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查看: 2005|回复: 17

清明扫墓 意义重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4-3 16:24: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夏益民 于 2019-4-3 16:51 编辑

                                  清明扫墓    意义重大

         春风浩荡,又到清明。不少人将踏上扫墓祭祖的归程,而缅怀追思英烈的氛围也日渐浓厚起来。清明,不仅是一个节气、节日,也是一个重要节点,连接着过往与今天,标注着奉献与感恩。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站在这样一个节点,我们不能忘记:祖国的每寸河山,都被英烈的鲜血染红过;今天的静好岁月,都是英烈用生命换来的。然而,现在的青年人多数生长于远离战火硝烟的和平年代,对他们来说,革命先烈是不熟悉的“陌生人”。由此观之,如何让民众通过清明节活动与英烈建立起“生命的连接”,是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课题。

         清明扫墓,  意义重大可以训练孩子一种恭肃静默的对先人的敬礼。实际上,这“训练”对孩子有意义,对成年人也有意义;这“敬礼”应献给亲人,也应献给先烈。当清明的追思缅怀超越血缘和亲情,当普通百姓更切近地感念先烈伟大的情怀、不朽的牺牲,“慎终追远”才能进入一个更高境界,“民德归厚”才能达到一个更高层次,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也才会变得更强。

          清明扫墓,  意义重大近年来,从烈士纪念日到国家公祭日,从纪念抗战胜利到纪念长征胜利,对先烈的深切缅怀追思,使清明节成为彪炳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时刻。  “你活在我们的记忆里,我们奋斗在你为之奋斗的事业中。”     清明的意义,不只在于感受先烈的崇高,更在于继承先烈的遗志、续写未竟的事业。  “先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



点评

清明的意义,不只在于感受先烈的崇高,更在于继承先烈的遗志、续写未竟的事业。衷心希望每个中国公民都能明白这一点!  发表于 2019-4-4 10:52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金钱 +20 收起 理由
天下豪杰 + 20 + 2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9-4-3 16:2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夏益民 于 2019-4-3 16:28 编辑

              清明节祭奠

    古老的祖先定下了这个特殊的日子,
  祭奠所有的故人----亲人和烈士。
  让他们在天堂那边不要孤独,
      让我们后代永远不会忘记。
  他们曾经走过的土地,
    此时此地坟墓上鲜花和纸钱盛奇,
  愿你们在那头不要贫穷,
  我们的泪水已洒满了记忆。
  我赞扬革命的烈士,
  你们留下了神圣的事业和坚强的意志。
  我思念已故的亲人,
    你们的劳累,我们的幸福,永远联系在一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3 16:2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明节的来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冬至后的第104天。一般在公历4月5号前后,节期很长,前10日后8日,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节,所以很多地方祭祖扫墓会选在清明节前后。清明节与端午节、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2006年5月20日,中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传春秋时期,晋国内乱,公子重耳逃往国外,常处于饥饿状态。有一次,重耳饿得头昏眼花,实在走不动了。隨从介子推从自己腿上割了一块肉让公子重耳吃了充饥。十几年后,重耳当上了国君,即晋文公。重赏跟随过他外逃的有功之臣,却唯独忘了介子推。而介子推带着他的母亲去绵山隐居起来。重耳无计可施,忽然想起他是个孝子便下令放火烧山,逼他出来。结果把介子推母子二人都烧死了。传说介子推咬破食指,用血写下一首遗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做鬼终不见,強似伴君做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愿政清明复清明。
          打这以后,晋文公就以“清明节”纪念介子推,后来逐渐在华夏大地普及。从故事源头不难看出,对忠贞傲骨的推崇,对清明政治的期盼,才是清明节的本意。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和民众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气候规律,比较适宜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物候、降雨等方面的变化,对人们依时安排农耕活动有不可或缺的指导意义。到了清明,气温变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农谚说 "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所以清明对于农业生产而言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气。
          我国古人对祭祀祖先十分重视。战国时期,墓祭之风逐渐浓厚起来。秦汉时代,祭扫坟墓的风气更盛。据《汉书》记载,大臣严延年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定期还乡祭扫墓地。在唐代,不论士人还是平民,都是将寒食节扫墓视为返本追宗的仪节,但由于清明节距寒食节很近,人们常常将扫墓延至清明。诗人们的作品,也往往是寒食、清明并提,白居易有诗句说:"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宋元时期,清明节逐渐由附属于寒食节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地位。这不仅表示上坟扫墓等仪式多在清明举行,就连寒食节原有的风俗活动如冷食、蹴鞠、荡秋千等,也都被清明节收归所有了。
约从唐代开始,人们在清明扫墓的同时,也伴之以踏青游乐的活动。因此,清明节也被人们称作踏青节。融汇了两个古老节日精华的清明节,终于在宋元时期形成一个以清明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风俗与上巳踏青等活动相融合的传统节日。
          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
          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了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其中规定"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3 16:5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明节随

     清明祭祖,  满怀感恩心,

    感恩故亲人,  感恩父母亲,
    年年祭故人,  坟前表寸心,

        一生做好人,  比啥都要紧.

        人生大半段,  距离父母近.

   人故留名声,  心善吐真言.
   生活平常心,  一世莫亏心.
   对得起朋友,  对得起双亲.
   功名身外物,  何必太废心,
   踏实做善人,  故人才放心!

        善良的人总是快乐,感恩的人总是知足!俗语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感恩父母,感恩家人,感恩朋友,感恩生活。
       其实,幸福的感觉不是由处境和外在的条件决定的,关键在于我们有没有感恩的心。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即使家财万贯,他仍是个贫穷的人;懂得感恩并知恩报恩,才是天下最富有和最快乐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4 06: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精彩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4 07:59:15 | 显示全部楼层
特色邮箱 发表于 2019-4-4 06:11
谢谢老师的精彩报道!

衷心感谢好友第一时间热情关注和真情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4 08:0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明时节春色好
          今年清明的准确时间为4月5日9时51分。此时节,阳光明媚,惠风和畅,杨柳垂丝,绿草如茵,满眼春意。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史志成介绍说,每年4月5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度时为清明节气开始。此时节,我国气温普遍上升,南方雾气减少,北方风沙消失,空气清澈,景物明晰,因此得名“清明”。
  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是种植庄稼的最好时节,于是就有了“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说法。可见,对于农民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农民可以根据这个节气制定自己的种植计划。
  清明不仅是节气,也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主要纪念仪式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后及行孝的具体表现。如今,清明扫墓以祭奠先人和纪念先烈,已经被人们广泛接受。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踏青是清明节的另一个主题。清明时节,春色好,阳光照,柳枝荡,风筝飘,嫩芽争先冒树梢,绿草悠悠地皮长,正是郊游踏青好时节。古诗“踏青结伴过南塘,二月春风夹路香。蜂蝶紧随衣袖舞,田野十里菜花黄”,描述的就是清明节亲近自然、踏青春游的民俗风情。
  清明这天,古人就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如放风筝、荡秋千、打马球、拔河、蹴鞠等。直到今天,这个节日中的某些活动依然很盛行。
  中央气象台预报显示,今年清明小长假期间,以晴或多云天气为主,适宜祭扫、踏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4 10:5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明的意义,不只在于感受先烈的崇高,更在于继承先烈的遗志、续写未竟的事业。衷心希望每个中国公民都能明白这一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4 11:0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下豪杰 发表于 2019-4-4 10:53
清明的意义,不只在于感受先烈的崇高,更在于继承先烈的遗志、续写未竟的事业。衷心希望每个中国公民都 ...

衷心感谢好友第一时间热情关注和真情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4 16:25:11 | 显示全部楼层
                                           缅怀革命先烈 放飞中国梦想                                          
                                               ——头灶镇小学清明节扫墓活动报道
        
         “ 桃花红雨英雄血,碧海丹霞志士心。今日神州看奋起,陵园千古慰忠魂”。4月2日,头灶镇小学少先队大队部组织四年级学生开展了“缅怀革命先烈,放飞中国梦想”为主题的清明节扫墓活动。
         下午一点钟,头灶镇小学四年级全体学生穿戴整齐,佩戴红领巾,排着整齐的队伍从学校出发,怀着对烈士无限崇敬的心情乘车来到三仓烈士陵园。
        “春风送花表哀思,青松滴翠寄深情”,在学校杨校长的主持下,庄严肃穆的悼念活动开始了,队员们大声唱起了《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少先队员代表向烈士墓敬献花圈,全体师生向烈士鞠躬默哀。
          少先队员代表为烈士们拂去尘土,凭吊英魂。
        “缅怀先烈英雄事,热泪盈眶祭英魂”。陵园的工作人员向少先队员们讲述了粟裕将军率领军民浴血奋战,誓死保卫三仓,七战七捷的故事,号召队员们铭记先烈遗志,努力学习,不辜负老师和先辈的期望,长大成为栋梁之才。整个过程中,同学们一扫往日的喧闹、嘻戏,静静的肃立着,细心聆听,深刻领会。
        “风吹松柏苍竹劲,巍峨华夏少年强”。少先队员代表孟欣晨发言,号召大家刻苦学习,锻炼身体,长大报效祖国。少先队大队长章晨莉带领大家重温了入队誓词。最后,学校朱志军校长发表讲话,语重心长,教导大家不忘历史,珍惜生活,勤奋刻苦,努力成才。
           随后,在陵园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师生们参观了烈士陵园纪念馆,在心灵深处受到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的熏陶和洗礼。
        “先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通过这次扫墓活动,队员们深深地懂得了生命的可贵,懂得了自己责任,懂得了如何去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也一定会将先烈们留下的优良传统和高尚品德一代一代地传下去,直到永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4 16:53:0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夏老师详细介绍清明由来、意义、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4 17: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李 发表于 2019-4-4 16:53
谢谢夏老师详细介绍清明由来、意义、学习了。

衷心感谢好友第一时间热情关注和真情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5 08:0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夏益民 于 2019-4-5 08:07 编辑

         为清明文化注入当代价值

                                       来源:

                                               人民网







        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清明,是古老的农事节气,同时也是取代古老寒食习俗的重要民俗节日。它是中国人自然时间观念与人文时间观念的融合,在古代中国具有重要地位。清明是中国人特有的情感寄托,也是民族文明的一种传承方式。我们需要传承清明所蕴藏的伦理观念和自然意识,同时也要看到当今时代变化的环境,对清明节俗作适应性的调整与更新

        墓地祭扫是清明民俗的重要主题,对于清明祭扫传统的继承,是保持与传承中华礼俗的重要实践,是弘扬家风家训,培育道德与良知的重要途径。踏青是清明的又一节俗。插柳和戴柳是清明踏青和护佑生命的风习时尚,春柳留春,意味着在春季将逝的时节,人们用青青的柳枝来象征对青春的挽留。

        进入21世纪以后,为了在新的环境下传承清明文化,政府与社会各界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推动工作,清明节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各地结合清明开展祭祀先贤、纪念先烈的活动。这样的清明文化传承方式,既是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推动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也是提升精神文明的有力举措。我们在清明节期间开展类似追思前人感怀先贤的清明文化活动,它不仅是感恩历史的伦理文化的传承,也是增强团队意识与文化归属感的有效方式,它具有凝聚社会情感的特别意义。         

       清明是传承民族信仰、家庭人伦的重要载体,是人们亲近自然、珍重生命的重要时间。清明关系到民族的文化生命,是我们今天需要特别重视的节日。我们需要传承清明所蕴蓄的伦理观念与自然意识,同时也要看到当今时代变化的环境,对清明节俗作适应性的调整与更新。比如不一定非要通过烧纸来表达,也可以用鲜花、用网络等方式去祭祀和寄托哀思,要有环保理念,但是雇人祭扫就属于一种造假了。

        互联网时代,清明文化也有了新的内涵和传承方式。这种传承方式超越了家庭与一般社会概念,它以其跨越时空的方式营造了新型社会关系。当代社会是网络全覆盖的社会,伴随着科技发展的清明文化传播与实践方式也发生了重要变化。人们远离故乡,也能通过手机直播的方式体验与参与家乡的祭扫活动,或者是参与遥远的中华先贤的祭祀大典。还有一些网民为了表达对逝者的追思与怀念,会在网上设立虚拟祭扫空间,点蜡烛、献花,摆放祭品,进行清明礼拜。

         以虚拟空间替代实地祭拜,虽然没有实地感觉真切,但它的情感表达同样是真诚的。它不仅极大地节约了物力与交通往来成本,还有超越时空的传播力度,让清明文化发挥更大的影响力。特别是对于海外华侨华人来说,网络的即时性、交互性,更有助于增强他们与故乡的联系,共享清明节日文化。

           当然,清明文化除了感恩怀念先人逝者之外,还有灵动的踏青与美食文化。清明踏青郊野,荡秋千、放风筝、戴柳花、画彩蛋、食青团,清明诗会、清明茶会,我们在清明时节对话历史、亲近自然,融洽亲情。清明成为我们健康身心、激扬生命活力的时节。

         祖先祭祀实际上是一次生命伦理的教育、感念先人功德的教育。我们尤其要提倡感恩的情怀。感恩是社会基本的伦理基础,对亡故先人怀有一颗尊重之心和深深的缅怀之情,这是我们民族文化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朴素的感情有利于整个社会层面的感恩文化的培养。在追思中学习感恩,推己及人,对别人、对社会心存感激,人与人之间就会充满关爱与同情。天地清明,人间有情。天空蔚蓝,飘动的风筝犹如美丽的蝴蝶,醉了天空,也点缀了我们安定祥和的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5 10:3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明时节谈清明文化
            今日是清明节,准确时间为4月5日9时51分。中央气象台预报显示,今年清明小长假期间,江苏以晴或多云天气为主,适宜祭扫、踏青。此时节,阳光明媚,惠风和畅,杨柳垂丝,绿草如茵,满眼春意。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是种植庄稼的最好时节,于是就有了“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说法。清明不仅是节气,也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主要纪念仪式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行孝的具体表现。如今,清明扫墓以祭奠先人和纪念先烈,已经被人们广泛接受。
    “ 桃花红雨英雄血,陵园千古慰忠魂春风送花表哀思,青松滴翠寄深情”。昨天,头灶镇小学少先队大队部组织五六年级学生怀着对烈士无限崇敬的心情乘车来到三仓烈士陵园,开展了清明扫墓活动。少先队员代表向烈士墓敬献花,全体师生向烈士鞠躬默哀。少先队员代表为烈士们拂去尘土,凭吊英魂。陵园工作人员向少先队员们讲述了粟裕将军率领军民浴血奋战,誓死保卫三仓,七战七捷的动人故事,号召队员们铭记先烈遗志,努力学习,不辜负先辈的期望,长大成为栋梁之才。随后,在陵园工作人员带领下,师生们参观了烈士陵园纪念馆,在心灵深处受到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的熏陶和洗礼。

         清明是中国人特有的情感寄托,也是民族文明的一种传承方式。墓地祭扫是清明民俗的重要主题,对于清明祭扫传统的继承,是保持与传承中华礼俗的重要实践,是弘扬家风家训,培育道德与良知的重要途径。为了在新的环境下传承清明文化,清明节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样的清明文化传承方式,既是贯彻国家《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推动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也是提升精神文明的有力举措。我们在清明节期间开展类似追思前人感怀先贤的清明文化活动,它不仅是感恩历史的伦理文化的传承,也是增强团队意识与文化归属感的有效方式,它具有凝聚社会情感的特别意义。         

           互联网时代,清明文化也有了新的内涵和传承方式。比如不一定非要通过烧纸来表达,也可以用鲜花、用网络等方式去祭祀和寄托哀思。当代社会是网络全覆盖的社会,伴随着科技发展,清明文化传播方式发生了变化。人们远离故乡,也能通过手机直播的方式体验与参与家乡的祭扫活动,或者是参与遥远的中华先贤的祭祀大典。还有一些网民为了表达对逝者的追思与怀念,会在网上设立虚拟祭扫空间,点蜡烛、献花,摆放祭品,进行清明礼拜。它不仅极大地节约了物力与交通往来成本,还有超越时空的传播力度,让清明文化发挥更大的影响力。特别是对于海外华侨华人来说,网络的即时性、交互性,更有助于增强他们与故乡的联系,共享清明节日文化。祖先祭祀实际上是一次生命伦理的教育、感念先人功德的教育。我们尤其要提倡感恩的情怀。感恩是社会基本的伦理基础,对亡故先人怀有一颗尊重之心和深深的缅怀之情,这是我们民族文化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朴素的感情有利于整个社会层面的感恩文化的培养。在追思中学习感恩,推己及人,对别人、对社会心存感激,人与人之间就会充满关爱与同情。

        天地清明,人间有情。天空蔚蓝,飘动的风筝犹如美丽的蝴蝶,醉了天空,也点缀了我们安定祥和的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5 12: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阳春三月好时光,
      遍地花开似海洋。
      五彩缤纷香四溢,
      清明踏青醉仙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5-5-26 00: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