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夏益民 于 2019-4-4 16:58 编辑
浅谈门球竞技性与康乐性的关系 门球运动的康乐性与竞技性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促进,也能相互转化。康乐性里有竞技,竞技性里也有康乐!康乐性利于普及,竞技性利于提高;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在提高指导下普及;如此螺旋式上升,门球运动一定会走向更加完美、也一定能升华到更加高雅的境界(摘自天下豪杰帖)! 康乐性门球运动量较小,很适合老年人。老年人通过打门球,与球友交流,既能强身健体,又可享受快乐。对于老年人来说,门球运动应以康乐性为主。如果抛弃康乐性门球,不仅背离了门球运动的根本宗旨,而且背离了国家实施健康中国建设这一伟大战略的根本目标,亦有悖于第十四届全运会筹委会建议的将门球作为十四届全运会群众体育的比赛项目的初衷!毕竟参加全运会和其它大赛的是少数。抛掉康乐门球就是忘记了千百万向健康幸福目标进军的人们(摘自天下豪杰帖)!但门球运动如果只停留在康乐性运动上,其发展前景还是令人担忧的。门球运动如丢掉了竞技性,走向国运、奥运便是一句空话。因此康乐性门球与竞技性门球都应大力发展,双轮齐转, 都须齐头并进,互不干扰, 相互促进, 共同提高。 为了促进人民的身心健康,国家制定了全民健身计划。我们认为门球运动应该成为全民健身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有人可能认为门球运动是老年体育运动,不会成为各个群体都愿参加的体育,不可能成为竞技性体育。当然门球同其它户外体育运动相比确实最适于中老年人,但这并不意味着就不适于青少年。坚持以中老年人为主,同时又认真抓好向青少年拓展,使得这一运动成为全民性的体育运动,这应是门球运动发展繁荣的上策。 只有康乐性普及还不行,还要有竞技性提高,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使得这一运动具有强劲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除了广泛开展康乐性普及活动之外,竞技化、市场化的活动也要活跃起来。比如:球王争霸赛读者杯挑战赛越来越凸显了竞技性;“中国门球职业联赛”更具典型性。赛事多则门球兴,赛事少则门球衰。 大的赛事要越办越好。像“中冠赛”、“球王争霸赛”、“读者杯挑战赛”、“全国门球联赛”等这些规模大、影响大的赛事办好了对门球队伍的壮大、门球运动的繁荣和门球水平的提高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更多的是中小赛事,要多办、常办、全国各地处处办。尤其是那些不花钱或少花钱的赛事要大办,中复康门球俱乐部搞了个“三不一带”就是这样的,而且把打球和旅游结合起来,人们喜欢。 大小赛事搞多了,可使门球活动的氛围更浓,对门球的普及极为有利。 门球运动发展繁荣靠改革创新! 要创新竞技性打法, 让每个球自始至终充满活力,最大限度的挖掘运动员的技术潜能,展现每个运动员的“绝活”。竞技性门球应当非常直观,容易看懂,即使是从未见过门球的人也很快就能看明白。比赛从始至终就一条主线:抢分争胜;就一个焦点:双方所调动的一切技术手段都是为了争分夺势。技术高低过招便知,场上态势一目了然。高超的技术、精妙的配合和神奇的绝杀扣人心弦,特别是比赛的进程与人们的观赏心理同步。只有同步,才能引起共鸣,才能点燃激情。可喜的是现在不少青少年都加入到门球运动行列中来了。现在重要的是要创造条件,制定好竞技门球规则,加快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加大宣传力度,让竞技性门球尽快走进国运乃至奥运,逐步走向辉瑝! 从总体看,我国门球队伍的大部队还是中老年群体。老一代门球人,成就了我国门球事业的兴盛发达。 我国门球发展到今天,他们功不可沒!! 由于老年人精力体力欠佳,多以康乐门球为主。锻炼身体,新朋老友聚谈交流是主要目的。而有些球友年届七旬,对门球潜心研究、乐此不疲, 到处奔波, 参赛交流,当然这只属少数。现在中老年门球人外出参赛兼旅游, 花钱买康乐,也是不错的选择! 我也是年过七旬之人了,很想外出参赛兼旅游,自费参赛,不图名次 ,只是自娱自乐而已!这大概是我们七旬门球人的共同心愿吧。 为使我国门球在世界上有一席之地,单靠老年人是难以完成此项重任的。现在不是年轻人要和老年人在门球上“争”什么,而是要为国争光!所以老年人在这方面不仅不需要和中青年“争”,而且有义务从大局出发,鼓励并引导对门球感兴趣的中青年加入到门球队伍中来,为我国竞技性门球队伍增添新鲜血液! 发展门球运动,必须改革创新, 让门球运动既是群众性康乐性体育运动,又是竞技性体育运动。让门球在全运会乃至奧运会有一席之地,这应是门球运动发展繁荣的标志性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