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8-11-21 19:2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戈壁梭梭2 于 2018-11-24 17:55 编辑
世界门联是否合法没办法说清,还没有听说有批准这种组织的机构。
世界门联是怎么形成的?是日本人“违背”世界槌联所致。
世界槌球联合会(缩写WCF)成立于1896年,当时的成员国有:澳大利亚、加拿大、埃及、英格兰、爱尔兰、意大利、日本、新西兰、苏格兰、南非、美国等11个国家;另有11个观察员协会:奥地利、比利时、法国、格恩西岛、曼岛、巴拉斯坦、俄罗斯、西班牙、瑞典、瑞士、威尔士。
日本是当时世界槌联的正式成员国,按主贴所说的道理,它必须完全执行世界槌联的规则和相关规定,不能自己再另搞一套,但它没有这样做,20世纪40年代,日本成为战败国之后,举国沮丧,对国家的未来失去信心,铃木和珅等人,为了首先唤醒少儿,为少儿打造一种趣味性较浓的游戏性的体育,于是就对正在衰落的英式槌球这一运动进行了改革,球的大小、序号的识别、球杆的尺寸、球场尺寸都有变化,不过这些都属渐进的量变,不涉及质的问题,只有三条具有局部质变的性质(不是根本性的质变):一是将6门1柱(英国)、9门1柱(美国)改成3门1柱;二是将只限分不限时改成即限分又限时的25分制;三是多杆球(这个问题还拿不准,尚未搞清英国时代是否有多杆球),这三大革新是具有时代性的创新,使槌球这一运动从英美时代进入到日本时代,从而,使已经衰落的英式槌球焕发了青春,再度呈现为一个时期的历史辉煌。人们设想一下,1896年成立的世界槌球联合会,11个成员国,如果都是完完全全的执行国际槌联的规则和相关规定,不能有一点自己的创新,怎么会有1985年由日本人组织成立的世界门联?,怎么会有现在日本式的槌球(现代门球)?
现在日本时代的槌球(现代门球)也开始衰落了,说明又该进行时代性的更新了,这时我们通过改革创新,打造中国式的槌球(门球),进而促使这一运动再次实现一次阶段性的更新,有什么不对??70多年前,日本人这样做是对的,现在我们这样做就是错的??日本人能做到的事我们做不到??我们矮半截??
别再犹豫,唯改革才有出路,唯创新才有发展!!
|
|