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夏益民 于 2018-8-22 11:51 编辑
饭后散步的确对我们的身体有好处,不仅可以怡情,放松一整天的疲惫,还具有一定养生作用,但是我们如何科学的走?走多长时间才更养生?这些都是有讲究的,要是走不对,一不小心还有可能患上胃下垂或者急性肠胃炎,那就得不偿失了。 饭后散步,有助于腹部肌肉收缩,促进肠胃蠕动,刺激副交感神经,缓解压力。但走得太快、太久反而容易伤身,饭后散步关键在于放松。晚餐后最好不要立刻散步,建议20分钟之后开始,速度越慢越好,不超过半小时。 要知道,缓慢散步有助于食物消化吸收。吃太饱时,一定要起身慢步走动,避免食物堆积在胃部,造成肠胃不适。如果走得太快,动作过于剧烈,血液会从肠胃往四肢流动,气血减少,不利于消化。建议散步速度以90步/分钟最为理想,约每秒走1-2步即可。散步时间以10-30分钟为宜,不用太久。 饭后散步记住三个“定” 1.定时 很多人的锻炼是随机的,早晨有时间了就去走一走,晚上没事儿就去散散步。这种没有规律的不定时锻炼,身体很难对其产生记忆。 2.定量 所谓定量,是说不能今天走3公里,明天走1公里,这样没有规律地走,也不会让锻炼发挥最大的效能。所以在散步时最好要确定一个运动量,每天用固定的距离或时间去走,给身体带来准确的锻炼刺激。 3.定强度 也就是说,不能今天溜达,明天散步,后天有劲儿了就去快走,这样锻炼的效果非常不好。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每天用相对固定的强度去进行大步走。如何才算“大步”走?标准是:100米的距离,男士用90-100步走完,女士用110-120步走完,每天坚持走至少500步到1000步。
非常感激翔云版主的及时转摘发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