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速控距打擦顶球 口型的作用:口型、声波、时速三者是统一的,口型的大小,也代表声波的长短时速的快慢。 要加强口型练习,利用4声加1秒时,要参考口型图表,边读拼音“卡”字,边加口型分布,拼音与口型相互校正,它两是为时速服务的好帮手,口型与时速是用拼音代出来的,而读拼音时找的标准是时钟的秒针,当练习读“卡”字1声时,要看着手表的秒针(0.5秒)的速度去读数遍,读1秒的练习看着时钟的秒针1秒的时速读“卡”字,发音、口型、挥手(代表球槌),把0.5秒和1秒的时速练标准,中间的挡次2、3、4声,就随着1声拼音往下走,而每多读1声,口型就加大一格,而时速就会加长,这就是口型给时速区分的好方法,口型的半张嘴代表0.5秒,从1声的标准拼音和口型起,若需要打2、3、4声时,还得从1声排列往下拼音到2、3、4声,当需要哪1声时,就抓住2声、3声或4声的某1声去读拼音击打,击打1秒时速就是张大嘴读“卡”字。 用拼音4个声段击球每1声都加上用口型校控击球时速,拼音的4声读“卡”时1声比1声的声波要加长,口型图表从0.5秒半张嘴,2声的口型比1声的嘴要再张大一格,直到1秒张大嘴,这就是用口型校正时速的快慢,在击球时口型的大小也代表时速的快慢。口型的区分与拼音的配合,就等于给用时速击球命中率又加上两道保险。 2012年2月1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