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
查看: 1109|回复: 0

门球“老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16 23:28: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双鱼天星72 于 2018-9-17 00:01 编辑
门球“老”将


[color=rgba(0, 0, 0, 0.298)
原创:王慧艳   常州新周刊

奔牛镇的五兴苑小区里有两片绿色的塑胶场地,每片场地里除了矮小的三门一柱外空无一物,却始终人气爆棚。每天,都有老人们三五成群,身着运动上衣,头戴遮阳帽,手中拎着一杆“大锤”,徐徐漫步其中,玩着一个叫做“门球”的运动。

6月23日一早,11支常州的门球队伍在此聚集,参加奔牛镇奔南社区和中天钢铁集团联合主办的“中天杯”门球邀请赛。这是自1985年常州有门球运动以来,首次由社区与企业联合出资赞助举办的门球邀请赛,让门球爱好者们欣喜异常。近年来,常州的门球队在省内外各类比赛中成绩越来越好,再加上参与到常州市第十五届运动会的开幕式和比赛活动,种种发展似乎让常州的门球人看到了这项运动的春天!

微信图片_20180916235504.jpg

享受,感受

“比赛马上开始,请做好准备。”五兴苑小区的门球场内,随着自带小广播中的声音传来,列队、点名、派对上场……面对即将开始的球赛,老人们显得很认真。
过门、闪击干净利索,挥杆、撞球杆无虚发,比赛很是精彩。

“每队五个人,每人一个球,选手交叉发球。”门球爱好者黄蔚给记者细心讲解,单数号球的是一队,剩下的是另一队。“门球比赛除了个人发挥,团体配合也很重要。”她表示,门球的魅力也就在于此,形势多变而且有机会反击。

一场比赛30分钟,开始5分钟后,所有选手就都已开球了,十个小球活跃在赛场中央。一位选手直接将球打入2号球门,率先赢得两分,获得观众们的一片叫好声,但随之又是叹息声袭来,“危险,球快出界了!”

轮到对手挥杆,先小心地丈量了一下距离,并在空中挥了挥杆想要找准力度,然后一杆出,成功把这个球挤到了界外。于是,赛场上你来我往,几个小球围着球门在转动,有时候就差一点点就入门了,但被后面对手再一击就又得重来了……小小门球滚动在绿如茵的塑胶场地上,每一次击打都牵动着场上和场下人员的心弦。

“双击球,好”、“把3号打出去”……72岁的傅根才奔走在赛场上,与其他选手不同的是,除了球杆,他的手中多了一支激光笔,随着他所在的队伍里每一名队员的轮换,他迈着大步跑来跑去。这是教练要做的事:研究每一杆球的角度、力度、击球意图、下一步甚至是下两步球的走向,告诉队员们击打的位置、要达到的目的等等。又当球员又当教练,球场上的傅根才很忙碌。

场下的傅根才也停不下来。作为常州市门球运动协会的名誉会长,今年,傅根才刚刚从协会秘书长的位置上退下来,投身门球运动整整20年,许多曾经的队友都已“隐退江湖”,傅根才却一直将自己的退休时光全部投入其中……

微信图片_20180916235512.jpg
傅根才与黄蔚在赛场上合影


跳出,新生

黄蔚就是傅根才口中的“新鲜血液”。现年46岁的她是常州门球圈里公认的“小妹”,也是指哪打哪的“救火队长”。组队伍、当裁判、打比赛,还要兼职做摄影师、视频剪辑师……自从打上了门球,黄蔚自学“解锁”了许多技能。

“吃不消不要硬抗啊!”听到她凌晨2点剪完视频,5点就起床赶往赛场,“大哥大姐”们放心不下。

“行,我有数!”黄蔚爽快地应着,不熟悉的人根本想不到每天笑嘻嘻的她曾身患癌症。

在查出患上乳腺癌前,黄蔚对自己的人生还算满意。那时她刚满35岁,家庭幸福美满,事业也正处于蓬勃发展的上升期,人生正朝着充满光明的方向前行。

“我的病吧,说大也没那么大。”现在黄蔚已能坦然面对自己的疾病,可对当时的她来说,光明的方向仿若全都暗了。

直到2009年,她依旧不能相信,曾经是一名篮球运动员的那么健康的自己得了癌症。黄蔚在丈夫的支持下去了普陀山散心,刚做完化疗,头发还没长出来,她把自己包得严严实实,也把自己与他人隔绝开来。

这趟旅行让她转变了心态,她迷恋于海边浪花拍打海岸时的激昂,那种无路可退,却绝处逢生的景象让她豁然开朗。2011年,她选择一个人前往西藏、尼泊尔,“也是挑战自己,不管今后是排山倒海的冲击,还是说一切重新开始,对于我来说都是新的一种尝试。” 一路上,黄蔚遇到了来自不同地方、有着不同经历的驴友,与不同人的交往让她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

回到常州,她开始恢复过去与人交往的热情,随着身体的逐渐恢复,她甚至可以与过去的篮球队队友一起打球了……

微信图片_20180916235518.jpg


得失,责任

傅根才带着常州的门球爱好者们去了很多地方。2013年,他带着120多名队员去了台湾,与台湾槌球(台湾称门球为槌球)协会联动,和168支台湾球队乐呵呵地打了一天友谊赛;2014年,他与50多名队员去了韩国,体会了一把室内红土地上打门球的滋味;2017年,他们与九江市门球队做交流,将门球比赛带上了庐山的山顶,与云雾笼罩下起杆挥杆让老人们直呼“过瘾”。

这种边休闲边打球的方式成了许多老人交朋友、摆脱寂寞的一种生活方式。但也有氛围不好的时候,老人有时像孩子,赢了球全队欢呼,输了球就掉眼泪甚至起争执在赛场上就摔了球杆。由于门球最早是在军转干部和教师队伍中兴起,这些争执常被戏称“秀才遇上兵”,好在场边经常会有调解争执的“老娘舅”出没,劝大家体会快乐,不要把输赢看得那么重。

杨重金经常扮演“老娘舅”的角色,曾担任过罗溪镇镇长的他,退休后成了奔牛镇退休支部的第四届书记。奔牛镇被称为常州的门球之乡,是常州市发展门球最早、成绩最好的地方,但可供打球的场地却不多。已经86岁的奔牛队前队长刘炳衡操碎了心,去年年底,他终于在奔南社区书记路亚南的支持下,找到了新建球场的地方。可周边的居民不乐意,反对理由中甚至出现了“门球的场地像口棺材,不吉利”,这可真成了“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了”。刘炳衡找到了杨重金,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几次三番做工作,终于说服了反对者。今年年初,新建成的2片门球场地投入了使用,奔牛镇的门球场增加到了5片,终于不用4支队伍抢3片场地了……
——更多内容详见本报4-5版《常州报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5-8-12 01: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