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查看: 1976|回复: 25

秋季养生很重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8-13 08:5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秋季养生很重要



        随着立秋的到来,今年的三伏天已过半,但天气的酷热却并未因立秋的来临有所缓解。今年的“三伏天”有40天,7月17日交初伏,7月27日交中伏,8月16日交末伏,8月26日出伏。因为立秋之后仍有一“伏”半,所以全国大部分地区天气依然很热,有“秋老虎”一说,因此防暑依然不可大意。

       大自然随着节气还是发生了变化,这就是立秋以后,一般早上和晚上会变得凉快一些,而中午仍然比较热,昼夜温差加大了。这种情况一方面会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差的人容易罹患多种疾病;另一方面,经过盛夏的暑热熏蒸,此时正是身体恢复的最佳时机,若此时做好养生,便可以达到祛病延年的效果。所以,秋季养生很重要。

                                                              文/吴义春博士(北京中医医院急诊科)



点评

谢谢校长关于秋季养生的报道!  发表于 2018-8-15 15:08
有哪个季节养生不重要?  发表于 2018-8-13 11:25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金钱 +20 收起 理由
天下豪杰 + 20 + 2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8-8-13 16:3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喜现日练好时光
                骄阳热浪渐退让 ,
            秋风秋雨送清凉 。
            憋屈多日搞晨练 ,
            喜现日练好时光 。

            诸多赛事己临近 ,
            赛前练兵不能慌 。
            功夫不负有心人 ,
            细瞄稳击打胜仗 !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8-13 08:5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早晚温差逐渐大,注意预防感冒

        “秋老虎”季节,人体阳气在一年中逐渐达到顶峰,血管处于扩张状态,腠理开泄,一旦着凉,寒邪便容易趁机入侵,尤其是大量出汗毛孔充分张开的时候,突然进到空调房里,一些市民习惯于在家赤膊睡觉,再加上空调温度设定太低,夜晚睡眠时寒气侵体,寒邪最容易由皮肤进入人体,容易出现表闭而生感冒。同时,立秋之后,温差大,中午热,早晚凉。人体免疫和抗病能力下降,稍一着凉,就容易患感冒,因此要根据气候变化,适当增减衣服,以免身体受凉,伤风感冒。

        立秋过后,天气将逐渐转凉,提醒广大市民在居家环境中不宜24小时空调全开,尤其是夜间,尽量少用空调。可趁早晚清凉时分勤开窗户通风,流通空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另外,近来突发降雨天气较多,市民出门当心淋雨,容易引起身体不适。

                                                        文/吴义春博士(北京中医医院急诊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8-13 09:0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心“秋老虎”发威伤人
            立秋是一年之中气温由升温向降温的转折期,同时从中医养生角度看,现在是人体由“升”“散”转入到“收”“养”的关键时期,此时的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但立秋并不是真正秋天的到来,炎夏的余热未消,天气处于高热状态,“秋老虎”仍旧虎视眈眈。这时候人们往往不适应气候忽冷忽热的差异,容易出现感冒、上火、燥热等。而且老人们常说,“秋老虎过不好爱生病”。而现代医学也证明,秋老虎天气易诱发多种疾病。肝胆系统、呼吸系统及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病概率会增大,要特别注意养护。
       “秋老虎”这种闷热高温天气,会使人体大量出汗,体内水分流失,血液黏稠度升高,致使发生血栓、心梗、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同时,高温环境下人体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冠状动脉收缩,增加了冠心病的发作风险。

                                                   文/吴义春博士(北京中医医院急诊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8-13 09:0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面瘫”多发危害大

        立秋后,早晚天气变凉,风寒之邪侵犯面部,出现面部神经炎,即面瘫病症。秋风又被称为“邪风”“贼风”,这一时间段尤其过度劳累后开夜车甚至有饮酒坐车打开窗户的司乘或者在家休息的老年人夜里开窗睡觉,常常会导致面部神经麻痹,严重时嘴歪眼斜。建议在“秋老虎”这段时间,一定要少吹凉风,让身体自然降温。

                                                   文/吴义春博士(北京中医医院急诊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8-13 09:03: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严重中暑伤人命

        “自打入夏以来,就独得太阳恩宠,我告诉太阳,一定要雨露均沾,可是太阳非不听呢~~~就晒我,就晒我,把我晒得都快化掉了。于是我决定——宁可在空调房里哭,也不要在太阳底下笑!”上面是网上热传的一段话,也确实是不少人三伏天的真实写照,毕竟今年三伏天是加长版的,要足足晒够40天,每一天的炙烤都让人感觉度日如年。立秋过后,依旧是中暑高发期,尤其是中暑最严重的热射病,死亡率高达60%,是临床表现最严重、死亡率最高的中暑。

                                                     文/吴义春博士(北京中医医院急诊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8-13 09:04:37 | 显示全部楼层

                             立秋后,体内湿气仍然重


         立秋后天气仍热,雨水多发。湿或与热交蒸或与寒相伴,合而为湿邪犯病。湿邪,特别容易影响人的健康,几乎人人都有体内湿邪潜伏,湿邪不除,容易变毒。这是因为现在生活好了,上下班各种打车、开车,运动量少了很多,体内湿邪内郁而不得及时驱散。

        立秋后如果不注意祛除夏天残留之湿,致使脾伤于湿,人就可能出现饮食不化、恶心呕吐、腹痛便溏、体弱倦怠等症,还可能为咳喘病症种下病根。因此,立秋后取凉须有节制,切忌猛吹空调、过吃冷饮,俗话说“秋瓜坏肚”,对于西瓜、梨、黄瓜、葡萄等,其性味寒凉的食物,不宜多吃,以免损伤脾胃。

         当然,一方面在继续清除暑湿的同时还得预防秋燥,人们在夏季酷热大汗之后,常损耗过多,会出现体内营养及水分不足。而进入秋季之后,天气渐凉,气候干燥,因此在秋凉时极易出现秋燥。中医认为,燥乃六淫之邪,为秋季主气,其性干燥,易耗津液。常见口干舌燥、鼻涩咽痛、皮肤干燥瘙痒、大便干结、烦躁不安、入睡困难等一系列症状,医学上称之为“秋燥综合征”。

         口喉部位是最容易判断身体是否干燥的地方。症状较轻的会出现声音嘶哑、喉咙疼痛以及口腔溃疡等症状,有些人会咳嗽,声哑气喘不停,特别容易夜晚发作。体质差的人会将这种秋咳一路持续入冬,或转变为慢性支气管炎等严重症状,鼻黏膜在秋天也特别容易干燥。

                                                                         文/吴义春博士(北京中医医院急诊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8-13 09: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秋天到

立秋 , 处暑 ,  秋天到。秋伏 ,  秋热 ,  秋干燥。
秋风,秋雨,秋渐凉。秋花,秋叶,秋草黄。
秋云,秋月,秋气爽。秋菊,秋雁,秋收忙。
秋情,秋意,秋绵长秋思,秋念,秋惆怅。
  秋伏谨访秋老虎,      早晚千万别着凉。
  我送祝福到咱网,         希望大家都健康!

点评

送祝福门网, 希望大家都健康!  发表于 2018-8-13 13: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8-13 09: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秋季养生有“四防”
         1、防秋燥  秋风起,容易出现干燥,中医称为燥邪。燥邪伤人,易伤人体津液,会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舌干少津、大便干结、皮肤干,甚至皲裂等症状。秋天应多吃芝麻、蜂蜜、银耳、青菜,以及梨、葡萄和香蕉等滋阴润肺的食物。在起居上要早睡早起,早睡能养阴,使机体津液充足、精力充沛。
  2、防湿邪
  秋季须防湿气阴邪,困伤脾阳而发生水肿或腹泻症状。若脾伤于湿,就会为冬天的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的发作种下病根,所以秋季防湿很关键。防湿应以祛湿化滞、和胃健脾的膳食为主,如莲子、冬瓜、莲藕、山药等。
  3、防贼风
  秋夜有人爱开窗睡,睡眠中人体免疫机能降低,凉风吹起地面尘土,细菌、病毒就会乘虚而入,中医称此为贼风。受到夜间贼风侵袭,第二天就会全身酸痛,疲乏无力,还会引起咽炎、气管炎、口歪眼斜、面部神经麻痹等。要防贼风,一是注意盖好被子;二是不要过早穿上棉衣,有助于增加身体抵抗力。
  4、防秋郁
  晚秋时节,凄风惨雨、草枯叶落,人感受到季节的变化容易起忧思。人脑有一个叫松果体的腺体能分泌一种褪黑激素,使人意志消沉、抑郁不乐。而入秋之后,松果体分泌褪黑激素相对增多,所以要注意调节心情,多接触美好的事物,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赶走秋郁。





点评

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18-8-13 13: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8-13 11:49:53 | 显示全部楼层
立秋后,体内湿气要重视。体会:声音嘶哑、等症状易引起。要注意饮食、睡眠方面的调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8-13 14:28:0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8-13 16:27:02 | 显示全部楼层
罗珊 发表于 2018-8-13 11:49
立秋后,体内湿气要重视。体会:声音嘶哑、等症状易引起。要注意饮食、睡眠方面的调节。

衷心感谢好友第一时间的热情关注和真情鼓励!诚祝老师阖家夏日安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8-13 16:27:28 | 显示全部楼层

衷心感谢好友第一时间的热情关注和真情鼓励!诚祝老师阖家夏日安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8-15 09:0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夏益民 发表于 2018-8-13 16:36
喜现日练好时光
                骄阳热浪渐退让 ,
            秋风秋雨送清凉 。

     秋伏晨练
        晨光初露朝霞红,
        球友爱球独钟 ,
        清晨蔽阳钻天空 ,
        伏晨练不松 !
                                                          挥杆击球显神通 ,
                                                          汗流浃背好轻松 ,
        太阳升起回家转 ,
        门网发帖悟球功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8-15 09:04:11 | 显示全部楼层
罗珊 发表于 2018-8-13 11:49
立秋后,体内湿气要重视。体会:声音嘶哑、等症状易引起。要注意饮食、睡眠方面的调节。

               秋伏谨访秋老虎

立秋 , 处暑 ,  秋天到。秋伏 ,  秋热 ,  秋干燥。
秋风,秋雨,秋渐凉。秋花,秋叶,秋草黄。
秋云,秋月,秋气爽。秋菊,秋雁,秋收忙。
秋情,秋意,秋绵长秋思,秋念,秋惆怅。
  秋伏谨访秋老虎,       早晚千万别着凉。
  我送祝福到咱网,         希望大家都健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5-7-15 11: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