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想未来的话:来自中科院数学所的数学家田野2013年9月6日前往意大利的理论物理国际中心接受由理论物理国际中心(ICTP)和国际数学联盟(IMU)共同设立的拉马努金奖(Ramanujan奖),并在大会上作了学术演讲,这是自2005年本项奖开设以来第二位获奖的我国数学家。由理论物理国际中心(ICTP)和国际数学联盟(IMU)共同设立的拉马努金奖(Ramanujan奖)旨在奖励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年轻数学家,年龄不超过45岁,获奖者可获得15000美元的奖金。 注:现在国际上主要有两项Ramanujan为名的奖:SASTRA Ramanujan Prize和The Ramanujan Prize。 SASTRA Ramanujan Prize由Ramanujan故乡的Shanmugha Arts, Science, Technology&Research Academy在2005年创立,颁发给与Ramanujan有相同数学兴趣的杰出数学家。Ramanujan的天才与寿命成反比,32岁即辞世,因此SASTRA特意将获奖者的年龄限制在32岁。著名年轻数学家陶哲轩2006年获得该项奖,曾获得IMO金牌的张伟和恽之玮分别与2010年和2012年获得了该奖项。 Ramanujan Prize是ICTP于2005年创立的,颁发给发展中国家的优秀数学家。获奖者的年龄限制在相对宽松45岁,但总体看来这奖以Ramanujan为名是很匪夷所思的事情(另外,ICTP,是国际理论物理中心,实在与一项数学奖扯不上关系)。但这项奖的评奖委员会由IMU(是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Union,不是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成员组成,算是很有权威性的;并且奖金为15,000美元,和SASTRA的10,000美元比起来更为慷慨。 以下是有关田野教授获奖的报道以及历届该奖项的获得者名单,仅供参考! 田野荣获拉马努金奖 
9月6日,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田野研究员获得由理论物理国际中心(ICTP)和国际数学联盟(IMU)共同设立的拉马努金奖(Ramanujan奖)。 该奖项主要表彰田野对数论的杰出贡献,这些贡献包括局部theta对应的重数1猜想的证明;广义费尔马曲线上有理点不存在性的重要工作;特别是最近证明了存在无穷多个具有任意指定个数素因子的同余数,在具有千余年历史的同余数问题上的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并对相应的椭圆曲线类,证明了七大“千禧数学问题”之一:BSD猜想成立。 田野,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2003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博士学位;2007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同年获晨兴数学银奖;2011年获第十二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2013年获杰出青年基金,同年获晨兴数学金奖。其研究方向为数论、算术代数几何。 以天才数学家拉马努金命名的此奖项,每年颁予当年12月31日未满45周岁的、在发展中国家做出了杰出研究工作的发展中国家研究人员。评选委员会由五位杰出数学家组成,他们是由理论物理国际中心和国际数学联盟共同任命的。(中科院数学所2013.9.26) 历届该奖项的获得者名单 
位于意大利的理论物理国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