后,虽然离中柱5米多远,撞柱成功。连送带撞,连得5分。2号再进一门未果,比赛结束。红方15比13,反败为胜。公认强队的白方转胜为败,细析原因是最后两分钟,白方8号未向最大的隐患对方先手1号发动巧攻,白白浪费两次战机,又未采取延时战术,造成贻误战机,全局皆输! 总之,运用好时间战术,对于最后夺胜还是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