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查看: 1612|回复: 14

门球媒体的新探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24 04:0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门球媒体的新探索
花甲子
    这些日子我一直在想,电视直播平台在门球宣传媒体发展过程中的地位。现在的新闻宣传早已经不只是原来的平面媒体、网络媒体,户外媒体、自媒体,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逐渐衍生出新的媒体,如IPTV,电子杂志等。
    这次去延安参加读者杯门球赛,研究开通IPTV,在门球界又是一个新的探索。
    我直观的感觉到了,开展电视直播平台需要若干条件。
    第一、需要一批专业精通的摄像技术人员,近十多年的磨炼,中国门球人当中不乏佼佼者,从摄、采、编、发诸方面有一批自学成才者。
    第二,需要高指标的摄像器材,这是我们的短板,目前看还没有解决的条件,因为造价不菲呀!
    第三,需要搭建平台所需的设备,这一点看来李彦老师是胸有成竹了。
    第四,需要推出发布、接收、反馈等一系列的措施,以保证直播取得理想的效果。
    第五,现场解说人员,需要非常专业的水平。

点评

祝老师中秋快乐!  发表于 2018-9-24 06:51
祝老师中秋快乐!  发表于 2018-9-24 05:32
祝老师中秋快乐!  发表于 2018-9-24 05:10
关键还应是领导是否重视,这一点江苏门球协会做得好。  发表于 2018-9-24 04:08
发表于 2018-9-24 05:33:1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精彩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24 06: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精彩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24 06:51:4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精彩报道!祝老师中秋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24 09: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说几句:
目前最高水平是发表在门球协会官网的。
技术方面我以为有以下问题:     1,到目前为止大都是单机摄影,而单机摄影时 远处的球色都看不清,更谈不上看清球号。所以需要多机配合。
有了多机摄影,可以降低摄影器材的档次,但是要有编辑设备,如果实时播放还要有较高的编辑的水平。
     江苏有过用无人机摄影,无人机的摄影器材受重量限制,档次不会太高,无人机摄影必定还要和地面机配合。
这就是已经有编辑设备在工作。
     无人机参与录像我猜想对球场有较多的干扰,我想如果用两三个无人机用的遥控摄像机固定在球场高处,做定点摄影会比较好,价格也不会超过无人机。
     2,多机摄影就会有更多的特写镜头,球显示清楚了,球号也能看清。但是看直播或是看录像的观众,不知道球在哪里, 哪一角,那条边线,哪一门,离门多远。因此有为了使观众能在心中对特写镜头定位,要在场地上添加各区域不同的定位用图案。很多运动项目为电视观众改动部分规定,如乒乓球对背景色,球大小,球色的规定,门球为此改变场内容地是必要的。
      3,门球现场观众看球,随时在观察全部十球的位置,和每球的得分,目前视频观众这方面的信息只能听讲解获得,但是也不可能全面。因此录像或直播需要随时发布全场的球位图和每球的得分。
      很高兴我的门球动画软件为此做了准备,可以用鼠标实时的跟踪每个球队球位和得分,只要编辑系统能及时采集信息即可穿插播出。
      4,我建议首先要搞出录像的事后编辑版,在有了成熟的经验后,在逐步推到门球直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24 11: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花甲子老师中秋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24 11:43:0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花甲子老师精彩报道!祝老师中秋节快乐!也祝中门网网友中秋节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24 20:50:44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条条有理,加在一起,结论是条件还不具备,起码目前做不到。说到底,这是一个经济问题,不是技术问题。目前的门球开展情况,没有人愿意投资搞这一类转播。至于业余的爱好者没有这种设备和专业的技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24 21: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得原先不可能的事情可以实现,比如说,现在一个门球比赛,可以有一个人断断续续语音播报,在几年以前,这是做不到的。几年以后呢,我们指望,5G技术的普遍推广应用,那个时候有人摄像并讲解,可以实时传播到各个朋友圈,相当于视频直播,这是有可能的.至于要多台摄像机,建立专业的直播平台等等,这就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而是牵涉到设备和专业操作人员,在三五年里,不具备这个条件.说一千道一万,是因为门球运动的受众不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27 19:3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钱,当然是要的。
但是,化在门球上的钱,也不算少。
一个场地是十几万,少建一个场地,录像设备就齐全了。
器材商,赞助一个软件设计费,搞一个多机录像实时编辑软件。不难吧。可能比广告费还便宜。
中国门协,收取器材“指定”费,用一部分,来开发直播和录像编辑软件不难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28 12:46:3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花甲子老师的精彩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5-7-14 05: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